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兩黨建制派的復甦與合流必將大大影響世界局勢的走向

作者:bobzhou  於 2024-4-22 22: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這項援烏法案。它將讓俄烏戰局「解凍」,但法案的最大意義,並不只是援烏。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兩黨建制派的復甦與合流。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這項延宕已久的法案。

嚴格說來,這項法案叫援烏法案並不貼切,應該叫援外法案更精確一些,因為該法案除了與烏克蘭相關的超600億美元的援助外,還包括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的援助,一起其他一些項目。而這600億美元的援助當中,又包括138億支援烏克蘭購買先進武器、110億支持美國的歐洲盟友等、134億用於補充美軍軍火庫存等諸多分支項目。
也就是說,美國人打算搞的是一個一攬子計劃,法案的援助面是相當廣闊的。甚至讓人不由得聯想起美國在二戰下場參戰前的那個「租借法案」。是一個相當全面、甚至意味著某種國策轉型的「系統性法案」。甚至隱隱有為戰時狀態預熱的意思
而熟悉美國政治決策邏輯的人應該知道,美國搞這種「系統性法案」一定是有后招的,此類法案一旦通過,根據其精神很多類似的決策就會接踵而至。所以美國外交的決策轉向時間雖然很長,中間摻雜了兩黨無數的博弈、扯皮,可一旦定策,慣性往往就不可逆轉。
綜合分析后,認為這個法案又類似的味道——這可能是美國接下來一系列相關動作中的第一步。
當然,該法案起到的最立竿見影的效果,應該還是給苦熬中的烏克蘭打了一針強心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后的第一時間在社交平台表達了對美國國會、兩黨以及約翰遜議長個人的感謝。

當然有人立刻嘲笑說澤連斯基高興太早了,眾議院通過後,法案還需要提交參議院審理,援助到手還早著呢,你急著謝幹嘛。
但一方面,該法案在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被駁回的可能性確實很低。另一方面,烏克蘭確實已經等這筆援助等的望眼欲穿了,自去年年中以來,伴隨烏克蘭夏季反攻的效果不彰,哈馬斯突然發作的「阿克薩洪水」恐襲將焦點轉向中東,以及美國國會對援烏撥款長達數月的扯皮,俄烏戰爭進入了對烏克蘭最為艱苦的固守待援階段。
到了不久前的4月7日,澤連斯基甚至直接發出警告,如果美國之前許諾的 600 億美元繼續拖延下去,烏克蘭很可能將輸掉這場戰爭。這種警告是烏克蘭在前年戰爭剛剛開打時都沒有發出過的。但它確實並非危言聳聽,現代戰爭本質上打的就是補給,一旦後方補給斷供,前線的劣勢甚至潰敗確實極有可能發生。
實際上,美國此次進展對俄烏戰局有多麼關鍵,看看俄方的表態你也能猜出個大概: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對此表示:「(這些對烏援助)將進一步讓美國致富,並導致更多烏克蘭人由於基輔政權之過而慘遭殺害,從而進一步毀滅烏克蘭。」
佩斯科夫想表達的意思我們能猜出個大概,不過不得不說,作為新聞發言人,我覺得他這個表態是不合格的,因為倉促之中,他至少說了兩個圓不過去的邏輯。
第一,援烏法案甭管怎麼說,是美國掏錢支援烏克蘭的,怎麼就直接跳到「進一步讓美國致富」上去了呢?哦,掏錢援助,反而能致富?那全世界的慈善機構都是盈利企業了?
第二,他說更多烏克蘭人將因此而「慘遭殺害」,進一步毀滅烏克蘭。可是現在全世界都正在看到,在烏克蘭地界上採取「特殊軍事行動」一搞兩年多的,難道不是俄軍么?怎麼就成了「基輔政權之過」了。

所以從俄烏雙方此次的反應當中,你可以看出這個法案對俄烏戰爭意味著什麼。但我想說的是,在梳理了整個法案推動過程之後,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此次援烏法案在眾議院的通過,最大意義並不是對俄烏戰爭的影響,而有可能預示著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建制派,在經歷了冷戰之後長達30年的分裂后,正在重新達成「合流」。
這裡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建制派,簡單的說,在西方國家的政黨政治中,建制派的存在是相對於其黨內激進派而言的,這些激進派比如美國民主黨內通常被稱為「白左」的那批人,或者共和黨內以川普為核心的MAGA派。
相比於兩黨中的激進派需要用各自的觀點博出位、拉選票,兩黨的建制派都更傾向於在議會內部按照既定規則程序達成妥協——簡單的說,就是口號可以放在一邊,先把事辦成。
這種思維的突出例子,比如2020年美國大選風波中,最後鬧到了特朗普的鐵粉最終鬧到了「佔領國會山」的程度,特朗普本人則指責大選舞弊,進而拒絕作為交班總統,參加拜登的總統就職典禮。但在這個時候,他的副總統彭斯站了出來代替他履行了這個交班任務。
的確,身為副總統,彭斯無數次的為川普進行過背書,但是在美國的文化環境中,「背書」不是「效忠」,它並不意味著此人必須今後永久與其支持的政治人物保持一致。
彭斯選擇代替特朗普出席總統繼任典禮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讓遊戲繼續下去」——雙方甭管有多大的分歧、多麼談不攏,都不能掀桌子,該辦的事情還是要辦。因為「掀桌子」將產生的代價過於巨大。
這個不掀桌子、讓遊戲繼續進行的準則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建制派所公認的,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精英階層最為看重的「政治道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美國兩黨雖然分歧巨大,甚至聯邦政府經常停擺,可是兩黨最終總能在最後時刻完成妥協。
此次促成妥協的眾議長邁克·約翰遜也是一個這種人物。

