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看電影《逃離德黑蘭》

作者:afreeleaf  於 2024-4-8 17: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感而發|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看電影《逃離德黑蘭》

持續了好幾個月的巴以戰爭,似乎已接近尾聲但是前幾天以色列又換了攻擊對象,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轟炸了伊朗駐敘利亞的領事館。雖然以色列還沒有完全承認,但是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是他們乾的。在一個主權國家裡,轟炸另一個國家的領事館,這是絕對違反國際公約的。即便當初美國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的領事館,美國也一直聲稱是屬於誤炸,而不是有意為之。但是這一次以色列的攻擊,明顯是針對領事館裡邊的伊朗軍事人員的,投下了6枚導彈,把整棟大樓炸成廢墟。儘管此事駭人聽聞,可國際社會也無能為力。除了口頭上的譴責,有美國大佬護著,沒人敢有什麼實際行動。即便是伊朗一直在說要報復,但也還未見到任何行動的跡象,看不出他們要與以色列開始另一個不太可能贏的戰爭。

 

襲擊外的事件,在國際歷史上都不是很常見。尤其是這樣明目張胆的攻擊,確實很不尋常。可是,回故歷史,不難發現,伊朗自己以前也干過類似的事。這就是著名的美國人質事件。那是在上世紀的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美國人扶持的獨裁國王巴列維的政權。當年由於美國庇護巴列維,憤怒的民眾和學生沖入美國大使館,扣留美國外交人員為人質,要挾美國交出巴列維。這一事件無疑加劇了美伊關係的急劇惡化,直到一年多以後,美國總統換了人,才通過外交途徑,伊朗釋放了這批美國人質。但直到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美伊關係依然如同水火。

電影《逃出德黑蘭》講述的就是其中一小部分人逃出伊朗的一個小插曲。回到1979年,那一年也正好是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開始。冷戰到了末期,美蘇關係惡化,但中美關係逐漸緩。美國為了自身利益,當時扶持了極度腐敗的巴列維政權。在伊朗國內,民不聊生。僑居海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順應民意,趁機回到伊朗,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美國人扶植的巴列維政權。電影就從遊行的人群沖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押使館人員開始,講述其中的六個人的故事。他們從使館後門偷偷跑出來,流落街頭,尋求英國,法國等大使館避難遭拒絕,最終躲到了加拿大使館。美國政府知情後設法營救他們,在討論了各種可能營救的計劃之後,最終是派出特工,化妝成加拿大的電影拍攝團隊,從而逃出了伊朗,回到美國。

回想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義和團暴動,仇殺西方外交人員和傳教士,他們的暴虐行為導致了八國聯軍的瘋狂報復。那個時代的中國,國弱民窮,在國際事務中毫無發言權。面對強權,只能對外交人員,傳教士泄憤。結果是更多的欺凌,喪權辱國。伊朗當年扣押美國人質的事件有些類似,沒佔到任何便宜。而以色列轟炸伊朗使館卻是強對弱,估計伊朗的報復最終也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afreeleaf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17: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