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平去 《上海浮生若梦》 (54)

作者:纽约桃花  于 2011-5-1 02:2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4评论

关键词:

第五章  到北平去!

一九四九年五月里的一天,上海街头突然人声鼎沸,鞭炮声连连,南京路上突然冒出很多人在游行,还有人在高呼口号:“誓与上海共存亡!”“把共匪赶过长江!”“庆祝保卫大上海的辉煌胜利!

婉榕和妈跑到街上去看热闹,原来是由3000多名国民党士兵组成的游行队伍,坐着大卡车来到南京路大肆鼓吹保卫大上海的胜利 说前方打了胜仗,要大家放鞭炮庆祝。军车一辆接着一辆由西向东,再由四川路向北而去。婉榕看到满街都是伤兵,有的包着纱布,有的还拄着拐棍,好像刚从前线撤下来,根本不象是在庆祝的样子。

她们并不知道就在那一天,共产党的军队已经兵临上海城下,解放上海的战争就要打响。

一九四九年的到来给上海这个曾经繁荣兴旺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带来了一种异常紧张的气氛。

国共两党的内战已经到了尾声,国民党一败涂地,共产党乘胜追击。

元旦,共产党的喉舌新华社发表新年献词,正式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同日,蒋介石也通过国民党中央社发表新年文告,呼吁国共和谈

对蒋介石的求和姿态,中共提出了八项和谈条件,开宗明义第一条即惩办战争罪犯,而蒋介石名列战犯名单之首。

在此同时,国民党党内的民主人士要蒋介石下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他们觉得解放军已大军压境,除了和谈,国民党已经别无选择。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人已然看出蒋介石对他们已无多大价值,开始在国民党内物色新的代理人。蒋介石在这种形势下已无退路,只有下台。

一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对于蒋介石来说,这不过是他的一个缓兵之计,党政军实权还是在他的手上,李宗仁不过是有名无实的傀儡罢了。蒋介石下野后,开始全力开始策划并指挥向从大陆向台湾抢运金钱和物资的行动,为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做物质上的准备。在一个寒风陡峭的上海早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在上海的办公室里接见了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蒋经国带来了一封蒋介石的手谕,上面明令俞鸿钧尽快将全部库存的黄金、白银和美钞运往台湾。当时,国民党经过所谓的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强行将民间的几乎所有黄金和美元收归国库,合计约5亿美元。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这笔巨额财富背着代总统李宗仁,由海军军舰日夜兼程全部抢运到台湾。那时,每到黄昏时分,上海的外滩靠近中央银行的黄浦江上就有军舰靠港停泊,沿途是荷枪实弹守卫的武装士兵。一个个大箱子从中央银行的大楼里抬出来搬到军舰上,夜深人静以后,军舰便消消离开码头,在夜幕的掩盖下朝南开去。

在上海解放前的几个月里,蒋介石动用军舰将大批机器设备、布匹等物质向台湾转移,光从上海就装走了1500多船,对于搬不走的或来不及搬走的水电站、发电厂等,蒋介石则命令统统炸毁,绝不能留给共产党。

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上海最有钱的人家基本上都已经逃到香港和美国去了,城里面除了少数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厂和企业的民族资本家外,就只剩下靠劳动换取薪水的普通阶级。他们在这种弥漫全上海的变动和不安中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做最后的斗争。

春节前,上海的电车工人最先罢工,要求在法国人拥有的电车公司在年关到来之前预先支付薪水。2月,上海工人纷纷向国民党当局要求发应变米、应变费。公交公司的职工开始罢工,开着一辆又一辆的公共汽车包围市政府,两边的大街上呼应的人群人潮汹涌地为大罢工助阵。

上海的地下党也加紧了协助上海解放的工作,一方面游说动员国民党军队的现役人员起义,一方面动员所有上海的工人阶级在解放军进城之前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上海的工厂不受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

先是听说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重庆号在中共地下党策划和组织下,官兵们于225在吴淞口起义,驶向共产党的占领区。       

当年第一个教婉榕跳舞并带她去百乐门,后来失踪的沈表哥就是在这个情形下浮出水面的。

沈表哥沈佑原来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根据地下党的秘密指示改编进入了海军,到他爸爸作舰长的国民党永福号军舰上去作长期的潜伏工作,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动员他父亲带着军舰起义。 这就是他为什么“失踪”的原因。

一九四九年初,迫于共产党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海军开始从上海向福建撤退。沈佑父亲的军舰奉命启程开往福建。 沈表哥根据地下党的命令,在去福建的途中表露了共产党的身份,动员他的爸爸起义把军舰往共产党解放区开。沈佑的父亲拿不定主意。他在服从军命和亲子的感化中摇摆不定,犹疑不决。其实,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迫,一旦沈佑表露了共产党的身份,他父亲就是不起义也都会因为株连而被国民党惩处的,起义是他在那种情况下的唯一的出路。但沈佑没有预算好的是,他父亲居然看不清形势,拿不定主意,耽误了起义的好时机。军舰就在儿子的说服和父亲的犹豫中驶向福建。他们父子俩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对话和盘算已经被被军舰上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发现,通知了国民党党部。军舰一开到福建,他们父子两人就被早已等待在岸上的军统宪兵逮捕,押解入狱,很快就被枪毙了。

这么多年来,婉榕一直记得沈表哥,一个和婉榕父亲一样英年早逝的勇敢军官。每一次想起他来,婉榕都会记得他的微笑,他的舞姿和他最后一次看婉榕的眼神,一切仿佛是昨天。 

 

一九四九年春天四月二十一日,解放军百万大军冒着国民党的飞机和炮火的轰炸在一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解放军随即拿下南京和杭州,完成了对上海的合围计划。430,蒋介石亲抵上海指挥上海保卫战,声称要把上海变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在蒋介石的亲自部署下,指挥20多万部队退守上海,企图凭借上海大城市的物资基础和几千个坚固工事死守,以等国际局势的变化。

