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日中國留學生怎樣在日本"學生活"

作者:ryu  於 2018-7-9 15: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東京原汁原味|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9評論

關鍵詞:中國, 留學生, 日本, 學習, 生活

今天過目了一篇「日本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 JAPAN)」網路的署名文章,標題語大意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一旦了解了日本社會真正的「不明亮」的層面,他、她們的心受到極大地震驚。文章先例舉了日本衛生、勞工和福利部2017年10月底的數據,證實在日本作為各種勞動力的外籍人員人數約為12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0%,增長率是歷史上最高的。此現象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人工短缺加速的情況下,政府正簡化手續、努力接受目的單純明確的各種勞動力和招收外國留學生。

文章中,突出的例子也就是在日本人數最多的各種中國人。其中,尤其顯著的又是中國來的留學生了。不合理的日本第三產業的顧客是絕對上帝的"神話",傳統日本企業的論資排輩、對外來人的民族岐視、對勞工、對員工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合理的提拔、提升的無視與無顧,文章中例舉的在日本一家大型旅行社成功就職、卻在一年內離開了這家公司的、2008年十八歲時來到日本,在關西一大學學成的郭勇 (28歲),畢業於中國大學的、其後在九州一家製造商謀職檢查和包裝產品的26歲的吳丹、等等中國學生,他、她們相同的心境痛苦都是「無法對父母講真話,無法排遣日本社會無視個人學歷、無視個人能力」的絕望的前途展望。

掩巻后心情相當沉重。

不由自己地聯繫到了日前閱讀過的作者顧天下的圖片文字,標題是: 賣房代購撿垃圾,留日中國人的100種生存方式。

顧天下,1990年於中國的江南蘇州市出生,2012年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部畢業,2013年在Bournemouth University取得了MSc學位,2018年於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造形研究科寫真cource修士課程修了。目前在住東京。


顧天下的圖片文字是這樣開頭的,我在日本,拍攝了100位中國留學生。
「中國留學生是不是都很有錢?」幾杯啤酒下肚后,足球社的藤井後輩這樣問道。我竟一時語塞,身邊家境優越的朋友確實不少,但放大到整個留學生群體,我只能回答道: 「我也不知道啊。」
酒局結束后,這句不經意的玩笑話一直埋在了我心裡,揮之不去。
2017年5月,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總數首次突破十萬大關,占(各國)赴日留學生總數的40%。然而,對於這群數目龐大的留學生,大部分人對他們的生活卻知之甚少。他們為什麼選擇前往日本念書? 現在正過著怎樣的生活?帶著這些疑惑,我背著相機,敲開了一百多位中國留學生的家門。以下,是其中的十四個故事。

標籤 中國,留學生,日本,學習,生活,

1-我做了半年快遞員-晶晶,24歲,學習院女子大學。
18歲那年,一句日語都不會的晶晶,獨自來到日本求學。為了減輕負擔,她找了一份快遞分揀的兼職,收入不錯,還不用說話。
晶晶每天負責的工作,是將流水在線的快遞搬到指定的區域內。而偌大的工廠里,目之所及全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像她這樣的年輕女孩簡直是異類。
這是一份扎紮實實的體力活,遇到大件物品,晶晶只能靠在傳送帶旁,用身體做支撐,常常一個通宵下來,腿上全是深深淺淺的淤青。
半年後,晶晶練熟了日語,換了新的兼職。目前她在會計事務所當助理,也準備申請相關方向的研究生。

2-最窮的時候,就撿過期便當吃-一木,24歲,大三。
 來日本四年,除了大一的學費,一木沒問家裡要過一分錢。最困難的時候,她打了三份工,在超市后廚做壽司,在便利店收銀,在築地的海鮮店做服務生。一周七天排得滿滿當當。
 便利店晚上會統一處理掉當天的便當、炸雞和三明治。為了省錢,一木就從這些「過期食物」里挑出喜歡的,一天只吃這一頓。
 一木說,她來自單親家庭,原以為自己跟母親截然不同,所以才會經常吵架。出國這些年,她才發現自己身上有不少她的影子。
 她會像媽媽那樣,把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而媽媽最辛苦的時候,從來不會向姥姥開口。

