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閑說《唐頓莊園》(一)

作者:light12  於 2013-11-16 03: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0評論

 

時間: 15 11 2013 19:23  
作者:蘆笛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閑說《唐頓莊園》(一)

蘆笛


一、「貴族范兒」竟然風靡一個「共產國家」


《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乃是英國獨立電視台(ITV)推出的肥皂劇,在全球造成了轟動,不但獲得了多項大獎,而且據說是有史以來收看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尤可怪者,該劇顯示的過時的貴族生活方式,竟然風靡了一個據說是以實行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理想的共黨國家——中國。

英國《每日快報》在今年8月間載文說,在一個曾長期苦受毛澤東思想禁錮,全民著裝一色的「共產」中國,如今統治精英無限崇尚的卻是等級高下和身份貴賤觀念。《唐頓莊園》自從在中國電視上放映以來,立刻成為希望效仿英國上層社會生活方式、修習「貴族英語」中國新貴們的必看節目。在英國文化協會最近在上海舉辦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上,大批受過高等教育、溫文爾雅的中國年輕人在看到《唐頓莊園》劇照時登時變得「瘋狂」。該劇讓中國新富階層 「如醉如痴、欲罷不得」 ,顯示了他們對身份、等級的看重與迷戀。

除了《唐頓莊園》一類的電視劇外,英國貴族圈子內一些諸如狩獵、馬球、公學等等「生活方式」也成為中國新貴們紛紛熱衷效法的事物。一位英國商人對該報記者說,「英國文化如今在中國很吃香,因為它被認為是身份、地位、財富和成功的象徵。」 如今中國的新富階層人數可能高達四億,他們「往往喜好看英國古裝劇、加入威士忌俱樂部、關注英國王室,以顯示他們成功后的新身份。最近我接到過一百多個祝賀喬治王子出生的電話;他們簡直對英國貴族的事情都著迷了。 」

文章指出,中國人對英國古典文化的熱衷有些已經近乎荒唐可笑,比如上海松江區竟有「山寨版」的英國小鎮——泰晤士小鎮。小鎮上遍布仿都鐸王朝時代建築,仿哥特式教堂、紅色電話亭,甚至還有一尊丘吉爾首相的雕像。一家上海公司竟然還開設了伊頓公學暑期三周短期留學項目,每位學生收費高達7000英鎊(約7萬元人民幣)。

該文並非危言聳聽,國內網上對該劇最常見的評點,就是認為它的最大的看點在於「貴族范兒」,就連中新網也赫然推出文章《唐頓莊園第四季華麗襲來 大小姐歐美復古髮型點評》,聲稱「《唐頓莊園》的每一款復古髮型都值得我們好好推敲細品」!

這種社會精英無限欣羨、迷戀、效法在英國已成歷史的身份等級制度的國家,還好意思覥顏冒充共產國家,奢談什麼「無產階級專政」么?

最滑稽的還是,在我眼中,《唐頓莊園》顯示的是兩次世界大戰使得貴族生活方式難乎為繼,造成了英國社會不可逆轉的平民化。二小姐Sybil毅然突破身份制度藩籬,嫁給她家的司機Tom Branson就是最富戲劇性的一個情節。而中國觀眾卻如此痴迷於一種已經沒落的昨天的生活方式,這種奇特的欣賞品味,恐怕就連劇作者Julian Fellows都始料未及。不知道他得知這些反應后,心裡究竟是什麼感覺,是受寵若驚,還是哭笑不得?

那麼,《唐頓莊園》究竟演了些什麼?用不著去買DVD,這兒就是國內提供的免費視頻:

http://xiaoer.tv/teleplay/us/?Downton-Abbey,S1E1.html#pl

請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看吧。我只想說,第一,該劇幸虧不是配音版而是字幕版,保留了原汁原味。國內如今的廣播員或解說員,其拿腔捏調、矯揉造作已經到了令人作嘔的地步,尤以電視台在宣布某個欄目開始的伴音解說最為令人忍無可忍(不信請去聽「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第二,國內如今小青年們的英文水平令人肅然起敬,刮目相看。請注意,該劇劇中人引用的許多西洋典故我都從未聽說過,而字幕製作者都知道,並一一作了註釋,讓人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我去過的「唐頓莊園」


