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閑聊一下院子~~ 祝各位村友周末愉快!歡迎送花、拍磚,更歡迎留言討論。
我們家的院子總共是0.4個英畝,在我們這個地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聽說這個地區幾百萬的房子比幾十萬的房子好找,所以幾個英畝的院子不稀奇,甚至有些老宅草地一望無邊,看不到房子藏在哪裡的都不少;反過來,也有不少人家院子比我們還要小的。當然還有很多人住的是連棟別墅或是公寓,屬於自己的空間就更少了。
據說一個英畝是約 4047 平方米,所以,我們家的地大概是1600平方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中國人講土地的時候用畝來計量。一畝地是約667平方米。也就是說,我們家的地差不多有2.5畝。除去建房所需的地方,估計也還有1.5畝空地吧。據說目前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是1.3畝,由於大家知道的原因,這個數字還在減少中。也就是說,我們家的後院空地大概是一個中國人的平均耕地。我的老家是七山二水一分地的地方,人均耕地好像比這個數字還要少不少。如果畝產1000斤的話,這塊空地差不多可以養活一個3~4口之家了。
多少年前,買到這個房子的時候,在電話里和在國內鄉下的老爸報告,他說,後院準備種什麼?是稻子還是蔬菜?兩畝地,可以種不少東西了。
後來和一位在日本的窗友打電話,他說,買幾根高爾夫球杆練練球吧。你知道在日本,尤其是東京地區,打高爾夫是一種很燒錢,也很燒時間的遊戲。
自然,後院不可能種稻子,也不太可能玩高爾夫。種一點未加工的私房小菜自然是可以的,偶爾在院子里踢踢球也未嘗不可。但是,對我來說,和後院打交道最多的是割草、收葉子。也就是說,享受的少,付出的多。一般只有周六才有時間,有時天氣一下雨,常常又要拖一個星期。好在附近的人都比較隨和,不像有的朋友家,稍微晚一點割草,就有警察來敲門,友情提醒你該割草了。
每每割草或是收葉子,總有一段時間會默默為美國這種浪費而覺得可惜,也為這種效益不是很好的勞動感到無奈。以前在網上看到過,說香港移民加拿大最熱的時候,很多人在草坪澆上水泥,不再需要出力或是僱人割草,乾淨利索。平坦的地上可以騎車、打球、休閑,真是一舉多得。不知此類傳言是真是假,至少我自己是沒有親眼見過。
每家都有這麼一塊院子,到底有什麼用?買房子以前,去過一家朋友的派對,家裡坐不下,就在院子裡邊吃邊聊。很好的天氣,也很享受。不過,我們家買了房子以後還沒有在園子里開過派對。種菜?不需要那麼大,留一個0.1英畝的空地都可以了。土地會漲值?以前是,以後就未必了。可以擴建房子?也許吧。可能性是有的,但必然性很小。綠草樹蔭產生很多氧氣,使人健康?但願...
一個很好的理由可能是隱私。後院不用擔心有人偷看,晚上睡覺也不用拉窗帘。附近一些新開發的住宅區,地皮比較緊,房子自然就離得比較近。有朋友在那種地方買房子,據說,可以聞到隔壁家的廚房排出的油煙,由此判斷是否值得去蹭飯。反過來,以前一位住在日本的朋友帶著孩子來我們家短住,孩子們很羨慕我們家,因為半夜玩樂器都沒有問題。在日本的公寓住房裡,這是不可想象的。
美國的人均耕地固然比中國多得多。據網上說,人均耕地時10.5畝,差不多是中國的8倍。美國是糧食輸出國,所以,也就不在乎再增加一點耕地了。但是,如果大家都把後院控制在一個合理、夠用而比較小的規模,把這部分耕地集中起來的話,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
由此想到,美國的社會,很多東西真的是建立在浪費的基礎上。如果你有一個中學生的孩子,大概都做過車夫,送小孩去學琴、練球。這裡的公交不發達,孩子不能開車以前,接送都是家長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很多美國人家長樂此不疲,不少家長是孩子的每次球賽一場不丟,在邊上做拉拉隊,送水送飯。在國內,大概都是小孩自己坐公交搞定的。
嘮叨很多了,總結起來就是覺得美國的這種享受建立在合理性不是很高的生活方式上。存在總是有其原因和意義的,只是不知道美國的這種浪費式的享受會不會逐漸改變?
附記:本文發表后,村友不系之州發表《等俺有2.5畝地的後花園時候》一文,有她連夜設計的後花園美景。請大家欣賞。有能力的,也請慷慨解囊,資助建造,以便夢想早日成現實。

影集」FALL IN MY BACKYARD---Pennsylvania」的封面。和本文無關...
http://www.blurb.com/books/47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