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壇稱得上出彩兒的人物不多,值得仔細品味的皇族更少,恭忠親王奕訢卻當之無愧是其中之一。愛新覺羅·奕訢(1833-1898),清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文宗咸豐帝同父異母弟,慈禧太后口中的「他六叔」,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首領,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重臣,為中國近代工業創始和中國教育的進步做出了貢獻。然而,奕訢命運坎坷,在因辛酉政變得到慈禧太后委以重任的報答后,卻接連遭受政治打擊;後期,他在統治集團內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無所建樹。
敗選封王
道光帝立儲時,曾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之間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由奕詝繼位;1850年,道光帝召十重臣公啟錦匣,內有御筆兩諭,一為「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一為「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
宦海沉浮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奕訢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簽訂《北京條約》,挽救了清王朝命運,贏得了西方對他的好感,為日後外交活動創造了條件;同年,奕訢主張並獲准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廷外交自此產生重大突破。
1861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慈安、慈禧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擔任軍機處領班大臣,身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總攬內政外交,支持洋務運動,成功鎮壓太平天國,贏得「同治中興」,
中國近代工業從此起步。
1872年,加封親王世襲罔替。
1884年,慈禧太后借中法戰爭失利罷黜奕訢一切職務,奕訢集團全班人馬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894年,為善後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再度起用為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但毫無作為。
1898年,薨,謚號曰「忠」。
家庭多難
長子載澂(1858—1885),28歲歿;次子載瀅(1861—1909),鍾郡王奕詥為嗣,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三子載浚,早殤;四子載潢,早殤。
恭王世系
第二代:恭賢親王溥偉(1880—1936),奕訢孫,載瀅長子、載澂嗣子,1898年襲恭親王,是清皇族中的復辟派,1936年猝死,溥儀追謚其曰「賢」;
第三代:恭親王毓嶦,溥偉七子,1923年生於大連,1937年被帶入偽滿洲國皇宮,1939年溥儀頒詔令襲恭親王,1945年隨溥儀被俘入前蘇聯,1950年被送回國並在撫順在押學習,1979年返京,專職從事書法創作。
後世子孫
次子載瀅共有四子,長子溥偉;
次子溥儒(1896—1963),被譽為皇清神童,著名書畫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詩、書、畫與張大千齊名,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1932年拒絕溥儀到偽滿任職,1949年赴台並於台灣師範大學執教,曾以愧對先祖為由拒絕了宋美齡拜師習藝邀約,1963年患鼻咽癌在台北病故;
三子溥佑(1899—1969),過繼饒余敏親王(始祖是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1626年初封多羅貝勒,1636年封多羅饒余貝勒,1644年晉饒余郡王,1646年薨, 1662年追封為和碩饒余敏親王)後裔,1969年70大壽當日急性猝死;
四子溥僡(1906—1963),字叔明,著名書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