唐頓莊園的大部分外景是在真實的貴族莊園Highclere Castle里拍攝的,其實我已經在罈子里做過介紹,只是大家當時沒有注意而已。在我去過的貴族莊園里,它並不算最好,只能算比較好吧。

這裡再貼一下該莊園的照片。只有外景,沒有內景,因為不許在室內拍攝;




這是大門入口處







走近主樓,這個建築物就是多次在影片中出現的招牌建築。







從側面看主樓




主樓外有很大的parkland,佔地1000英畝(四百多萬平方米)。所謂parkland是西式花園的一種,沒有太多的人工修飾,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草地、樹林等等。這是parkland的一景。




莊園內還有個牆內花園,這是位於其中的溫室



牆內花園內被修剪得不堪入目的樹木。電視片上就有個鏡頭是客人們在其下穿行。

牆內花園(walled garden)常常是貴族莊園的花園的一部分,四面有高牆圍住,這不是為了安全而是出於園藝上的考慮。我對此類花園毫無興趣,但太太非常喜歡,蓋那裡面一般栽種了許多花卉。對花痴來說,夏天去參觀可能是一種賞心樂事,但我只覺得目之所及,儘是醜陋無比的磚牆,無一處可以入鏡。這種對花感受到不同的吸引力,或許就是雅人與俗人的區別吧。







與主樓遙遙相對的一個folly。所謂folly不是俗話里那個意思,而是西洋園林設計的一個術語,意為園林中的裝飾性建築。這個模仿古希臘神廟的建築是在1743年建起來的,在電視劇上多次作為遠景出現。

Highclere Castle位於倫敦西部的漢普郡(Hampshire),距倫敦約70英里。據英文維基百科介紹,該城堡在中世紀為溫徹斯特主教府邸,於1679年歸卡納文爵爺家所有。卡納文(Carnarvon)是威爾士的一個古地名,如今已不使用,卻是該爵爺府的名義上的封郡。現在的莊園主樓是1839-42年在原建築的基礎上重建的。它的設計者也就是倫敦議會大廈的設計者Sir Charles Barry(據BBC專題文獻片介紹,其實議會大廈主要是Augustus Pugin設計的,Barry不過是掠人之美,但此話離題太遠,不說也罷),為所謂的「詹姆士一世風格」 (Jacobethan Style)。老蘆不懂建築學,只覺得它與議會大廈的風格頗相似,有很濃重的哥特式風味,而我並不喜歡哥特式。當然,這是外行話,當不得真。

該莊園現在仍是第八代卡納文伯爵羅伯特•赫伯特(Herbert才是這家人的姓,卡納文是封號)的財產。該爵爺照例是伊頓公學與牛津大學的畢業生,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教子。他以何為生則不得而知,似乎既非政客,也不是王室高官,大概只繼承了祖業,經營賽馬吧。爵爺接管Highclere Castle時,該莊園已經非常破敗,所有的水管都漏水,實際上是無法住人了。光是修繕主樓,據說就需要花1.8百萬英鎊,而全部修復則需1千2百萬。幸虧Downton Abbey的推出使得該莊園成了旅遊勝地,遊客如織,爭相購買高達20英鎊(約合人民幣200元)的門票,爵爺因而有錢修復了主樓。現在他家夏天住在一個比較樸素的居所中,好讓莊園得以開放創收,只在冬天才回到那兒去。

該莊園最有名的主人是第五世卡納文伯爵(5th Earl of Carnarvon)喬治•赫伯特。喬治年輕時是個playboy,非常喜歡賽馬並致力於研究培養純種賽馬,賽馬從此成了他家世代相傳的事業。他的孫子第七世伯爵是女王賽馬經理,也是女王的好友。這一點都不奇怪,女王本人也是個賽馬迷,同樣非常精通如何培養賽馬。

和電影上的格蘭山姆伯爵一樣,第五世卡納文伯爵也娶了個富婆。他太太是英國一位大銀行家的私生女,也是其唯一的孩子,因而繼承了她爹的萬貫家財。這是當年英國貴族維持身家不敗的一種普遍作法。我在《大英榮國府》中介紹的卡文迪許家的祖婆貝絲就是借婚姻改善地位與財富的高手。所以,我輩似乎今日也不宜以嫁了默多克的鄧文迪為怪。