3-我在日本做代購-時雨,24歲,嘉悅大學。
留學之餘,時雨做起了代購生意。客戶都是老家的親戚朋友,「天津人不愛化妝,如果我家在上海,肯定賺翻了。」最離奇的一次,是國內的哥們兒請他代購日本「土特產」,時雨咬咬牙也捎了。
 這個原來對化妝品一竅不通的男生,如今對資生堂眉筆、Mac睫毛膏、大表姐口紅如數家珍。去年回家,他還給媽媽買了一支YSL的最新款香水。
 媽媽從不阻攔時雨的決定,總覺得離異后虧欠了兒子。聽時雨說想去日本留學,媽媽說,「只要你想學,我就依著你。 」

4-在東京,出門要帶一堆鋼鏰兒-戚七,24歲,房地產銷售。
戚七面試的第一份兼職,是一家中餐館里的服務生。店長打開菜單,讓她用日語念菜名。戚七支支吾吾地念了,對方說:行,回家等消息吧。第二家店是麥當勞,戚七應聘成功了。上班第一天,主管看到了她手上的紋身,面露難色。 於是工作又黃了。
那時候,戚七身上只剩下兩千人民幣。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收拾行李回國。
幸運的是,她找到了一份沒有任何要求的兼職——切牛舌。只要穿著防護衣,在幾度的冷庫里站一天,切肉、腌肉、切肉、腌肉。
「怎麼也想不到,我會跑去日本做女工」,戚七說,「不過夏天還蠻涼爽的。 」
如今,戚七早已離開了牛舌廠,生活看上去變好了,但整體依然很喪。人生的煩惱循環往複,打工、升學、考試、畢業、工作、業績...「每一天都很累。 」
戚七說,她至今不太適應,出門要帶一大堆鋼鏰兒。相比之下,北京的煎餅果子攤都掛著好幾樣二維碼。
但回北京能幹嘛呢? 可能只會每天呆在家裡吧。

5-我一點也不喜歡東京-六六,日本文化大學
六六一臉篤定地說,決不會喜歡上東京。這是她留學的第二年,日子過得昏昏沉沉,除了盼著畢業回國,毫無念想。煙火大會、日料餐廳、閃閃發光的新宿夜景,都不足以抵消身居異國的不適。六六說,自己始終是個外地人。
她唯一寬慰的時候,是冬天窩在房間的被爐里,擺好零食和飲料,刷一整天電視劇。
說到來日本的理由,六六從小就喜歡日本文化,喜歡錦戶亮。來日本的第一年,她去了偶像的東蛋演唱會,位置離舞台很遠很遠,「錦戶亮就只有一小丟兒」。

6-來日本后,我變得很受歡迎-小白,24歲,武藏野美術大學。
小白畫畫時不喜歡穿衣服,衣服有重量,會影響落筆的輕重。
學油畫的小白說,他最喜歡的畫家是梵高,而梵高喜歡浮世繪,他想代替梵高看一眼喜歡的地方。來到日本后,小白意外地發現自己變得特別受歡迎,情人節能收到50份巧克力。不過這些好意他都拒絕了,理由是「不能只喜歡我的臉」。
小白常年失眠,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了緩解疲憊,他會定時前往東京附近的河口湖進行短途旅遊,繞著湖邊散步,換來一宿安眠。
河口湖附近有一片樹海,也被稱為「自殺森林」,小白偶爾會去那裡閑逛。他形容,樹海的信號很差,容易迷路,但有一條專門留給行人的小路,小路兩旁的樹上常常綁著的紅線——那是準備離開的人們,擔心後悔時找不到回來的路,而特意留下的記號。
小白還記得,一年冬天雪夜,他如往常般在湖邊散步,星星很多,空氣很乾凈。對岸的車站、路燈和月亮倒影在湖中,像極了梵高的畫。

7-日本同學覺得我很可怕-耳朵,22歲,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
開學頭一個月,沉迷於畫畫的耳朵沒跟同學說過一句話。直到他聽見了班上兩位女孩的竊竊私語——「那個人畫的好好啊。」「可是他看上去很可怕...」
耳朵這才緩過神來,自己是不是表現得太冷漠了。一天早上,他對班上同學打了聲招呼,對方愣了一下,趕緊回道:「早上好! 」
漸漸,耳朵融入了班級。 他是班上的尖子生,每次老師走到他的畫前,只有一水兒地讚美之詞。漸漸地,他學會了分辨——畫的好,老師會說,「畫的真厲害啊! 」
畫的不好,老師會說,「畫的真漂亮啊! 」

