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我們每個家庭都有老人,我說的是真正的老人——那種無法自己做飯,無法自己出門上車,很多日常生活事項已無法自理的老人。 我媽現在就是這樣一個老人。她已經過了91周歲的生日。 媽媽選擇老年在美國生活,從國人的眼光來看那是很自然的事。因為她的兩個兒子——我和弟弟都早已定居在美國,「養兒不就是為了防老」? 這麼想不錯。有兩個兒子在身邊,平日里她老人家也確實能得到不少呵護。但真相卻完全不是這樣。因為倆兒子給予她的照顧大多隻停留在精神層面而已。 但在老媽這個年紀,僅僅靠精神上的呵護已經遠遠不夠了。生活起居,不要說做飯、打掃衛生這些家裡的大事,就連洗澡,洗衣這些小事她也已難以自理。 這些事無巨細又每天每夜都在發生的事項如不幫她處理好,那她的生活就會一塌糊塗,不可想象。 可是我和弟弟都不是上班族。我們各自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到現在還都是公司一線運營的領頭人。所以時至今日我們還在不分晝夜地打拚,哪裡可能照顧得過來老媽這些隨時隨刻都會發生的日常瑣事? 然而隨著我媽老年生活的不斷展開,我才發現這些事在美國實際上根本輪不到我們當兒子的做,它全都被政府「承包」了。而且它承包得那麼合情合理,還又無微不至。正是由於政府的這種承包,老媽在她難以自理的生活中活出了尊嚴。 這些年我就是一路驚訝地看著老媽怎樣被照顧著走過一年年的春夏秋冬。所以我願記錄下這真實的點點滴滴,分享給有老人的家庭,也分享給其他國家養老政策的制定者,供他們去學習和改善自己的社會保障體系。 期待著有那麼一天,全天下每一個老人,特別是那些生活難以自理的老人都能夠有尊嚴地活著。一、居家養老——不隔斷親情的獨立生活
我們都知道養老院,美國有,中國也有。我們也都知道養老院的弊端,中國有,美國也有。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因為在那裡他們與親情隔絕,也因為在那裡他們很難活出尊嚴。更因為那裡有一種悲涼的心理暗示——一旦走進去今生就難再出來。生命進入倒計時,養老院被公認為是一個人在走進墓地前不可逆轉的最後一站。
還是從老媽移居到美國后我才了解到除了養老院,老人還有「居家養老」這個方式。這個「居家養老」可絕不是僅從這字面上理解的意義——普通的老人在家生活。日復一日,隨著美國這套體制對老媽居家服務的展開,我才真正了解到這「居家養老」的內涵。 起初是在十多年前,當時老爸還健在,爸媽一起和我同住。周一至周五時,美國有一個叫老年中心的機構會派車來一早把爸媽從我家接走,下午再給送回家來。老年中心提供健身、理療、康復、學習、娛樂等活動,同時還一日供應早午兩餐。他們回家時還可以把自己在老年中心沒吃完的食物打包帶回在晚餐時享用。 這使得我父母每天都還和兒子一起住。所以不管我一天到晚怎樣忙,畢竟還是在父母身邊,隨時有個照應,也能抽空聊上會兒天。即便是彼此之間深度交流不多,但看著兒子在眼前忙來忙去,老兩口除了增加了對兒子生活不易的理解,他們心裡也還是有一份滿足。而這些就是住在養老院里不可能有的感受。 簡單地說,「居家」就是他們還和我在一起,而「養老」卻交給了社會。這種親情隨時都在,生活又獨立分開的方式讓我老爸老媽在那段時間很是滿足。 直到老爸先一步走了,老媽變成很多事要一個人面對。加上老媽日漸衰老,她的居家養老就進入到另一階段,雖然老年中心的活動依舊。 她還是有些時候要起火做飯,一是老年中心並不能周一至周五每天都去,二是不管怎樣周末兩天她也都會在家生活。因為她的飲食要少鹽少油,加之有些個人口味上的偏好,所以她和我有些吃不到一起去。 人體變老不可抗拒。幾年前一次用力過猛的捆綁紙箱終於使老媽積勞成疾,她的右手越來越不能吃力了。老年中心的人得知這種情況后就告訴她——當你單手拿不動炒鍋時,你可以向政府申請一個僱工來給你做飯。 ——什麼?政府出錢僱人來家裡給老媽做飯?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美國人工如此之貴,專人來家裡做頓飯得多少支出?作為一個做生意天天要算賬的人,我真是算不過來政府這筆賬了。因為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社會上有多少像我媽這樣的人需要這種服務!這政府每天要聘多少個僱工跑到不同的人家裡去給做飯? 