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李斯特巧薦蕭邦

作者:ctyeung  於 2014-12-22 16: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1831年,波蘭作曲家蕭邦隻身流亡到法國巴黎定居。年輕的蕭邦雖然才華出眾,卻空有大志而無施展之地,為求生計,只得以教書為生,處境非常落魄。

一個偶然的機會,蕭邦結識了鼎鼎大名的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兩人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李斯特對雖然默默無聞但才華橫溢的蕭邦卻大為讚賞。他想:決不能讓蕭邦這個人才埋沒,必須幫他贏得觀眾。

一天,巴黎街頭廣告登出了鋼琴大師李斯特舉行個人演奏會的消息,劇場門口人頭擠擠,門票一售而空。

紫紅色的帷幕徐徐拉開,燈光下,風度瀟灑的李斯特身著燕尾服朝觀眾致意。台下掌聲雷動,李斯特朝觀眾行禮後,便轉身坐在鋼琴前,擺好演奏姿勢。

燈熄了,劇場內一片寂靜,人們憋息靜氣地閉上眼睛,準備享受美好的音樂聲。琴聲響了,咚咚的琴聲時而如高山流水,時而如夜鶯啼鳴;時而如訴如泣,時而如歌如舞;琴聲激昂時,劇場內便響起掌聲;琴聲悲切時,劇場內又響起抽泣聲,觀眾完全被那美妙的音樂征服了。

演奏結束,人們跳起來,興奮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可燈一亮,大家傻了。觀眾看到舞臺上坐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閃著淚花的陌生年輕人。他就是蕭邦。

人們大為驚愕,原來,那時有個規矩,演奏鋼琴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便利用這個空子,燈一熄,就讓蕭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當觀眾明白剛才的演奏竟出自面前這位年輕人之手後,變驚愕為驚喜。劇場內,掌聲四起。鮮花一束束地朝臺上飛去。於是,一位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矚目於世,而音樂家之間的這種偉大友誼則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Lawler 2014-12-23 08:36
讓他人搶了票房   不可以!
回復 robot_wrangler 2014-12-26 11:01
----  "原來,那時有個規矩,演奏鋼琴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

這樣的風俗如果延伸到今天,不知郎郎的演奏是個什麼效果?他的那些誇張媚俗的外在身體的"表演"將被熄燈后的黑暗給淹沒,那麼剩下的他的琴聲會不會"大打折扣"?外行聽眾看不到他的熱鬧的嘩眾取寵的外在表現,還會對他的演奏感興趣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6: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