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遺忘的愛情故事

作者:afreeleaf  於 2024-3-28 20: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感而發|通用分類:愛情婚姻

遺忘的愛情故事 編輯於 2024-3-3 17:20 閱讀(4)

 第一次看電影(愛情的故事), 應該是四十多年前。那時在讀大學,還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經過經歷過什麼生死離別的種種世俗日常,但在當年,應該是被感動到的。尤其是那音樂,以至於四十多年之後的今天再次看時,故事的情節幾乎全忘了,唯一還記得的,就是那動人心弦的鋼琴曲了。
當年看到的電影是翻譯的中文版,對話都是中文,聽著可能有些彆扭。今天再看的影片是英文原版的。雖然有中文的字幕,但對話都是英文,原汁原味。電影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依然很感人。除了主要的兩個人年輕人的生死之戀,還有不同形式的父愛。女孩子的父親雖然窮,但和女兒的關係卻極好。另一方面,男孩的父親雖然很富,但他是那種很傳統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可能是小時候管得太嚴,要求太高,而且總希望讓他按他父親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以至於男孩對父親似乎沒有感情。平時很少回家,父親千里迢迢開車來看他的曲棍球比賽,可他卻連一起吃一頓飯的機會都不給他父親。他寧肯自己和女朋友去打工來來維持日常開銷,也不願意向父親伸手。在他考試上法學院的時候,父親主動伸出援手,但他拒絕了。哈佛法學院的校長是他父親的同學,他的先祖還曾給哈佛法學院捐過巨資, 校內的樓房都是他家族的名字。稍微動用一下關係,就能確保上學的機會。但他不願意提及家族,更不原利用家族的關係,他要完全憑自己的能力考入哈佛法學院。美國人都強調自立自強,不靠關係,不依賴父輩,這一點在中國恐怕是遠遠不能所及的。但是,上學需要生活費和學費,對像他這樣的富家子弟,學校不提供獎學金,若父母不給,只能靠自己打工。女友兼職教小孩,他自己打小工,維持日常開銷。法學院的學費應該是很高的,打工那點錢根本不夠。沒有獎學金,稍微向父親低下頭又能如何?不過那個年代的美國,學生應該能貸款的。
帶女孩回家見父母,覺得父親不夠熱情,故而連晚餐都不吃就要離開。結婚的時候也沒有告訴父親。這種倔強或者高傲的心態,似乎有點不可理喻, 寧可去打工和自己的女朋友過苦日子,也不願意向父親低頭伸手。然而,做父親的總是表面上嚴厲,內心十分寬容。在他的女朋友患病,需要大量醫療費用的時候,他才不得不去向父親借錢,還不願意告訴父親借錢的原因。即便如此,父親還是毫不猶豫的給他開了支票。在我六十歲之後再看這電影,有和女孩父親同樣的感受和共鳴。雖然不太能體會到男孩父子之間的愛,但也能理解,血總是濃於水的。或許年齡大了,做孩子的,就能體會到父母的愛。
聯想到另一部經典的愛情故事,(簡愛)。相對而言,這是兩個不同時代,不同性別作者寫的故事。在女性作者的筆下,簡愛在十九世紀的英國,那個時候的情愛是可以無性的,可以是精神上的。但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年輕的男女的情愛不可能是沒有性的。就像電影中的那樣,都是先同居,然後才結婚。兩個不同的時代,兩種不同的愛情。

再次看了了個電影,還有幾種不同的感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反傳統,不信教,可能十分流行。儘管女孩子來自篤信基督教的家庭,男孩子的家庭也是信教的,但男孩子自己就是不願意信教,所以婚禮也不去教堂,而是請他的老師做證人證婚。另外,電影中男孩子除了參加曲棍球隊的比賽,而且打得很好,他還和朋友玩壁球。在英國,壁球很普遍,在中國和亞洲國家卻似乎不太多見。
看了電影我才了解到 Merry Christmas 里merry的發音和Mary的名字一樣,有高興和快樂的意思,這是我當初給女兒起名字時沒有想到的一層。電影的取景地應該是哈佛大學所在的波士頓,而我有幸曾於九十年代末在那裡學習工作過一年,所以影片中的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識,彷彿故地重遊。
多年後重看老電影,故事情節雖然簡單,卻依舊感人,意味深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afreeleaf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17: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