更何況老媽並不是一人獨居(這一點政府清清楚楚,因為每年填一次的表格都明白地寫著),她和兒子兒媳都住在一起。政府就不會想到你們年輕人捎帶手給老人做口吃的不就完了?不會。因為美國的機制是把她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特定的喜好需求,她不應把自己的生活依附於任何其他人身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因為那種依附一定會構成對另外一個個體的負擔,也因為那種依附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尊嚴。 後來我又了解到,不僅像我媽這樣單手拿不動鍋的人可以讓政府僱工來家裡做飯,生病的人,有疾的人,簡單地說就是一切因自己身體問題而不能自己做飯的人都有權利向政府申請這種僱工!甚至你都不必曾經是美國的納稅人(用國內的概念說就是交夠了五險一金享受社保的人)。只要你的收入達不到美國的標準,政府就給承包了。 當然如你有足夠的錢政府就不再管了,(這套機制還在,富裕的老人可以自己花錢聘人)。但假如你一個人全年收入低於$17609美元——也就是不超出美國貧困線以上38%的數額(以我和老媽住的加州為例)時,且老人只有一個自住房一輛自用車,又沒多少存款時,政府就把這活給你接管了。你想想社會上符合這標準的得有多少人! 還沒等我這份驚訝和疑惑解除,又發生了一事——老年中心告訴我媽如果她的手臂伸到自己的後背吃力,也可以向政府申請僱工來家裡給她洗澡。 ——我又懵了!真不敢想象這種事也能服務到家!而且還是提供給那些和自己孩子一起居住的老人的家!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越來越離譜,可以說顛覆了我對「居家養老」的全部想象!篇幅有限,我這裡只能掛一漏萬地記錄—— 二、家庭護理中心,讓人難以想象的服務到家
隨著老媽不能自理的生活事項越來越多,在她家庭醫生的指導下,我們聯繫了家庭護理中心(In-Home Supportive Services),這是美國社會一個專門向家庭派送服務的機構。它假日無休,每天開門24小時,可以隨時向有需要的老人病人家庭派送服務。 這一天在老媽提出申請,及她的家庭醫生簽字批准下,家庭護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了家中。她給老媽來了一次問卷調查,看到那張中文的表格(加州的社會服務部門都有中文版的文件)我傻了——他們竟然提供四大類24項服務!服務清單我說「傻了」不僅因為中心的服務項目多,服務項目細,還因為粗粗一看我老媽竟符合那麼多條!而且當一個人的月收入低於1482美元時,這些服務政府就都免費提供了。(老媽把退休金如實報上就自動合格了)。 特別要說明的是老人符合這種低收入標準就能享受的老年中心的活動也好,家庭護理中心的服務也好,和老人的孩子有多少錢沒有任何關係。換句話說,你孩子就是個億萬富翁,你還是可以享受政府的這些福利。因為美國政府認為你就是你,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孩子是你孩子,他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你們都住在一起。而且政府也不用法規限定有錢的孩子必須贍養父母。除了前面說過的給做飯、給洗澡和打掃衛生這樣的生活大事外,家庭護理中心和政府聘用的僱工居然還提供喂飯、整潔儀容,甚至剪趾甲和擰毛巾的服務! 看到這個家訪問卷的內容我禁不住問老媽:「媽,您現在自己擰不動毛巾了嗎?」老媽說:「手指骨節變形,用不上力,只能擰巴掌大洗臉用的小毛巾,大毛巾是擰不動了。」 我心裡止不住一陣難受。曾經一生都精力旺盛的媽媽,在過了91歲這個坎后終於衰老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此簡單的事她已不能做了! 但我同時又有一陣感動——連老人擰毛巾這種事政府也會派人到家裡來做! 這不禁讓我又想到了老爸第一次來美國居住了一段時間后給這個社會得出的結論——把事當事,把人當人。 政府的僱工還做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包括口腔衛生、按摩皮膚和準備藥物等等。其中更有一項服務讓我感觸至深——來家裡給剪指甲。現在定期來家給我媽服務的僱工其中一項規定內容就是這個。 得知此事我又很驚訝地問老媽:「媽,您現在不能給自己剪指甲了嗎?」 老媽說:「手指甲還行。是腳趾甲難了。不是不能剪,是剪不好了!」 聽到老媽這話我已忍不住自己的眼淚——老媽不知曾給我剪了多少年的指甲,那種感覺仍然記憶猶新。(因為我小時候爸爸媽媽都給我剪指甲,但每次我都希望是媽媽來剪,因為她剪的比爸爸剪的要舒服得多。)而今她已經不能給自己剪趾甲了,我卻沒有幫她去剪!更不應該的是——我對此根本就沒有察覺! 年輕時的父母和年幼的我
