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感悟第十一

作者:苏小白  于 2016-12-17 03:4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感悟&lt;黄帝内经&gt;》|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3评论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  感悟第十一

 

 

经曰: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这一节,是黄帝谈四种人,真人、至人、圣人与贤人之不同的道行层次。其排列顺序是按修道高深不同的层次来的。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真人有什么修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黄帝在下边有描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提”是提着,拎着;“挈”是携带,带领。提挈天地,是创造天地。“把”,把持也;“握”,抓住也。把握阴阳,是掌控阴阳。既能创造天地,又能掌控阴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道为道生,在《内经》真人也!“道生一,一生二”,这样的人,在中国传统道家是“道生一”之“一”。在《内经》里,是上古的真人,《内经》是世俗的学科,其言真人者,在修道层面上来讲,是得道之高人。料是实有其人的。这样的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肌肉如冰雪,绰约如处子,呼吸天地日月之精气,超然世外而形神合一,体同于道,与道行和谐一致。明顾从德刻《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夫真人之身,隐见莫测,其为小也,入于无间,其为大也,遍于空境,其变化也,出入天地,内外莫见,迹顺至真”。这样的人,“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所以能长寿超越天地,没有终时。这样的人,是谁?“此其道生”。道生,即为为道生之“一”。“一”的概念,其层次要高于太极图、阴阳鱼。“一生二”,决不等同于“二合一”。“二合一”是阴阳自合,相安无事,是太极图所示:阴阳合抱。“一”,则是至真至纯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中古时代,世上还有至人,这些人“淳德全道”,即“以淳朴之德,全彼妙用之道”也。“德”,得也,心得,意志。“道”,世间大道也。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思想意志,行为方式,完全合乎世间大道流变。具体表现,即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阴阳者,天地,空间也;四时者,春夏秋冬,时间也,也就是与所处空间十分契合,也顺应四季变化,不受世俗沾染,精神持盈,这样就能“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八达”,八方。《庚桑楚》曰:“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若天地然。又曰: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之。”与上古真人相较,至人不是“一”,而是“二合一”,即阴阳自和,和于阴阳之人。这样的人,其性若太极之图,阴阳相抱,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一段,是说圣人。圣人与至人相较,就是多了一份人间世里的“烦恼”,前二类人皆是远离尘间的“神仙”,圣人是人间的高人。为什么?因为这类人已有了“感情”。有“恚嗔之心”,即为世人;无有这心,便是世间圣人。下边连续几句,是无恚嗔之心的具体表现。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世人诸病皆源于情志而生。人,没有情志是何其难也!这是人的组织结构所导致的。人有五脏,五脏应五行;人有六腑,天地有六合,六腑应六合。其间运行完全合辙,何其难也!稍一不和,情志不爽,违和则疾。怎么才能不违和呢?黄帝告诉我们,要“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说白了,还是要教人不要有那么多争胜心,要知足常乐,不胡思乱想,安于天命,不操劳过度。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比起圣人来讲,更多了一层烦恼。圣人体从阳阴,心和人事;贤人呢不但有那些——“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而且还是“辨列星辰”!什么叫“辨列星辰”?天上的星星地上的人,“星”者,众星也;“辰”者,北辰也。说明“贤人”已深陷世间人情事故、权利争斗之中了。因为他要“辨识星辰”!合乎世间礼法、讲究人间人伦,要处理好人间复杂棘手的矛盾。贤人是名利场中的人,但贤人之所以贤,在于他能明白位置(辨识星辰,知道谁是君,哪个是民),摆正心态(逆从阴阳),不能适应潮流(分别四时),这样的人,虽然身陷复杂多变的矛盾纠缠之中,其心态做法也颇合乎于上古得道之人,那么他的寿命也会很长的。

 

总之,上古天真论这一篇论文,讲了道儒思想,重点言道,教人养生,人有“七七八八”之生命节律,这是一个人的局限,人要遵循之,此为“内方”;但同时也说若修道练心,人的寿命也可以很长,并以“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人来给我们树立榜样,其命数可长达无终时,此为“外圆”。起篇以黄帝事起,结篇以贤人事结,黄帝与贤人皆是世俗间人,是世间大贤者,这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儒上,在入世方面,在仕途作为上,黄帝之成长经历是个“范围”,是个“局限”,我们世人不可能有黄帝“生而神灵”那般的天资,这是一个框架,一个“方”,然而文尾之贤人修为则是“圆”,我们世人可以在修心上无限去接近之。这一写作方法,也是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妙。再者,起笔言儒,中间言道,后又结儒。自觉不自觉地也是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在世尊儒,养生重道。道炼人身,儒治人病。人一出生,既有妈妈之精,也有爸爸之精,男左女右,女孩像爸,男子像妈,此皆为阴阳合和者也。阴阳相抱,即为道,也为人之肉身。人活世间,“食色性也”,要吃饭,要结婚,就要创造财富,要有所感情,人的生命活动若尊儒,就不会太苦痛,若苦痛就得病。世间之病,皆源于情志所生,哪怕一切外感、瘟疫,若正气不虚,外邪也难侵扰,故情志病是一 切病之源头也。儒治人病,头脑产生苦痛,创造物质文明;道养人命,生殖制造快乐,延续生命。故,儒重君臣秩序,道重养正气护肝肾。祖国医学,以道儒为基础,始信也!

 

 

2016/12/16,磨砚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2 回复 枫树下 2016-12-17 04:26
特喜欢这一段。
1 回复 苏小白 2016-12-17 05:13
枫树下: 特喜欢这一段。
谢枫兄雅赏、支持!
2 回复 胡子太长了 2016-12-21 13:12
深刻见义。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18: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