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5年,迄今為止留給我們的印象就只有冬天,而且是嚴冬。
雖說雪多而不大,至今還沒有用到過掃雪機,但溫度經常低到零下二十幾度,確是去年不太常見的。
嚴寒,使得這些鵝,鴨,不論種族,宗教,地混在一處,抱團取暖。

在這嚴寒之際,我,莫名其妙地就有了第一個甲子,而且,兒子居然準備了一個節目,來為我慶生。
居然,是因為這是他從未有過的舉動,看來歲月對人的刻畫是不可小瞧的。
節目是邀我們一同去參加尼亞加拉的冰酒節。

來加這麼多年,冰酒也喝過,也去酒店裡做過,但,對周邊的酒庄從來就沒有光顧過。
無論怎樣,兒子媳婦的一番美意,卻之不恭,非但如此,多少有點受寵若驚。
一切,都是他們安排的,包括開車,安排節目,到費用,均不用我們操心,真真的第一次。

尼亞加拉地區,在河湖之間的一片土地,幾乎全是葡萄酒庄,規模大小不等。規模大的可以「統購統銷」,市場上可以買到;規模小的,或者根本就沒打算做大做強的,保留著各自的風格和品位。
各個酒庄錯落分佈,「人不連邊地連邊」,一色的葡萄園,外人分不清彼此的異同,特別是冬天,多餘的枝蔓早被修去,大片的葡萄園在冬雪之中,整齊劃一。

葡萄園是整齊劃一的,酒庄的建築卻是形形色色的,這一次走馬觀花的「參加」,使我們對尼亞加拉地區的酒庄們,有了平生第一個印象。
上面的那張地圖,標出了各個參加冰酒節的酒庄,至於去看哪個,什麼順序,完全是他們小兩口的安排。
我們在蒙蒙咚咚中跟著走,然後,就體會到了這種在安排的用心:沒間去過的酒庄絕無雷同之處。
我們去過的酒庄,列在下面:
Between the lines
Inniskillin
Reif
Two sisters
Jackson-Triggs
Pillitteri
Trius at Hillbrand
Hinterbrook
最後地 Cattail Creek 酒庄,已經不在參觀冰酒節的入場卷之內,那是他們喜歡的酒庄。
兒子媳婦,早上從多倫多出來,接上我們,驅車去尼亞加拉地區,我榮幸地坐在副駕駛位上,享受呀。
一小時之後,就進入了葡萄園區,到處的景觀完全的一樣,不同的建築,點綴在這一片紅白之上。

然後,就來到了一個酒庄門口。
我的第一印象:酒庄就是一座農場。

特農場吧,這裡是:

進到裡面,兒子去買票,40加元一張票,可以參觀任八家酒庄,我們只買了兩張票,不然,就很可能回不了家了。

這是那票,開始時底下有八聯副卷,每到一處參觀,就撕下一條,到最後就是這樣了,和媳婦說到會寫點什麼,於是她就把剩下的這票給我,說應該放到文章里。
在他們買票之際,看看酒庄內部。

裡間是個發酵車間,蒸餾設備,儲酒木桶擺在那裡。
外間是門市,有展台,陳列,還有品嘗的櫃檯。

獲獎作品。

這是商品,交錢提貨。

這是供顧客品酒的展台,有酒有杯,你可以嘗上幾種,然後人家再不斷地給你介紹,但,絕沒有非買點什麼不可的壓力。
忽然間,小小的酒庄人滿為患,一掃室外冬天的蕭剎。

出來一看,豁然開朗,原來是它把客人帶來。

我們參觀的一路,不知和它有多少次的不期而遇,這也證明了兒子他們參觀路線選擇的專業水準。
下一站是 Inniskil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