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家有聾妻-----我的「無奈」和「絕招」

作者:Hongenpei  於 2009-7-9 23: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0評論

關鍵詞:

家有聾妻----我的「無奈」和「絕招」

 

一件讓人笑掉大牙的事情,就是搞了一輩子的耳科醫生,居然對自己老伴的耳聾治不好。

這讓我聯想起,五,六十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位教無線電理論的教授,家裡電視機壞了,還得用三輪車拉出去,找人修理。

是理論聯繫不了實際?還是家裡缺點兒器材?

記得是在「文革」前幾年,人們大談:學習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問過: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裡來?一位領導,做報告,在台上唸到: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裡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講話人頓住),全場嘩然。這位領導,將文件翻過一頁,才大聲說:嗎!全場大笑。

姑且不談,這是不是政治笑話,可我們當時確實是在探討這一問題。

我就認真學習了「矛盾論」,「實踐論」,還做了不少筆記。

醫務界一位同學,照葫蘆畫瓢,在軍報上提出:醫生正確的診斷從哪裡來?一時間,討論得沸沸揚揚。比較統一的結論是:來源於實踐。因為實踐出真知。醫生或是任何人,不能僅靠書本知識,而是要不斷地實踐。一位剛出醫校大門的實習醫生,其對疾病的診治水平,顯然比不上具有豐富經驗的老醫生。臨床經驗是磨練出來的。這個「磨練」多半是由「血」的教訓堆積而成。當然,還不至於統統要到「一將成名萬骨枯」的程度。說到這裡,也得提醒一句,實踐固然重要,可不能把我們又帶入:輕視必要的基礎理論中去哦!沒有必要的基礎理論的研究與發現,醫學和其它科學一樣,也會失去前進與發展的動力。分子生物學,基因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就是明證。

理論必須聯繫實際。臨床上的例證,比比皆是。這讓我又回想起五十年代,當時大興學習蘇聯之風,醫學臨床也不例外,還新成立一家位於天橋附近的中蘇友誼醫院。在北京的耳鼻喉科學術界,就先後請來兩位蘇聯專家。一位是高等醫學院校的教授,好像叫什麼「××維金斯基」,屬於「經典派」,或「學院派」,身著筆挺的西服,戴副金絲邊眼鏡,做講演,理論深奧,凡報告都離不開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條件反射學說。可他在具體治療耳鼻喉科惡性腫瘤時,卻「乏善可陳」,請他上手術台,粗大且帶毛的手,還有點哆嗦,旁觀的醫生心裡都有點發怵。另一位是個地區醫院,沒出什麼大文章的醫生,腦袋挺大,頭上沒毛,衣著隨便,談吐熱情,喜歡跳舞。此人當屬典型的「經驗派」,好像名叫「拉××耶夫」,碰到腫瘤病人就說「拉掉」,人稱「拉大夫」。看起來,沒有什麼大道理,深理論,可切除惡性腫瘤的手術做得徹底,利索,漂亮,讓旁觀的醫生不由地嘆服。

回想起在醫學院學習,實習的過程。一些能考高分的同學,在生理課作青蛙,或用狗做實驗時,遠不如成績差的同學操作得好。外科實習時,這些所謂成績差(考試分數差)的同學,打起結紮血管的「外科結」來,速度又快又好。

再舉一個例子,比我們高几班的學長,高挑個兒,長的帥,好打籃球。畢業后,被分到外科,做住院醫生不到一年,居然要求再回到解剖科,從頭熟悉人體的局部解剖,不知又趴拉個多少根血管和神經,觀察了多少個臟器?一年後,又回到外科,人們都說,這會兒,他做手術的層次解剖特別清楚,手術野非常乾淨,病人出血量很少。這固然有理論的指導,重要的是「 動手能力」。我就欣賞北京醫科院腫瘤醫院頭頸組的一位教授,在做頭頸腫瘤切除,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時,一面手術,一面講解。切開皮膚,分離淺筋膜,深筋膜,大家還沒看清下面的解剖結構,他用止血鉗點到一處,說到下面該是什麼神經、什麼血管,剝離幾下,說到看到,立馬出現他說的神經和血管。他的動作,簡直就像交響樂隊的指揮,輕鬆自如。觀摩他做手術,簡直就像欣賞一件藝術品,術野非常乾淨,不像有些醫生手術,手術野血肉模糊。

以上無非是強調實踐和動手的能力。

話說遠了,還是回到我老伴身旁來。她雙側耳聾也有34年了。純音測聽,顯示為感音神經性耳聾。內服過B100複合片,銀杏葉片,打過B12,效果不大。史坦福耳科專家說,沒有好的藥物可用,手術無效,只有配助聽器。可帶上助聽器,聽到聲音不小,但聽不清楚,分辨力太差。有時出現響度重振現象,就是說:小聲聽不見,大聲又響得受不了。這正是耳蝸感音聾的特徵。我用所知理論,給她分析,她患有糖尿病十多年,明顯是內耳有供血微循環障礙,造成聽功能減退,還有老年性中樞聽分析功能下降,能聽到,但分辨能力下降。你怎麼說,她就是不信,而且她迷信非要把模擬的助聽器換成數字式助聽器,換好了,一試,還是如故。看來。我那點「高深的」「耳聾理論」看來不管事,不靈。

