倍可親

不靠譜領導力(6)——犧牲與付出

作者:FaceReader  於 2022-5-6 20: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領導力|通用分類:職場內外

  前面介紹了「勇氣」對領導者的幫助,這期我們介紹優秀領導者的另外一項品質,「犧牲與付出」。

一、定義Permalink

  現代管理學與心理學的研究中,提出了八種不同的領導風格,即變革型領導、魅力型領導、創業型領導、交易型領導、服務型領導、民主型領導、專制型領導和放任型領導。最近的研究中又提出了自我犧牲型領導。

  但這並非一種可靠的領導風格分類方法,實際應用的參考性也並不高。主要原因是,這些領導風格的類別是由不同的學者提出的,並非一個系統性的分類體系。比如,變革型領導是由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最早提出的,交易型領導是由Edwin P. Hollander最早提出的,而魅力型領導則是由馬克思·韋伯最早提出,民主型、專制型和放任型則是源自著名的勒溫領導風格理論。

  這些理論中,較為系統的是庫爾特·勒溫的勒溫領導風格理論,但是三種類別的定義都太過理想化,也太過極端,幾乎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到完全匹配其分類的領導者。而剩下的分類,也因為不夠系統性,則很有可能存在類別屬性交叉,因此很難用於現實,就比如,「干垃圾」和「濕垃圾」的分類,「濕垃圾」包含大多數食物,但並不全是食物,而「干垃圾」則又並非不含水的垃圾,不但名字容易讓人混淆,分類也讓人摸不著頭腦!估計除了制定標準和檢查人員外,沒幾個人能徹底搞清楚「濕垃圾」和「干垃圾」的區別。

  因此,我並不打算跟大家討論這些領導風格類別中的「自我犧牲型領導」,而是領導行為中的自我犧牲行為。

  根據Conger和Kanungo的定義,領導者的自我犧牲,即是,為了團隊和組織的任務及目標,而造成領導者個人的損失,或者承擔造成損失的風險的行為。損失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金錢、健康、職權等等。

  損失的依據應該是相對於一位合格領導者而言的。合格領導者,至少應該是在企業的正常條件之內可以達成目標,並且能讓絕大多數夥伴都認可的領導者。

  因此,一位忙得焦頭爛額,全身投入工作,但卻將企業管理的一塌糊塗的領導者,付出再多,也不能稱為自我犧牲。而僅僅是一種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和其他需要,而將整個組織都致於險境的行為。這不僅不是「自我犧牲」,反而是「自私自利」。這和戰爭中軍事指揮官為了救自己家人而帶領部隊擅自行動無異,都是將整個組織陷於危險中,以滿足自己需要的行為。

  那麼,領導者自我犧牲的行為為什麼必要呢?

二、「犧牲」的必要之處Permalink

  因為這種行為是一種領導者的聲明,表明領導者認為團隊利益很重要,他也願意為集體負責,表明領導者所在的組織是一個值得個人為之奉獻的集體。

  而相較而言,如果所在團隊的領導者一毛不拔,不願意為團隊做出任何犧牲,甚至有些領導者中飽私囊,那麼這些行為是一種什麼樣的領導者聲明呢?

「這個團隊的好壞與我沒有多少關係,我只關心我自己能獲得多少!」

「我不關心你們!你們就是來給我打工的,就是要幫我賺錢,別想著以後我能給你們什麼東西!」

「團隊的利益,不貪白不貪,損公肥私的行為很正常!」

  可能有很多人遇到過類似的團隊,團隊成員的歸屬感、忠誠度、付出意願都很弱,這樣的團隊不可能有好的發展。這就像一群人趴在一個每次只能裝滿半盤菜的盤子邊,等著能吃飽一頓飯一樣!

  因此,領導者的犧牲行為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領導者自我犧牲的行為,本身就具有非常多的有益之處。根據Yeon Choi、Renate R. Mai-Dalton、De Cremer,以及Van Knippenberg等人的研究,以下幾點有益之處最為明顯:

  1. 自我犧牲的領導者能激發強烈的意圖,以促進領導者的行為獲得相應的回報,因而追隨者願意回報領導者的自我犧牲行為,因此會有更好的任務表現。
  2. 同樣,自我犧牲也使得追隨者們堅信領導者在群體導向的組織中的行為,會增加員工的忠誠度。
  3. 團隊在面對競爭或危機時,領導者自我犧牲的行為更能激發團隊成員的鬥志,短期的任務表現會大幅提升。
  4. 領導者的自我犧牲還會促進團隊成員的主動性行為。
  5. 此外,還使得團隊成員擁有更強烈的團隊歸屬感,並促進在公共困境中的合作性行為。

  但是,領導者的犧牲行為也並非完全沒有代價。

三、「犧牲」中要警惕的行為Permalink

  領導者的任何犧牲行為對其自身是有傷害的,這本身是一種損己奉公的行為,因此,有以下幾點需要非常注意:

  1. 「犧牲」的損失未必會有相應的回報。
    • 在已經形成不良文化氛圍的團隊中,「犧牲」的激勵性有限。比如團隊成員人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已經形成相同的觀念和習慣,很難被「犧牲」的行為感動,反而可能認為「犧牲」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 在發生危機時,最終能否度過危機時不確定的,即使領導者個人付出極大的犧牲,最終也可能只會換來失敗。
  2. 「犧牲」的短期效果比長期效果明顯。
    • 短期的「犧牲」行為會激勵團隊,但是長期的行為反而會讓團隊產生壓力,讓他們覺得領導者在迫使他們付出更多。
    • 人對變動較大的刺激行為敏感,但是對於長期的刺激行為會形成耐受,因此例行性的行為激勵性差。
  3. 「犧牲」會增加領導者自己的工作負擔,長期則會形成較嚴重的個體耗損,降低工作投入。
四、如何利用「犧牲」行為領導團隊Permalink

  《孫子兵法》說,「不能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現在我們了解了「犧牲」行為的弊端,那麼該如何有效地利用其有益之處呢?

  首先,必須明白,領導者的「犧牲」行為在兩種情況下的作用最為有益:

  一是在塑造團隊的文化時,可以讓團隊成員知道領導者對團隊的重視,知道這是一個值得為之奉獻的團隊,增加團隊的歸屬感;

  二是在應對危機之時,為了成功度過危機,領導者需要以身作則,激發整個團隊的士氣,而「犧牲」行為此時是領導者以身作則最好的證明。

  其次,「犧牲」行為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1. 必須是真正的自願,不可強迫;

  2. 勿必過度犧牲,犧牲往往需要付出長期性的精力和身體健康,過度的犧牲的效果害多餘益,更何況過度犧牲對下屬成員形成的壓力也會迫使他們離開團隊(所以「九九六」未必有益,而「零零七」則一定是自絕生路!);

  3. 「犧牲」行為在平常應僅僅用做象徵性的意義,表明領導者對團隊的看重;而在重要時刻,則要凸顯關鍵性的意義。比如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時,就身先士卒,親自誘敵,差點被活捉,在這樣重要時刻的犧牲,也是李世民最終能消滅王世充的關鍵原因之一。

    李世民

  本期關於「犧牲與付出」的「不靠譜領導力」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介紹了優秀領導者的第四項品質——「尊重規則」。下期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1: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