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寫過一個故事叫《老頭子總是不會錯》,講的是一個老太婆讓自己的老頭子去鎮上把她們家的馬賣了,或者是換點什麼好東西回家來用;老頭子先是用馬跟人換了一頭母牛,又用母牛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用鵝換來一隻母雞,最後用母雞跟別人換了一大袋爛蘋果;兩個英國人為此打賭,認為他回家后肯定會挨老婆一頓臭罵,沒想到老頭子每次的交易都得到了老太婆的讚許,最後的結論是「老頭子總是不會錯」 。
拋開老頭子贏那兩個英國人的一袋子金幣不提——英國人蠢,就算贏了好像也沒什麼好處,這個賭局純粹是虧本的買賣,這個老頭子是不是你見過世上最笨的男人?
我就覺得我比他聰明,比我還聰明的你當然更聰明。
不過,有一個我們大家都得承認的事實,這個老頭子比世界上絕大多數男人幸福,這個老太婆也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女人幸福——不信可以回家問問你老婆,打賭嘛就免了,我本人是個小氣鬼。
不知道弟兄們從這個故事裡看出了什麼,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回家去跟你老婆講什麼「老頭子總是不會錯」的話,你那樣做的話你就是自尋煩惱,挨了罵連哥都救不了你。
就像「HAPPILY EVER AFTER」一樣,童話是用來哄孩子的,「老頭子總是沒有錯」是一句善意的謊言,現實是恰恰相反。
男人們不可據此洋洋得意,美眉們也無需為此大動肝火。
聖經上說,妻子要順從自己的丈夫,尊自己的丈夫為頭;
中國古人也曾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不過這些話也就是說說而已,沒有多少美眉真的願意執行,就像是我,每天送兒子上學,每天不忘叮囑他「把飯盒裡的蔬菜吃掉」——事實是他總是把蔬菜剩在飯盒裡帶回家。
在姐妹們當家做主的今天,有一種與時俱進的處世哲學據有識之士說是,
第一, 老婆總是對的;
第二, 如果老婆錯了,請參照第一條。
說的儘管是事實,但還是有人羞於執行。
教會裡小組學習,討論女人可不可以不上班——當然了女主內嘛,男人該不該做家務,該做多少,比如洗碗掃地什麼的——老婆很累需要人疼。
承認在家裡洗碗后,旁邊的弟兄隨口嘟噥了一句「老婆好像並不是很感謝」。
討論的結果發現,男人大都洗碗,女人也大都不感謝——新常態,究其原因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 男人洗碗不幹凈,洗完了還得重新洗一遍;
第二, 洗了碗不擦乾;
第三, 洗了碗沒有擺放整齊;
第四, 男人洗碗用手,不用洗碗布;
第五, 男人洗碗用洗碗機。
還有一個大多數男人想不到的原因是,男人大都不體貼,不單是指出缺點不改, 看到老婆在廚房裡忙也不去說句讚美辛苦的話----老婆於是一生氣便想洗碗也不洗了。
結論是,男人一句讚美的話,女人就會心甘情願為你付出,很輕鬆——你不必像馬雲一樣有錢,不必像阿湯哥一樣帥氣,也不必像韓寒一樣有才,只要你有一個收入比較體面的工作,只要你能一邊做家務一邊讚美老婆就行了。
其實也不是很難, 貌似隔壁家的老王就能做得到。
甜言蜜語的男人不多見,自尊心很強的男人卻比比皆是——他們是家暴的始作俑者。
能講的通道理的女人不多見,認為自己從來不錯的女人卻大有人在——女人不但認為自己總是對的, 她們還認為男人總是錯的, 坐在副駕駛位子和開車的男人吵架甚至打架的我也是屢屢聽說,女人們常常很委屈,終日以淚洗面——你如果認為她們是無理取鬧那就大錯特錯了, 她們是真的很委屈。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為家務事斷案是街道大媽的拿手好戲,
「別死犟了,甭管你對錯,回去道個歉,給你老婆認個錯,哄哄她,聽見了嗎?」
中國的國情大都這樣,西洋人卻不信這個邪。
一個朋友,夫妻倆是國內大學的老師,男人教計算機,女人在中醫學院上班。
移民加拿大,女人在一家按摩院上班,收入頗豐,據她說客戶大都是本地洋人——他們信中醫,而且大都公費醫療,自己不花一分錢何樂而不為呢?
男人也上班——養不起一家三口的那種收入。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了矛盾,就吵架了,MAYBE還打架了——朋友也不得而知,總之是女人報案了,警察來了,男人被驅逐出公寓,不能接近女人500米以內。
開始還可以每周看孩子,後來女人帶著孩子搬家了,手機號碼換了——從此沒了音訊。
勸他不要傷心, 女人嘛可以再找, 朋友說讓他難過的是見不到5歲的女兒——世態炎涼,受傷的有時候竟然不只是女人。
聖經上說,上帝看到男人孤單,就造了女人做他的幫手。
女人受蛇的誘惑,違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又把果子給了男人,上帝於是震怒,懲罰了蛇,懲罰了女人,也懲罰了男人,把他們趕出伊甸園,終日勞苦遂成為人的命運——偷吃智慧樹上的果子顯然沒有讓男人女人變得有智慧,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則不然。
還在戀愛的少男,如果你的女朋友偶爾承認她有做錯事情的時候,聽哥的話,馬上把她領回家;
40歲有老婆的男人,不要和女人爭對錯,你可以不必像亞當一樣聽女人的話,但她們總是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