老媽一直是個要強的人,老爸走了十二年了,生活中有多少難事她都情願咬著牙孤獨地面對。就說剪趾甲這事,我是這次才知道她自己現在做起來很吃力也剪不好,但她卻從來沒跟我說過。這次的經歷讓我止不住地想——到底還有多少事,雖然我就在她身邊,但老媽卻寧願自己犯難也不讓我知道? ——現在可好了,政府派人來幫我發現!而且還派人來幫我解決! 家庭護理中心的足醫第一次給我媽剪趾甲也真讓人開眼——老媽被放在一個特製的專門剪趾甲的座椅上(首次剪趾甲的老人要到中心去做,大概是要用到這種專業設備吧,之後中心就都可以上門服務了),她雙腿平放且高低可以調節,這樣便於足醫操作。剪下來的趾甲都被放進一個小碗,足醫告訴她這些剪下來的趾甲碎片是要拿去化驗的,看看有沒有什麼疾病的癥狀。這也真讓我意想不到! 現在護理中心每周都派人來做一次家訪,以便及時發現老媽的身體有沒有新的問題發生。看來政府比老媽還懂這個道理——人過七十就一年不如一年,一過八十就一個月不如一個月,一過九十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除了每周來家訪的護士外,每周還有一個康復醫師到家裡來,發現老媽身體機能的問題,然後指導她做一些簡單的鍛煉。以延緩她肌肉的萎縮。 老年中心是周一至周五把老人接到一個集中活動的場所,家庭服務中心是向有需要的老人家庭派送專項服務的機構,僱工是政府花錢聘用的一對一為老人幹活的人員。就是這樣三位一體形成了我老媽正在經歷的美國式「居家養老」! 所有這些服務,使得生活難以自理的老媽不用再求人,包括不用再求自己的兒女。而正是這些政府承包的服務從根本上確立了一個耄耋之年的人的生活尊嚴!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聽到這樣的話——美國是兒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地獄,這都是什麼人編出來的?朝鮮人嗎?結 語
就在本文寫作的過程中,我讀到了一篇文章——《正在瀰漫的巨大問題:大批無人照顧的空巢老人生活艱難》,它講的是國內養老所面臨的嚴峻現實。 文中寫道——有官方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8億,約佔人口總數的13%,預計到2022年左右,我國將從老齡化社會正式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贍養壓力也越來越大,更不要說還有一代獨生子女一個年輕的家庭要贍養兩家老人的情況。加之當今時代的大趨勢——年輕人都傾向於去更發達的城市謀求發展,於是「空巢老人」成為了普遍現象。 不幸的是,衰老正成為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當一個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得不到他人的協助時,他往往也就失去了為人的尊嚴。 正如《最好的告別》一書中所說:「老年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屠殺」。 面對這場屠殺,我們的年輕一代該怎樣奮起,整個社會又該怎樣擔當?老有所養,到底應該由誰來養?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漸漸變老的我常常能想起王朔那句回恏年輕人的名言——「年輕有什麼了不起呀?誰還沒年輕過?你老過嗎?」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終將變老,我們都終將有拿不動鍋,剪不了自己趾甲,甚至擰不動毛巾的時刻。當那一時刻來臨,我們還能不能不失去一個人應有的尊嚴?
作者: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