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韩寒的法理知识:十大疑难问题解答

作者:wcat  于 2012-2-19 03: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0评论

□一刺

质疑韩寒的运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根据社会的反应和自己的思考,我总结出十个法理性的疑难问题,就这场运动的本质向社会作出系统的交待:

1. 这场质疑引起了有关言论自由的边界的争论。这涉及言论自由吗?

答:这种质疑根本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也就无所谓言论自由的边界了。言论自由是一个政治概念,只涉及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没有介入的情 况下,不存在言论自由的概念。这场质疑是在社会的领域内进行的,当事人都是公民。在社会的领域,言论一般是通过民事关系来规范。而且,质疑者是在鉴定署名 为韩寒的文字,是在研究一种事物。当然,这种质疑的后果必然涉及公民之间的民事行为的纠纷,但这是另一个问题。这场质疑引起一些专家煞有介事地探讨所谓言 论自由的边界,这让人十分意外。

 

2.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署名者一般即为作者。可见,韩寒的文字已受到法律的认可。去质疑法律都认可的东西,这还有什么依据吗?

 

答:质疑韩寒不属于法律问题,而是属于道德范畴的社会诚信问题。而且,法律认可的标准不一定是事实标准,而是调节社会秩序的契约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版权的归属一般也会根据当事人私密或公开约定的条件来确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无法或不值得去调查所有复杂的私人领域。因此,在民事行为中,法律 更多地依靠契约标准来判断。当涉及社会诚信时,却必须采用事实的标准。

 

3. 方舟子质疑韩寒的文字,这是用科学来打文学的假,南辕北辙。因为,文学创作属于艺术,带着想像和虚构。而科学的逻辑怎么能解释这种现象?

 

答:韩寒的文字引起嫌疑,并不是文学创作的问题,而是文字本身透露的真实信息挑战了人类的基本理智。文学创作属于人类的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仍然是人们的行为表现,可以被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质疑,就是还原事实。

 

我们可以区分两个概念:对真实信息适用“记 录”,对艺术适用“创作”。文学创作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比如,你可以说,感冒的高烧把我烧成了两半,一半进月球,一半上火星:没有人会质疑这种虚 构。但是,如果你明明已经声明,这是如实地叙述一场感冒的经历,却在准确无误地分析着月经不调的症状:这就不是虚构,而是记录的错位。所谓记录的错位,是 指一种真实的内容被置换成另一种真实的内容。这种置换如果不是由于当事人出现精神错乱问题,就是因为别人对信息进行了虚假的处理。韩寒早期的文字被怀疑有 人代笔,就是因为文字反映的真实信息出现了这种现象。

 

4. 韩寒的文字属于他的私权,且受到法律保护。质疑他的文字不就是质疑法律对私权的保护吗?这样的质疑又有什么正当性?

 

答:在法律上,署名为韩寒的文字无疑属于韩寒的私权,尽管也同时属于公共产品。然而,既然这种质疑不属于法律问题,也就无从妨碍法律对私权的保护。韩寒仍然享有其文字的版权。

 

但他作为公众人物面对社会,这是公共的社会诚 信问题。当然,若普通人的诚信问题只存在于私人领域,普通人有不接受质疑的权利。比如,某总经理的内部工作报告是由他自己撰写的,还是由秘书部分或全部地 代写的?某人致亲友的书信是他自己写成的,还是通过别人口授完成的?人们无权向社会追究这些私人领域的问题。但公众人物的诚信必须接受社会审查,是因为其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5. 即使质疑的行为没有直接干涉韩寒的合法权益,但还是损害了他的声誉。这种事实上的损害,难道还不能构成民事侵权的理由么?这种后果不正是关乎法律问题吗?

 

答:在进入法律的范畴之前,社会公理即已规定 侵犯性行为的基本性质。跟任何侵犯性的行为一样,侵权必须是一种道义上的不合理的行为。不能根据简单的结果(比如名誉受损)来确定侵权的性质。而且,这种 质疑是否在实际上导致名誉受损,这不取决于质疑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被质疑者的素质。当被质疑者能经受质疑的考验,这甚至会成为一种变相的宣传而增加其声 誉。所以,质疑并不能构成法律上的侵权。我国的民法对侵权的性质有更具体的规定,更加排除了这种质疑的侵权性。

 

6.这种质疑属于文艺批评吗?