五月初,整个上海市陷入战争播发前的可怕寂静中,所有的学校工厂机关都已经关闭,不再上学上班。沪江大学早在四月初就发出告示,宣布学期提前结束让学生回家。学生们离开沪江的时候都没有多想,以为不久以后学校会再次开学,他们很快就会回来了。

婉榕去跟高乐民告别,高乐民好像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已经在整理行李开始打包,准备回国了。

婉榕最后一次与高乐民一起向上帝祈祷,沉默中没有任何预感这是她们此生最后的一面,婉榕再也不会回到沪江,再也见不到这位曾经给她许多关怀和爱护的美国母亲身边了。

 五月二十三日,解放军对上海发起总攻。但是战事好像只是在华界进行,婉榕所在的租界里没有一点动静,远远地只听见来自市郊的炮火隆隆做响,像打雷一样。婉榕和珍珠缩在马力斯新村的家里,紧闭着房门不敢出去看。整个马力斯新村的楼房里面静悄悄的,好像空无一人。楼里所有的住户都关灯闭门躲在家里听动静。

后来,炮火渐渐地沉静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了。马力斯新村的人谁也不敢出去看动静。周围的大街上空无一人,上海好像变成了一座死城。婉榕抬头看了看日历,已经是五月二十五日。 就在那天,人民解放军攻进上海,汤恩伯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全被消灭殆尽。蒋介石则乘 江静号舰逃离上海到定海,然后转赴福州指挥。

25日那天晚上,马力斯新村整装楼里的人包括婉榕和母亲一夜没睡,竖着耳朵听外面街上的动静。半夜时分,原来一片死寂的大街上,忽然传来了许多人走路的沙沙声。婉榕和母亲从窗子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一队一队穿着黄绿色土布棉军装的士兵在街上默默无声地走着,原来这就是一直听说的人民解放军。

天蒙蒙亮以后,婉榕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跑到街上去看。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马路两侧,军人们一个个抱着枪和衣躺在阴冷潮湿的人行道上休息。他们身上穿着黄土布的棉军服,脚上穿着草鞋,军帽上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看见人们出来看,军人们都微笑着地向他们点头示意。原来,解放军半夜进城,为了不打扰老百姓就露宿街头一整夜。有人从家里拿出水壶到水给解放军喝,东西给他们吃,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解放军给上海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点也不象国民党的军队那样到老百姓家里要吃要喝的,索要金钱财物。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宣告解放,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都来到上海市中心庆祝上海解放。南京路上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婉榕和很多年轻人也跑去欢迎解放军庆祝队伍。整个南京路上欢庆的人群浩荡,红旗飘飘,彩旗飞舞。 婉榕跟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振臂欢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腰鼓队敲着咚--咚咚咚的鼓声,在沙拉沙拉朵拉朵的乐曲声中,秧歌舞队边跳边唱着《解放区的天使晴朗的天》还有《团结就是力量》。婉榕和年轻人跳到解放军的坦克车上去和他们热烈握手,街头巷尾到处是歌声和鞭炮声。

上海陷入了几天几夜的狂热欢庆,到处是欢呼的人群和鞭炮声。人民宣传队就把在西藏路和南京路转角的大新公司大楼上挂起了巨幅庆祝解放的画像,跑马厅的钟楼上也挂起了大幅红旗。外滩上的许多高楼大厦上都挂起了巨幅画像、红旗和标语,珍珠工作的海关大楼上面是一幅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的巨幅标语。

狂欢之后,婉榕开始为面临着的现实问题担忧:沪江大学再开学时,婉榕拿什么去交她最后一年的学费呢?婉榕以前拿的是美国教会的奖学金,现在美国教会撤了,美国教员也走了,婉榕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拿奖学金。

正当婉榕在发愁的时候,思旅打电话来叫婉榕去上海市体育馆参加一个上海学生大联欢,说是所有沪江的同学都会去的。婉榕急匆匆地坐车跑到市体育馆,一进门,就看到里面好像在开派对似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中央舞台上有人们在跳着红绸舞,扭着秧歌。锣鼓喧天、震耳欲聋。

在拥挤的人群里,婉榕终于找到思旅和沪江的一些同学。大家上次见面的时候还在沪江,只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在此再见时,上海已经解放了。同学们兴奋异常,互相传达着每个朋友的各种小道消息。

联欢会上有人在散发各种表格,动员年轻的学生们或是北上或是南下。婉榕问发表的学生什么是北上南下,他们告诉婉榕说:“北上就是到北平去上大学, 南下就是跟着解放军到南方去搞建设。 不过申请北上要考试,考上的人才可以去北平。”

婉榕听了不禁喜出望外。继续念书对婉榕来说非常重要,如今婉榕不但可以继续念书,而且还可以到从来没有去过的北平念书,那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嘛。婉榕马上就在体育馆和思旅等其他同学一起填了表,兴冲冲地去报了名参加考试。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hanfeng109 2011-5-1 07:16
可怜的中国, 可怜的上海, 49年后万马齐喑, 百花凋零.  
3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5-1 10:36
hanfeng109: 可怜的中国, 可怜的上海, 49年后万马齐喑, 百花凋零.   
you sound like my mom now
1 回复 hanfeng109 2011-5-1 11:08
纽约桃花: you sound like my mom now
作为上海人, 感受深一些. 您母亲经历过, 比我们感受更深了.
那些被废掉的, 现在一点一点在恢复.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1 回复 bluedreamhd 2011-5-2 06:58
描述上海解放的那一幕,真让人激动,这是历史性转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5: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