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李威:盯住那個割破張志新喉管的劊子手

作者:武宜三  於 2012-10-30 06: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6評論

關鍵詞:張志新, 毛遠新, 共產黨, 法西斯

李威:盯住那個割破張志新喉管的劊子手

在我搜集的大量人類暴力行為的資料中,對我的心靈震撼最深的,當然是那個被割斷喉管后再被槍殺的張志新了。......

原來張志新並不是第一例行刑前被割喉管的「罪犯」,而是第三十多例。當年陳禹山在採訪時發現,對行刑犯人割喉管這個超越法西斯的「創舉」,是遼寧公安局的一個法醫根據當時遼寧當權人物的旨意而提出的。有許多犯人行刑前不是大聲呼冤,就是要學革命烈士呼口號,有的「反革命犯」還高呼「毛主席萬歲」,這被認為影響極壞,割喉管被設想出來。其時主持遼寧黨政軍全面工作的毛遠新(毛澤東侄子)等當權人物同意了這一「捍衛毛澤東思想」的創造性的「新生事物」。

第一個「享受」割喉管「待遇」的,是瀋陽皇姑區克儉小學青年教師賈承厚,因為曾給校長提過意見,被校長串通學生誣告他強姦女學生,判處死刑。賈始終不服,大呼有冤,於是被割斷喉管后再槍決,死時只有20來歲。死後其家屬在獄中拿回他的遺物,發現被子中縫有一張伸冤狀,詳細敘述了冤案經過與伸冤理由,「三中全會」后終於昭雪平反。......

一聲聲義正辭嚴的追問,終於使陳禹山在以後的文章里明確說明了幾個大漢,把張志新按倒在地,在頸背墊上一塊磚頭,不麻醉不消毒,就用普通刀子割斷喉管的細節,由此引起了讀者怒不可遏的「娘殺孩子」討論,引出了「誰之罪」的全民「天問」:割喉管人是無罪的,押打張志新的人是無罪的,公安局、法院、省委宣傳部那些揭發張志新的人都是無罪的……因為在當時那種專政政治下,誰都是在執行上級指示、「中央精神」,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那麼到底誰有罪呢?張案報導討論在3個月後奉命停止,據信與此有關。

我並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因為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我更關心的是人傷害人的問題。雖然我知道張志新的死,和當時的政治有關。但我至今還是弄不明白,為什麼當時的政治,就一定要把這樣一個美麗的女人,而且她弱小得像一隻兔子,可以說對整個世界沒有任何的傷害能力,僅僅因為在思想和言論方面,堅持了自己的觀點,就有人不肯放過她,要把她關在牢里,把她逼瘋,槍殺她,還要先割斷她的喉管。我至今沒有弄明白。但我卻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在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有一些我的同類——人,對這個美麗而又弱小的女人,所表現出的兇殘與暴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不敢相信,那些事情真的是人做的。但是事實告訴我,沒錯,那些事情就是人做的。而且做那些事情的人,現在應該還和我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我非常希望找到那個人,可能不是一個,有好幾個,我想看看他們的面孔,和其他人的面孔,究竟有什麼不同。當然我更想看到的是,在很多年前,當他們把張志新或其他罪犯摁在地上割喉管時,他們的面孔上,是怎樣一種表情。他們的眼睛里,會不會釋放出一種奇異的光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7

難過

拍磚
3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2-10-30 07:43
在這個貝殼村,無記名投票「張志新該不該殺」,投不該殺的頂多95%,有些人已經被我看穿了。
回復 yulinw 2012-10-30 13:02
總裁判: 在這個貝殼村,無記名投票「張志新該不該殺」,投不該殺的頂多95%,有些人已經被我看穿了。
   說殺的少的也有~·
回復 總裁判 2012-10-30 20:24
yulinw:    說殺的少的也有~·
差不多的兩種看法。
回復 tea2011 2012-10-30 21:51
還有那個把自殺后的嚴鳳英開腸剖肚尋找發報機的軍代表,令人髮指的罪行就這麼淡去,令人憤怒!
回復 老阿姨 2012-11-2 22:30
總裁判: 在這個貝殼村,無記名投票「張志新該不該殺」,投不該殺的頂多95%,有些人已經被我看穿了。
不該殺!憤怒!沒看見投票點。
回復 老阿姨 2012-11-4 11:11
   憤怒!我們家及親戚家也是文革的受害者,親人中有人與張志新同姓同名,很早就對此冤案、慘案難過、義憤填膺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6: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