 

答:文艺批评一般是指对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理解其艺术价值。质疑韩寒的行为在于鉴定作品的真伪和来源等,不涉及艺术评价,因此不属于文艺批评。但是,这种质疑相当于一种考据学,属于文化研究或学术研究的范围。

 

7. 韩仁钧是普通人物,不是公众人物。但在这场质疑中,他却被质疑者认定是韩寒作品的代笔者,这涉嫌侵犯一位普通人物的名誉权。若他起诉,是不是比韩寒的起诉有更充分的立案依据?

 

答:韩仁钧的确有别于作为公众人物的韩寒,他 的行为完全属于私权的范畴。但是,在质疑署名为韩寒的文字中,质疑者只是把韩仁钧作为质疑的条件来处理,而不是主动地关注他的个人行为。因此,韩仁钧是作 为质疑的构成要素被附带地提及。而且,在这场质疑案中,作为公众人物韩寒的亲人,韩仁钧在法律上属于有关联的当事人,从而削弱了他作为普通公民的独立性。 他诉讼的法律依据完全从属于这场针对韩寒的质疑案本身,不应单独存在。

 

8. 任何文化都是一种公共的价值,韩寒的文字属于整个社会。通过质疑去追究这些文字的个人归属,纠结于文化产品的私人属性,反而忽略了这些文字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的社会意义。这种质疑似乎是在对一种文化进行去公共化,不正是背离了质疑者寻求社会价值的境界吗?

 

答:作为一般的文艺作品,署名为韩寒的文字在 艺术上极其平庸。这些文字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恰恰离不开韩寒所包装的个人条件,而未必是由于文字本身的价值。也就是说,韩寒的个人属性被塑造成特别的卖 点,其文字才被赋予巨大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这种质疑已经超越了他的诚信问题,而同样是在研究文化的社会意义,必将改变人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

 

9. 质疑者一直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使用的都是所谓文本分析的方法。这怎么能证明代笔的存在?

 

答:证据的定义是复杂的。在全世界的法律实践 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人证、物证之外,证据的种类包括传闻、直觉、个人经验、证言、科学证据和环境性证据等,只是效力各不相同。法律上的证据是最严格的, 尚且有如此多样的标准,而这场质疑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对证据的界定便有着更大的空间。质疑者经常采用的文本分析,就是文字考证。这种方法曾成功地鉴别出 《尚书》《庄子》《红楼梦》等文献的真伪或作者身份。学者们也曾经疑惑,举世闻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段描写共产主义情景的文字似乎很难出自马克思之 手,后来出版的原稿证实了这个推断。在世界性的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中,文字考证的工作是极其关键的。因此,质疑者至今所用的文字考证就是一种证据,可用于建 立事实的标准。

 

10. 如果这种质疑不属于法律问题,韩寒提起的法律诉讼便不能成立吗?

 

答:韩寒作为一位正常的公民有权提起诉讼,他 的这种法律行为是成立的。但是,这场质疑案确实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即案情的性质在法律上不成立。然而,司法制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表达这种不成立的性质:一 是直接不受理这场诉讼;二是在受理之后,判决质疑者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允许这种质疑正常地进行下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mosville 2012-2-19 06:15
可怜的小韩!
回复 wcat 2012-2-19 06:19
mosville: 可怜的小韩!
他可怜什么? 早把下辈子的钱都骗到手了。
回复 mosville 2012-2-19 06:21
wcat: 他可怜什么? 早把下辈子的钱都骗到手了。
国内骗钱的多了,又不是他一个!
回复 wcat 2012-2-19 06:23
mosville: 国内骗钱的多了,又不是他一个!
一个小混混竟然骗了十三年,悲剧啊!   
回复 mosville 2012-2-19 06:28
wcat: 一个小混混竟然骗了十三年,悲剧啊!    
反正没骗我。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12-2-19 06:51
反正没骗我。
回复 wcat 2012-2-19 08:11
人間的盒子: 反正没骗我。
村长没看我献的花吧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12-2-19 09:47
wcat: 村长没看我献的花吧
你也是他粉丝啊?
回复 wcat 2012-2-19 21:15
人間的盒子: 你也是他粉丝啊?
你觉得可能吗? 我是说你没看我在情人节献的花吧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12-2-19 22:45
wcat: 你觉得可能吗? 我是说你没看我在情人节献的花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15: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