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所謂大學,其實是討厭的泡沫

作者:qxw66  於 2018-6-16 10: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9評論

如果說中國的高考至少還是一張名片,而學校基本反映了這張名片,美國的大學就更水了。。。啥客觀標準都不多。。。虛東西一大堆。而中國女孩受青睞,也比男孩遠為容易錄取。偶30年以前就很吃驚何以身邊女生獎學金一個接一個,男生磕磕巴巴好不容易呢?
偶還特意問了偶哪個啥都知道的師兄,廝啥人際關係都知道,但是如果你問他,他永遠說:偶以後告訴你!
這現象偶也問丫的,廝就只會傻笑了。。。
所謂大學,其實泡沫,中國這樣,美國更加如此,還有大學排名,亂炒罷了。
偶很看不起反動文人林語堂,廝磕磕巴巴拿了一個德國博士,當然回國吃香喝辣。。。但他不許子女上大學!認為沒意思。偶以為他是對的,結果,小女林白乙17歲在耶魯教中文,硬是沒有上大學。
當然,大學還是要辦,特別是理工科大學要辦,因為自己無法自學,但文科真的算了。。。人家陳寅恪遊學四方,一個學位不要,水平還是蓋了十幾個博士的胡適八條大馬路。魯迅也沒上啥大學。老毛也是。如果偶上了,證明是上錯了。是不。
但是如果你要當總統,偶勸你上大學。。。人家布希都吃C,但如果沒有上耶魯就無法當總統。因為名校有兩個好處,因為第一是可以嚇唬人,敲門磚。第二是可以加入什麼幫派組織,組成流氓團伙,團結起來力量大。再不濟,也有很多哥們的關係,現在做事,哪裡不需要關係。而名校里的關係,多是名高位重的關係耳。而理工科名校好處,則是同學水平高,可以帶自己跑,有群體帶動效應。而反過來,同學都笨笨,你也只能不知不覺笨下去。但是你如果實在厲害,愛因斯坦,也沒上大學。
還有你要做醫生護士,教授,律師。。。那也沒有選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9 個評論)

回復 ryu 2018-6-16 15:31
不知道環球的胡編的泡沫66還敢討厭不?
回復 ryu 2018-6-16 15:36
閉門伏案擊泡沫,66仿Don Quijote了。
回復 白露為霜 2018-6-16 20:30
「愛因斯坦,也沒上大學。」

這個說法不準確。愛因斯坦是慕尼黑大學的博士,既上過大學也有學位,有指導老師有博士論文,完全是正規的。

Einstein lived in Switzerland between 1895 and 1914, except for one year in Prague, and he received his academic diploma from the Swiss federal polytechnic school (later the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ETH) in Zürich in 1900. He taught theoretical physics there between 1912 and 1914 before he left for Berlin. He acquired Swiss citizenship in 1901, which he kept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after being stateless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In 1905, he was awarded a PhD by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The same year, he published four groundbreaking papers during his renowned annus mirabilis (miracle year) which brought him to the notice of the academic world at the age of 26.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8-6-16 21:38
你沒見過普通的沒讀過大學的人,簡直是不可理喻的。讀書好,讀書好,有沒有用再說,我相信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是有用的,當然,最後的目的地都是死亡。
回復 mali50 2018-6-16 23:10
大學是個模子、把人塑造成千人一面的工具。除了理科不易自學、文科自學的效率可以更高、但社會可能不承認。所以歷史留名的科學家需要科班訓練、但社會名人不一定。
回復 qxw66 2018-6-17 01:28
白露為霜: 「愛因斯坦,也沒上大學。」