8-日本人真的很不擅長拒絕-橘子,22歲,東京造形大學
上海姑娘橘子說,來東京的第一年和第三年,感受是很不一樣的。到了第三年,她開始想念上海的外賣、水果、蔬菜和朋友。在最喜歡交朋友的年紀,橘子發現自己跟日本朋友間始終隔了層紗。一次,她約同校學姐看電影,對方笑嘻嘻地答應了。出發當天,卻臨時找了個理由爽約。
「其實直接拒絕我就好了,但日本人真的很不擅長拒絕。 」
 

9-我嫁給了一個中國人-小曦,28歲,公司職員
在日本客戶的推薦下,小曦辭掉了外企的工作,獨自來東京打拚。她不想考研—— 「多浪費錢呀!」——打算從語言學校畢業后直接工作。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小曦還住在租金便宜的和室里,地上鋪著榻榻米,下雨天會泛起一股發霉的草味兒。她的房間在二樓,沒有浴室,洗澡要去一樓的房東家借,每次一百日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直到今年四月,小曦如願找到了工作,更換了簽證。六月,東京街頭開滿紫陽花,小曦跟兼職公司的中國前輩結了婚,搬進了擁有水泥牆和木地板的房子里。
 

10-我被中國姑娘甩了-小張,27歲,研一
「留學時能找到女朋友的,只有三種人,有錢、長得帥、做飯好。」小張說,自己顯然不是前兩種。
小張吃不慣日本菜。一開始,他每周和留學生相約去吃海底撈、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時間久了,便開始自己下廚房,還叫上五三好友一塊兒吃。
三年前,小張鼓起勇氣對喜歡的女孩說,「來我家吃飯吧。」這就樣,女孩變成了女朋友。兩年後,又變成了前女友。
如今,小張回到了六年前剛到日本時的狀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至少生活費比較充足,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

11-我想在東京買房子-梅原,26歲,房地產銷售
身高180、體重180的梅原,初到日本時,只能蝸居在不足六平米的格子間里。這是一棟被語言學校承包的大樓,一共四層,每層10個房間,在日本被稱為「學生寮」。搬進來后,梅原才發現,那一層樓除了他全是女生。木造的房間不隔音,梅原常常能在半夜聽見隔壁女孩吹頭髮的聲音。
朋友取笑他,這明明住進了女生宿舍,梅原卻不以為然。半年後,他和樓下的男孩商量著離開,在池袋附近租了43平米的兩居室。
考慮到家裡的經濟負擔,梅原放棄了考研,成為了一名房地產銷售。
在他看來,這僅僅是一個跳板。不過入行后,他被中國客戶買房的熱情所感染。梅原盤算著,工作幾年,攢點錢,在東京買一套小房子,也挺好的。

12-我是要成為漫畫家的男人-B,23歲,東京工業大學
下飛機的瞬間,B有些恍惚。同一架航班上的遊客早已有說有笑地離開,偌大的通道上只剩他孤零零的身影。這一稍縱即逝的瞬間,彷佛生活悄然埋下的伏線—— 「接下來的路要一個人走了。」B選擇獨行的這條道路,是成為一名漫畫家。 這個外形魁梧的男孩,身上透著一股少年漫畫的熱血勁兒—— 他喜歡《海賊王》,喜歡路飛,想成為漫畫這片海域上,最自由的人。
不過東京並沒有想象中的色彩斑斕,東京是灰色的。 「這裡不是實現夢想的地方,而是提醒你夢想還沒實現的地方。 」
B正在創作第一部作品。出道后,他打算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筆名早就想好了,叫「吾輩是熊」。

13-我是一名「村上主義者」-Izard,28歲,中文教師
Izard稱自己是一名「村上主義者」。他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的作品,是17歲那年在圖書館讀到了《東京奇譚集》,書中收錄了五部短篇小說。這本薄薄的148頁文集,為少年平淡的高中生活帶來了新鮮空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Izard大學念的是日語系,本科畢業后又申請了東京外國語大學,專業方向是研究村上春樹。讀到日語原版的那一刻,他才發現,比起林少華的譯文,日文句式更長,節奏更緩,「原版書要比中文厚一倍。 」
如今,已經步入職場的Izard,依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村上春樹最新的長篇《殺死騎士團長》還有100多頁沒看完。
「村上年紀大了,變得有點啰嗦」,Izard笑稱,但他依然能從字裡行間找到十年前的那份悸動。
「不知道現在的中學生還會不會讀村上春樹呢,可能連讀書的機會都很少吧。 」