家裡看電視,她把音量開得太大,吵得別人心煩。於是,趁降價促銷時,買了一台19英寸的LCD屏幕的電視機,放在桌子上,靠耳朵近些。可是她照舊埋怨聽不清楚。弄得我無法可想,無計可施。有一天我靈機一動,取來她帶來的聽診器(我太太是退休的兒科醫生)

一頭放到兩邊耳道里,聽診的一頭靠近電視機的揚聲器附近,這麼一來,她驚奇的發現,這可聽起來既不費力,又挺清楚,比數字式助聽器強多了。我想,這裡面,肯定是因為沒有介入任何電聲放大,沒有電子雜訊,又隔絕了環境雜訊的緣故。可問題來了,誰能老那樣舉著?一場空歡喜。我又「無奈」了,這是我開始寫日誌的第三個「無奈」。

可我不死心。我老伴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俗稱睡覺憋氣,還伴有血氧飽和度下降。醫生給配了一台正壓呼吸機。機上用的有一種可彎曲的蛇形通氣管, 長約1米半。我拿來將其一頭放在她耳邊,我對著一頭說話。這下,她又驚奇的發現,這聽起來既不費力,又挺清楚,比聽診器還強。我說,就把它放在包里,帶出去用? 她說:這成什麼體統!因而作罷。

近日,看到一則廣告,說有一種TV-EAR,專門給夫妻倆睡房裡看電視用的。說是女的要睡覺,男的要看球賽。又不能把聲音放得太大。於是,這個TV-EAR能派上用場。它的原理:利用無線傳輸,一頭有一個接收器,發在電視機旁。可把聲音信號,無線傳輸到另一耳機里,音量可以自調。我很想買來給老伴一試。不過,再高明的東西,還得自己動手實踐。    

前不久,加州政府配發給她一台可免提、音量又大的電話,可她還是要我來接。別看我老伴耳朵不好,可鼻子嗅覺比我靈。我聞不到的她能聞到;她聽不到的,由我來聽。我們家就來個「感官互補」。炒菜、燒飯,出現糊味,她能及早發現。將來一旦有火警,就像瘸子駝著瞎子一樣,一定能很快的跑出去。一笑!

作打油詩一則:

家有聾妻,不必懊惱。

你說無奈,我看有招。

想轍動手,尋找訣竅。

感官互補,自有一套。

   

 

5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回復 戶人 2009-7-9 23:59
sf.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是最好的。當年「馬尾巴的功能」雖然是電影里的笑話,但確能反映一些問題。

戴無線耳機看電視不錯,我用過。
回復 yulinw 2009-7-10 00:09
這就是老來伴兒哈。
回復 rongrongrong 2009-7-10 00:21
互補是最高的境界。
幸福的老人家。
回復 milu 2009-7-10 00:34
rongrongrong: 互補是最高的境界。
幸福的老人家。
同意
回復 彩舟雲淡 2009-7-10 02:43
你們的晚年很幸福,老先生寫的文章讓人覺得很溫馨.
回復 xinsheng 2009-7-10 02:58
有意思,老前輩有愛心又有耐心。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03:38
yulinw: 這就是老來伴兒哈。
啊!
老伴,老伴,黃金不換!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03:39
彩舟雲淡: 你們的晚年很幸福,老先生寫的文章讓人覺得很溫馨.
謝謝欣賞!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03:39
戶人: sf.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是最好的。當年「馬尾巴的功能」雖然是電影里的笑話,但確能反映一些問題。

戴無線耳機看電視不錯,我用過。
好!馬上去弄一套。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03:41
rongrongrong: 互補是最高的境界。
幸福的老人家。
互補,互補。晚年不苦!
回復 winddrift 2009-7-10 05:29
有種幸福感在裡面。。。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07:44
winddrift: 有種幸福感在裡面。。。
感謝上帝!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09-7-10 10:43
一對好夫妻,半斤八兩,幸福無限。
回復 Hongenpei 2009-7-10 11:23
來美六十年: 一對好夫妻,半斤八兩,幸福無限。
謝謝!
回復 綠水潭 2009-7-10 20:13
令人羨慕的一對幸福老伴兒。
回復 rongrongrong 2009-7-11 00:18
Hongenpei: 互補,互補。晚年不苦!
真好。
回復 丹奇 2009-7-12 05:24
看得出老先生的細心體貼!
回復 丹奇 2009-7-12 05:25
幸福的晚年,溫馨的夕陽紅。
回復 孤舟獨釣 2009-7-12 06:51
Hongenpei: 啊!
老伴,老伴,黃金不換!
至理名言!
回復 Hongenpei 2009-7-12 06:57
孤舟獨釣: 至理名言!
謝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9: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