從既往的政治觀點上看,此人是一個純粹的共和黨人,具備所有與民主黨吵的不可開交的政治主張。
他反對墮胎、主張限制性少數群體、支持特朗普、認為2020年的美國大選在程序上存在瑕疵。甚至在烏克蘭問題上,去年他還阻止國會通過一項398億美元援助計劃。
當時,約翰遜在被問及為什麼要反對這項援助的時候,曾振振有詞:「我們的邊境正陷入混亂,母親們無法獲得嬰兒配方奶粉,很多美國家庭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對資金去向的充分監督,那麼美國不應該再把400億美元送到國外。」
有趣的問題來了,一個曾經不願意給烏克蘭400億美元援助的共和黨人,為什麼會在當上眾議長之後主動推動一個給烏克蘭援助600美元的法案呢?
直接答案是兩黨的交易與妥協。
「阿克薩洪水」恐襲和以哈戰爭的爆發后,作為美國的正式盟友,以色列向美國要軍援,共和黨人是無法拒絕的。而當你給以色列掏了錢,什麼「母親們無法獲得嬰兒配方奶粉,很多美國家庭入不敷出」的理由,就無法再成為阻止援烏法案通過的原因了。
民主黨在去年,本來想把援烏和援以捆綁在一起,強行在國會通過。在遇阻之後將法案進行了拆分,去年先通過了一個100多億美元的對以援助計劃。這是共和黨想要的,而在互動而了足夠的交換之後,共和黨建制派最終在此次投票中同意對援烏法案的放行。
去年哈馬斯發動對以色列的恐襲,重新引燃中東的戰火,這件事對俄羅斯來說究竟利大還是弊大。
表面上看,此舉成功轉移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局的視線,讓俄羅斯至少在過去半年內獲得了加緊攻勢的喘息之機。
但從更深層去觀察,一方面是前線俄軍戰力實在是堪憂,「給你機會你不中用」,除了自身傷亡劇增,沒有利用這個時機獲得什麼真正決定性的戰果。另一方面,中東局勢的變化,反而讓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建制派獲得了相互妥協的新籌碼。最終促成了合意的達成。
所以現在看來,以哈衝突的風波可能更像一場21世紀的齊默爾曼電報事件,俄羅斯藉機獲得的優勢,有可能需要在未來連本帶息的「加倍奉還」。因為這場風波送給共和民主兩黨一個相互妥協的籌碼。

另外,就在此次投票前,連特朗普也首次公開表態,稱「保證烏克蘭不在戰場上失敗,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這個表態最終讓大量國會內親川共和黨議員最終放行了法案。特朗普是精明的政治動物,他的這個表態不是平白無故作出的,這句話其實擺明了一個認知標度——不能讓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失敗,這件事現在共和黨也認賬了。
如果反思美國政治過去數十年來的歷程,可以說冷戰之後兩黨激進勢力的高歌猛進是一個趨勢,崇尚政治正確、身份標籤的民主黨極左派和鼓吹推卸一切國際責任回歸孤立主義甚至盲目排外的共和黨極右翼讓美國陷入了不可調和的黨爭當中。激進派的爭吵中似乎什麼妥協也不能達成。
但是透過此次援烏法案的通過我們卻看到,兩黨建制派的交易合作能力仍在。在必須達成合作的議題上,最終他們是會讓法案通過的。兩黨建制派勢力的依然存在,和在重大議題上的隱隱合作甚至「合流」,應當會在接下來幾年美國的決策效率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兩黨建制派重新協作的原因也很簡單,也許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危機的爆發,正在讓美國逐漸調用了一些雪藏於深層、久不使用、甚至很多人已經逐漸忘記了的「應激反應」。
就像空襲珍珠得勝後山本五十六說的那樣:「我恐怕,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巨人」。

至少這一次,美國國會的決策能力,並沒有很多論者想象的那麼孱弱。妥協、談判與交換的能力、以及遵守共同底線的思維,他們依然是有的。像約翰遜這樣力求「成事兒」的建制派,甚至可能隨著未來國際局勢的進一步明朗化而增多。
所以,雖然援烏法案的通過,直接影響是對俄烏戰局產生較大影響,但若干年之後,我們回頭再看,美國兩黨建制派在「硬政治議題」的刺激下的復甦甚至合流,很可能才是這個事件中最具標誌意味意義的訊息。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9-18 08: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