14-我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小楊,29歲,日本私立大學
2015年,小楊的公司從黑龍江撤資,她所屬的行政部被整個裁掉。 27歲的她,發現自己沒錢、沒工作、沒有一技之長。 「其中也清楚,這份工作不可能幹一輩子。 」
小楊覺得,來日本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從未離家的她,在異國迅速完成了升級迭代,不但學會了做飯,還能扛著重感冒做飯。
「現在把我放在哪個國家,都能生存下來。 」
小楊計劃,五年內都要留在日本。她還記得,初到東京時,她在超市排隊結賬,不小心錢包掉在地上,零錢散落一地。沒等她反應過來,四周的日本人—— 不論男女老幼—— 都齊刷刷地蹲下來幫忙撿硬幣。
 那一瞬間,她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下面的毎1個他和她們都有一段沉重的故事,讓我們祝福他、她們吧,請堅持、人生還很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9 個評論)

回復 ryu 2018-7-9 16:24
誠摯鳴謝作者顧天下精彩的圖片和文字。
回復 Nanshanke 2018-7-9 21:10
年輕人奮鬥一下挺好,早富不一定是好事。
回復 fanlaifuqu 2018-7-9 22:32
都不容易,心淡些更好!
回復 亦云 2018-7-9 23:22
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留學,費用很高,獎學金也很難申請到,中小城市就好一些
回復 徐福男兒 2018-7-10 00:46
現在的小朋友,理想都蠻奇幻飄逸的,接到地氣了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回復 ryu 2018-7-10 01:55
徐福男兒: 現在的小朋友,理想都蠻奇幻飄逸的,接到地氣了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出了國門、踏上社會後有一個苦悶期的啦。
回復 ryu 2018-7-10 01:58
亦云: 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留學,費用很高,獎學金也很難申請到,中小城市就好一些
最初的人生磨難是鍛煉、也是考驗人的心理的。
回復 ryu 2018-7-10 01:59
fanlaifuqu: 都不容易,心淡些更好!
人生就是這樣開始的啦。
回復 ryu 2018-7-10 02:00
Nanshanke: 年輕人奮鬥一下挺好,早富不一定是好事。
不富,其實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啊。
回復 Nanshanke 2018-7-10 02:09
ryu: 不富,其實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啊。
確實如此。
回復 SAGFS 2018-7-10 02:12
===同居, 僅僅為了男方一方支付房租費 ?


同居, 僅僅為了男方一方支付房租費 ?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11
男生偷電器,女生偷人夫,已長達三十多年歷史,中華民族到了最不要臉的時刻,但還始終高舉打倒日本的偉大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14
徐福男兒: 現在的小朋友,理想都蠻奇幻飄逸的,接到地氣了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以教科書為準的愛國主義,碰到非洲黑人都難以堅持,不要說碰到日本人了。再說簽證簽不出還人山人海聚集在日本駐華使領館,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15
亦云: 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留學,費用很高,獎學金也很難申請到,中小城市就好一些
抓現金,有方言叫拉粒頭,叫拉米,日元不錯的。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17
Nanshanke: 年輕人奮鬥一下挺好,早富不一定是好事。
為東洋人打工,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18
fanlaifuqu: 都不容易,心淡些更好!
心淡些,跑到日本鬼子原籍地去幹嗎?新時代正是啟示青年人出國,拉米拉得多,拉得狠,才不至於回過頭來對天安門叫板。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20
ryu: 出了國門、踏上社會後有一個苦悶期的啦。
不苦悶怎會出國門?小男生小女生也是有感覺的,只是沒方向,苦是早就苦悶了。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21
SAGFS: ===同居, 僅僅為了男方一方支付房租費 ?


同居, 僅僅為了男方一方支付房租費 ?
總不見得女方支付吧,天經地義,誰老是趴在在上層誰掏錢。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22
ryu: 不富,其實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啊。
富裕,是麻醉中國青年的鴉片。
回復 總裁判 2018-7-10 04:23
ryu: 人生就是這樣開始的啦。
人生來顯罪性,一開始就哭著要吃奶,吃得多就不哭。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