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戰爭,和平與發展

作者:sydney_2  於 2015-5-22 20: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和平, 戰爭

2015年3月29日


這是一篇連我自己都還遠沒有找到答案的文章。

 

201410月上映的美國二戰影片《FURY》中有句經典台詞:「Ideals are peaceful, History is violent」,理想是和平的,歷史是暴力的! 差不多在同一時候,紐約時報也有篇文章這樣寫道:戰爭一直伴隨著人類歷史,和平才是剛剛發明的。

 

近日發生的德國民航飛機空難中的副駕駛,不論他是否患有這症那病,從現已發現的資料可以看到,此人事前確有把飛機和乘客開入地獄的想法。前段時期震驚全球的伊斯蘭國ISIS,隨著各國不斷發現越來越多已經或者準備加入的本國公民,可以這樣說,ISIS並不是個簡單的伊斯蘭極端分子聯合體,而是一個借著伊斯蘭去凝聚全球「活得不耐煩者」的殘暴怪物,其成員或潛在成員並不僅僅是穆斯林,事實上也有不少原本對伊斯蘭興趣不大,家庭並非伊斯蘭或中東背景的各種膚色和文化背景的人等。

最近10年,美英法等國總結回顧一站二戰歷史的書籍或電影資料,不再像過去那樣把戰爭的責任集中推向德意日和納粹法西斯,而是更理智地考問自己的責任,人類存在的共同問題?100年前一戰爆發前,歐洲經歷了歷史上很少見已長達半個世紀的和平,法國人坐在街頭喝咖啡,女人東家長李家短地聊天,男人百無聊賴地在旁聽著。酒吧里,英國男人在數杯酒下肚后伸出拳頭向鄰人發泄剩餘能量。人們在缺少激動人心事件的Boring生活中日復一日地打發時光,突然,消息傳來,要打仗了,男人象打了雞血般地興奮,快步跑向徵兵處,穿上軍裝扛起槍,吹著風笛唱著歌,在女人孩子崇拜的目光下,滿懷英雄氣概地邁向戰場。幾周,幾個月,幾年後,當無數包裹著雨布的屍體,缺胳膊少腿臉部身體可怕變形的傷員回到祖國回到親人身邊,人們才發現,戰前的boring生活是多麼可愛和珍貴。

 

人類存在於地球已有大約20萬年,不論古代還是今天的人類,嫉富嫌貧乃是天性,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是天然產物,從起初個體間的爭鬥發展到以國家為單位的大規模競爭直至戰爭。戰爭是爭鬥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后的總爆發,猶如地震,海嘯,颶風,洪水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讓科技不斷翻新,財富不斷發達。就如前面紐約時報文章所言,戰爭伴隨著人類一路走來。和平成了下一次戰爭前的休養期,無所畏懼的新一代代替經歷慘痛戰爭的老一代的新陳代謝期。

 

一戰二戰殺人武器的大幅進步讓人員傷亡更慘烈,二戰後期還發明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核武器,人類終於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意識到了永久和平的重要,美蘇英法中牽頭成立聯合國,希望用協商方式解決國家間,尤其是對世界和平影響更大的大國間的矛盾。美國作為二戰的最大勝利國,從戰後馬歇爾計劃,開放國內市場和後來的全球化來鼓勵美國版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成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半福利機構來援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美國版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然後共同富裕」,希望物質文明能夠消除人類發動戰爭的動因。現實中,美國某種程度上是把自己當成世界的李光耀,而把世界當成了新加坡,試圖用比較文明的威權統治方式來維持世界的和平進步和繁榮,如有國家違反,美國輕則制裁重則出兵。中國有人形容美國是國內民主國際獨裁?問題是,世界上200多個國家的人口,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經濟發展和社會制度差別極大,如果一國一票解決世界爭端,這可不是民主而是國主,且公平性在哪裡?

 

今天的問題是,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和平,用人為的手段去結束伴隨人類走過幾千年乃至幾萬年,象定期發作的自然災害般的人類間的戰爭,是否違背大自然之舉?既然人類從未戰勝過那些自然災害,用經濟發展和物質富裕就能壓抑人性中災難部分的發作?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偉大的戰地記者」的美國隨軍記者Ernie Pyle 1944年來到義大利前線,美軍將領問他:你想看些什麼?他說:我想尋找人類自相殘殺的原因。戰役結束,美軍將領又遇到了他:你找到原因了嗎?Ernie回答:找到了,我發現人類喜歡自相殘殺。19454月,Ernie Pyle在琉球群島的伊江島採訪時,被日軍機槍擊中身亡。

 

 

 

今早看到朋友轉載的一篇一看就是國內人寫的「雄文」:《亞投行攪亂世界格局》,通篇文章的中心理念體停留在80年代「鄧垂簾」理論,當年多數國人深信不疑,今天卻有越來越多國人懷疑的「發展才是硬道理」「讓少數人先富,然後共同富裕」。這篇文章相信中國在解決全球貧窮問題經濟問題上比美國更高明,但忽視的事實是二戰後正是美國以經濟發展和共同富裕為誘餌引導了世界。

 

我和遇到過的歐洲同事往往會有這樣的話題,我說,當年你們歐洲人發展最快的時候也是互相打得最厲害的時候,現在你們不打了,所以你們的發展也停滯了。歐洲同事會這樣回答:再打一次人類就毀滅了。是的,發展與戰爭的因果關係不是什麼陌生事,當年德國義大利日本不就是因為妒嫉英法美經濟強盛,因此不惜一搏?戰後,歐洲人比世界那裡的人們都相信和熱愛和平,也因此,今天的歐洲大概是世界經濟中最缺少活力的地區,歐洲人對資本主義的敵視也遠在中美之上。但問題是,缺少了資本主義和競爭,社會財富不斷縮水,歐洲高額社會福利的未來何在?

 

至於「讓少人先富,然後共同富裕」? 人類歷史至今,只有共同貧窮而沒有共同富裕的先例,甚至多數富裕少數貧窮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違反經濟基本常識。如果某國某地區暫時做到了多數居民富裕,那一定是該國該地區以外的多數人在給這些富裕人廉價打工。美國曾經暫時做到了讓多數美國人相對他國人的富裕,結果是全世界至今仍存的對美國的妒嫉和莫名的討厭。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實現了多數國民相對周圍鄰國人民的富裕,但有誰不知道,新加坡的鄰國印尼馬來西亞一直虎視眈眈地在看著這塊肥肉,所以李光耀才會邀請美國海軍把服務維修中心開到了新加坡,打我等於打美國,沒有武力保護的富裕可以頃刻煙消雲散。

 

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貧窮國家多年來的投資猶如半福利,有西方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影子,但並沒有讓貧窮國家滿意。西方本國社會的福利更是猶如共產主義,但這並沒有阻止西方國家自身都出現越來越多支持並投身伊斯蘭國的人們,而且這些人多半也是社會福利的獲益者。顯然,社會福利制度也無法阻止人類中某些以殺害他人為榮。讀者會問:作者我本人對人性失望嗎?我並不失望,因為,與人類過去比,現代人的人性總體還是進步了,雖然進步的步伐也許不夠大。雖然我們這個世界仍然不時冒出一些讓人沮喪無奈的事情,但至少,二戰後維持至今的總體和平,已經使無辜死亡的人類比過去少了很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23: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