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在加拿大得到的幸福:找回琵琶的記憶

作者:王博談美加  於 2018-7-11 05: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王博談美加|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關鍵詞:加拿大, 幸福, 琵琶

我從小學習樂器,最初學民樂二胡。我的啟蒙老師是我初中的音樂老師。當時她組了一個小小的民樂隊,常見的民樂都有,其中我特別喜歡琵琶。之後我改學小提琴,對民樂依然有好感。

練習器樂的時候,老師常常會在練習房給我們做示範,她會很多器樂。我最喜歡她為我們表演琵琶。在那樣一個封閉而肅靜的音樂室中,我能夠聽到從她手指尖發出的每一個音符,感受到她每一次指尖與琴弦之間的摩擦,甚至她每一次的呼吸,我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之後無論是聽現場的音樂會,還是聽高級音響的播放,再也沒有感到這種專註和體驗了。

中國音樂中有一個說法,叫做「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絲是指弦樂,竹是指管樂,肉是指人的嗓音。所以,它講的是,音樂的旋律遠不止音符本身那麼一點點東西,弦樂中的手指與旋之間、管樂中的呼吸和手指與樂器之間,所有人與器樂之間的互動,都有超越音符本身的,更吸引人的魅力。

所以在中國民樂中,器樂與自然之間有著幾乎是零距離的親密關係。笛子是春,簫是秋,二胡是風,古箏是流水。其中琵琶是最性感的一種器樂,它與人有著最緊密的接觸。除開它,沒有一種器樂在演奏的時候,是被演奏者緊緊的擁抱著的。當演奏者投入其中的時候,她與琵琶之間,就像兩個人,在耳鬢廝磨。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器樂本身永遠無法超越人的聲音,因為人是萬物之靈,人的嗓音是自然界中,最生動最自由最具有靈氣的。

長大,到廣州工作以後,我的家從武漢遷到廣州。我在廣州的時候,居住的地方靠近中山路,很繁華,也非常吵鬧。安家后,我買了一套音響設備,又陸續買了不少音樂的CD。有的時候在家中休息,會放音樂聽聽,播放的東西多了,就發現,基本上只有交響樂或者流行歌曲比較好聽,其它的音樂,放出來,總感覺怪怪的。開始的時候以為是音響效果不好,後來新買電視的時候,就把音響又升級了,但是聽音樂,尤其是聽民樂的效果還是不好。後來終於明白,是因為周邊的環境太吵雜了,永遠沒有辦法聽到音符或者旋律的細節。

來到溫哥華,開始的時候,為求生存,很忙。搬家到高貴林后,慢慢就沒有那麼忙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講,我自己做餐館,晚上回來,不趕時間的話,我就在浴缸中浸泡一下,自我放鬆,有篇文章《我在加拿大得到的幸福:天浴》,講的就是這個。

夏天的時候,我可以從浴室的天窗上,看得到天上的星星月亮。風吹過,送來天籟的聲音,讓人感到世界安靜到讓自己的耳朵都醉了。我靜靜的待在浴缸中,用手機聽音樂,最美的就是民樂,無論簫、二胡、笛子還是古箏,或者很少見的阮、塤,個個都好聽,其中最好聽的是琵琶,因為溫哥華的夜晚如此安靜,每次我細細的聆聽的時候,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雙纖細的手指,輕輕的在琴弦上滑動的聲音和她殘留在琴弦上的溫度。

靜靜的夜,伴隨著天籟的呼吸,琵琶那叮叮咚咚的清脆旋律,彷彿是我心靈,行走在記憶長河裡的聲音。

我在溫哥華,找到了中國民樂的語境。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ryu 2018-7-11 07:54
不少人迢迢來溫哥華研究中國文學,所以。
回復 Brigade 2018-7-11 09:12
我不相信強調自己的幸福是幸福的,習近平和嘍啰們還強調幾個自信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2: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