變成非常有錢的卡納文五世不久就樂極生悲。他迷上了剛剛出現不久的汽車,變成了個飆車迷。不幸一次出了車禍,幾乎癱瘓,雖然治癒,身體健康卻極度惡化了。他的醫生認為,英國的氣候太糟,一年四季見不到一星半點陽光,不利於他恢復,建議他換個溫暖的地方居住,於是他就去了埃及,在那兒認識了霍華德•卡特。卡特沒什麼學歷,但伯爵慧眼識珠,相信他確有大能耐,於是傾囊相助,兩人共同在「帝王谷」發掘,尋找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陵墓終於被打開了。這一掘人祖墳的行為,至今被稱為人類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在這過程中,爵爺本人也成了個古埃及學家與考古學家。現在那莊園里還有個埃及文物展覽,放了若干當年爵爺挖出來的玩意,但多數是複製品,包括圖坦卡蒙的墓室。

因為掘人祖墳這種事太傷陰德,喬治成了有名的「法老的詛咒」的受害人。據參與考察的著名埃及學家James Henry Breasted說,在陵墓打開后不久,一天他到卡特家去,快到他家時,他聽到了「一聲微弱的、幾乎是人類的哭叫」,進門后,他發現卡特的鳥籠里盤踞著一條眼鏡蛇,籠里的金絲雀葬身蛇吻。而響尾蛇恰是古埃及法老的皇室徽號。幾周后,卡納文爵爺被蚊子叮了一口,在刮臉時不慎割破了面頰,恰在蚊子叮過的那個部位,引起了敗血症,10天後在埃及的醫院不治身亡。去世那晚,開羅全城的電燈突然熄滅了五分鐘。他死後半年,解剖圖坦卡蒙的科學家發現,圖坦卡蒙的左頰上也有個癒合了的創痕。但其時卡納文伯爵業已下葬,再無可能核對兩人的傷痕是否在同一部位了。

不僅如此,在圖坦卡蒙陵墓被打開后一年內,先後共有7人暴卒,其中最蹊蹺的是George Jay Gould I, 他在圖騰卡蒙陵墓被打開半年後去參觀了一次,過後就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死翹翹了。Arthur Cruttenden Mace的死亡也很特別,儘管他是陵墓打開五年後才死的,卻死於砒霜中毒,而他原是卡特工作隊的一個成員。

這就是有名的「法老的詛咒」。對此輿論界曾加以爆炒,但學界多不以為然,因為出力最大的霍華德•卡特是壽終正寢的。也有人提出科學假說解釋「法老的詛咒」,認為處於長期封閉狀態陵墓內中滋生了一種致死真菌,當墳墓被打開后便被釋放出來。這或許可以解釋那位倒霉的害上了莫名熱病的訪客,但不能解釋那些在一年內遭到暗殺或謀殺(其中有一位是被他老婆開槍打死的,一位被勒索者開槍打死,而另一位則是在開羅被暗殺)的倒霉鬼。

關於「真實的」唐頓莊園,可以說的也就是這麼多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豬扒戒 2013-11-16 04:49
回復 小皮狗 2013-11-16 08:33
就將中國和英國對身份象徵的追求,也看作都是一種過程吧~~~
回復 light12 2013-11-16 08:45
豬扒戒: 好
  
回復 light12 2013-11-16 08:45
小皮狗: 就將中國和英國對身份象徵的追求,也看作都是一種過程吧~~~
好事
回復 小皮狗 2013-11-16 08:53
light12: 好事
好事與否,還真的難以評論。
回復 light12 2013-11-16 09:10
小皮狗: 好事與否,還真的難以評論。
革命痞子變成貴族好,革命不好
回復 小皮狗 2013-11-16 09:29
light12: 革命痞子變成貴族好,革命不好
    
回復 light12 2013-11-16 13:56
小皮狗:      
  
回復 心如水 2013-11-16 16:01
light12: 革命痞子變成貴族好,革命不好
奢侈與虛偽都不好。中國的貪官污吏怎麼粉飾都是貪官,成不了貴族,東施效顰。靠自己奮鬥起家的,根本不屑於裝貴族,內心強大者只願意做自己。
回復 light12 2013-11-16 17:03
心如水: 奢侈與虛偽都不好。中國的貪官污吏怎麼粉飾都是貪官,成不了貴族,東施效顰。靠自己奮鬥起家的,根本不屑於裝貴族,內心強大者只願意做自己。 ...
哈哈貪官污吏,這些人都是從革命時的殺人犯過度過來的,不要要求太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9 2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