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置頂 ·分享 [ 信仰見證 ]:印光法師《了凡四訓》序文
chico 2014-6-25 10:43
印光法師《了凡四訓》序文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 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 然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大德開示|
分享 [ 流水日記 ]:緣起 2
chico 2010-6-10 02:56
  緣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真理,他所證悟的就是緣起。不過佛陀最初證悟的緣起,是有情生命流轉的緣起。像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說:      這就是因緣二字的來源。因緣、簡稱為緣起或緣生。什麽是緣起或緣生呢?在阿舍經中這麽 說: 又說:   名色和識互相依存,才有生命體的存在。所以因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1 個評論
分享 [ 流水日記 ]:緣起
chico 2010-6-2 23:47
壹·緣起的意義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此外,現起和存在的因緣,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這種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分享 [ 流水日記 ]:四聖諦
chico 2010-6-2 23:41
壹·佛說「四聖諦」的緣由 佛陀成道以後,最初為世人宣說佛法,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講說「四聖諦」,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轉法輪」。 而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以「四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分享 [ 流水日記 ]:三法印的意義
chico 2010-6-2 23:36
壹·三法印的意義 世間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真理」是有條件的, 真理的條件是:1.普遍如此,2.必然如此,3.本來如此,4.永恆如此。 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四個條件的真理。三法印為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分享 [ 流水日記 ]:貧女 另解
chico 2010-5-8 00:33
秦韜玉詠貧女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貧女的詩,表面上是描述窮人家的女兒,但實際是影射一個人學問很好,但不得志,所謂「懷才不遇」的人,就像有的公務員,學問很好,但是特考、高考都考不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分享 [ 流水日記 ]:何必在別人的言語中悲歡
chico 2010-3-13 07:21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自己沒有說錯話做錯事,本應心安理得,但他們卻非常在乎別人的評論,聽到別人說他好他就沾沾自喜,聽到別人說他不好,冷嘲熱諷污衊誹謗,他就整天煩惱,痛苦不堪。其實,何必在別人的情緒中悲歡呢?   宋朝的白雲禪師,在方會老禪師身邊學禪多年未悟,方會老禪師想找一個適當的機會點化他。一天飯後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5 個評論
分享 [ 流水日記 ]:生活與生存
chico 2010-3-11 06:25
作者:南懷瑾樂天知命  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原則是四個字:樂天知命。  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於自然;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生命的價值。這些都清楚了,故不憂。  因為痛苦與煩惱、艱難、困阻、倒霉……都是生活中的一個階段;得意也是。每個階段都會發生變化,因為天下沒有不變的道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13 個評論
分享 [ 流水日記 ]:明辨善惡---《了凡四訓》白話翻譯
chico 2010-3-5 03:16
若是要再精細的加以分類來說,那末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陰的,有陽的;有是的,有不是的;有偏的,有正的;有一半的,有圓滿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難的,有易的。 這種種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應該要仔細的辨別。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誇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樣有功德,那裡知道這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1 個評論
分享 [ 流水日記 ]:明辨善惡---《了凡四訓》
chico 2010-3-5 02:39
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何謂真假?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和尚,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分享 [ 其它日誌 ]:與念佛的同修談談念佛經驗
chico 2010-1-29 08:07
黃山木樨我的長輩中多是修凈土法門的,大多寺院里的僧眾也是修凈土法門的居多,我也是由念佛后而走向參禪。最後禪凈是一回事,正象許多大德說的:無凈不禪,無禪不凈。禪凈是一,因法門不同而方便名之。當初,我修凈土念佛法門因由是所知佛理不多,不知誰是真善知識,怕錯信而誤事。於是,就相信佛菩薩所說的話,念佛不會錯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1 個評論
分享 [ 其它日誌 ]:習慣於失去
chico 2010-1-2 15:06
(來自文摘)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而不習慣於失去的。我們比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就不免 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們暗下決心要重新獲得,以補償所失。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人生之路彷彿是由一系列的獲 [ ...閱讀全文 ]
個人分類: 書刊摘錄|
1 ...678
最新更新書架
熱門博客書架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2: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