這個說法不準確。愛因斯坦是慕尼黑大學的博士,既上過大學也有學位,有指導老師有博士論文,完全是正規的。

Einstein lived in Sw
謝指正,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
回復 qxw66 2018-6-17 01:31
mali50: 大學是個模子、把人塑造成千人一面的工具。除了理科不易自學、文科自學的效率可以更高、但社會可能不承認。所以歷史留名的科學家需要科班訓練、但社會名人不一定
可不是么。。。但其實理科也能自學。。。工科需要實踐。。。現代人對學校過於迷信。。。大中小學,還是小學最重要,其他關掉算了
回復 qxw66 2018-6-17 01:34
人間的盒子: 你沒見過普通的沒讀過大學的人,簡直是不可理喻的。讀書好,讀書好,有沒有用再說,我相信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是有用的,當然,最後的目的地都是死亡。
這個,也是。。。但是其實是被動帶動。。。只能說比沒有強一點。。。一般人連這個環境都沒有,就自暴自棄了么,也沒有方向,生活壓力下無以暇顧。。。但其實自己能讀書,思考,比上啥大學都強
回復 徐福男兒 2018-6-17 01:53
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你不愧是毛澤東的腦殘粉。
回復 qxw66 2018-6-17 01:57
徐福男兒: 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你不愧是毛澤東的腦殘粉。
。。。但是學制要改革。。。。
回復 qxw66 2018-6-17 01:59
ryu: 不知道環球的胡編的泡沫66還敢討厭不?
環球沒泡沫
回復 mali50 2018-6-17 02:17
qxw66: 可不是么。。。但其實理科也能自學。。。工科需要實踐。。。現代人對學校過於迷信。。。大中小學,還是小學最重要,其他關掉算了
這是統治的需要。西方國家重視文科因為更注重文化專制、只是不叫專制叫馴化或教育等。理工科專制就是赤裸裸的了、定於一尊、異者淘汰。西人容易接受科學法治正是一神教信仰養成的深入骨髓的服從專制的習慣。中國人散漫慣了、很難進入定於一尊的現代工業文明。文革失敗、中國產的科學理論也只有出國轉內銷才能接受。什麼東西只有聽到洋人誇獎后才跟著沾沾自喜。洋人否定就不敢堅持、如文革、國有化等。所以很好被洋人欺騙。
中國人接受科學和西方文明不是因為真地尊重科學和先進、而是勢利、以為有用、即有洋為中用。自己其實沒有鑒賞力、也不鑒賞。所以被西方誤導四十年而不知。
回復 qxw66 2018-6-17 02:23
你目光如炬。。。西方對文化戰的重視遠超過我們一般人想象,而且極度潛移默化,比共黨高明太多。。。而且西方整個主流政治正確同仇敵汰,堅如磐石。。。。中國則光公知這麼一弄,便已經四分五裂,潰不成軍了
回復 Sc2885375 2018-6-24 20:35
一塌糊塗的錯誤:文壇才女林玉如是林語堂二女,筆名太乙。自少由父親親自教中文,生於亂世,隨父母回國參加抗日.....1943年,林太乙在美國寫了英文小說《戰潮》,頗受好評。中學畢業後,父親認為她不必上大學,於是,林太乙到了耶魯大學亞洲研究所當中文教員。幾年後,她到哥倫比亞大學校外進修部選課,選英國小說和新聞學課目。期間她認識了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生黎明。

抗戰剛剛結束,林太乙代替即將結婚的大姐再度回中國,到上海任軍醫署長林可性醫師的英文秘書,目睹戰後滿目瘡夷的中國社會現實。返美後,到哥倫比亞大學校外進修部選修英國小說與新聞學。「一心當作家」的她開始系統的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對莎士比亞、蕭伯納、王爾德、拜倫、雪萊、華茲華斯、艾略特等作家、詩人進行了研究。對於中國進代作家,她更喜歡張恨水和他的小說作品,如《啼笑姻緣》、《秦淮世家》、《夜深沈》、《似水流年》等。

1949年,林太乙和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生黎明結婚,婚後育有一女一男。

她人很隨和,沒有架子。大學畢業后曾經與林太乙同事幾年,不同部門但每月例會必見,也認識其先生黎明。
回復 Sc2885375 2018-6-24 20:55
其父林語堂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拿著獎學金去哈佛大學念博士,再去德國萊比錫大學深造。
在美國已經很出名。正當林太乙過上比較安定的學習生活時,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父母親開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動,特別是赤誠愛國的父親,他是在美國是有名的中國人,「他的話美國人聽」,更是四處奔走,演講撰文,宣傳鼓動,還多次發動募捐,爲國內捐款送物,甚至於攜妻帶女返回炮火紛飛的祖國。1943年初,林家到達陪都重慶,住進山區北碚,一家人過了一段終日與空襲爲伴的災難性的日子。
回復 Sc2885375 2018-6-24 20:59
你的子女還不是總統,有沒有讀大學?真的好奇....
回復 qxw66 2018-6-25 01:16
Sc2885375: 一塌糊塗的錯誤:文壇才女林玉如是林語堂二女,筆名太乙。自少由父親親自教中文,生於亂世,隨父母回國參加抗日.....1943年,林太乙在美國寫了英文小說《戰潮》
她人很隨和---偶糊塗了,她不就是林太億么?
回復 Sc2885375 2018-6-25 12:42
qxw66: 她人很隨和---偶糊塗了,她不就是林太億么?
抄都是要識抄的,連姓名都錯兩次:文章中的「白乙」;乙和億更是離譜!乙是"一"的意思。

其名出自「呂氏春秋.大樂」裡面的「萬物所出,造於太乙」之典故:
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即北極星,後成為先秦兩漢民間信仰的最高神明,奉為天帝,相當於上帝。知識份子則把太一哲學化,想像為永恆不變的法則,即「道」,或宇宙的本源。
回復 qxw66 2018-6-26 03:17
Sc2885375: 抄都是要識抄的,連姓名都錯兩次:文章中的「白乙」;乙和億更是離譜!乙是"一"的意思。

其名出自「呂氏春秋.大樂」裡面的「萬物所出,造於太乙」之典故:
偶小學,不要取笑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9: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