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美國大學招生的道德困境(ZT)

[複製鏈接]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泥馬 發表於 2013-9-12 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NYTimes:

美國大學招生的道德困境

RUTH STARKMAN 2013年09月12日


有這樣一位非常優秀的學生,擁有高達3.95的未加權平均績點與2300的SAT分數,但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工程學專業的申請中,他卻不在最高得分者之列。他在數學與化學的科目測試中得到了完美的800分,在5項大學預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測試中得到了5分的總分,還擁有音樂天賦,而在他的兩份個人陳述中的其中一份里,他還表達了對從印度移民至美國的父母的愛。

為什麼在伯克利這所自認為是「世界第一公立大學」的學府看來,他無法名列前茅?可能其他人也擁有完美的成績與分數?的確如此。那他們會比他排名更高嗎?並不見得。什麼樣的學生排名更高?每一個個案都是不同的。

我們這位初露頭角的工程師在1-5的評分系統里得到了2分(1分是最高分),原因與伯克利整體性或曰綜合性的視角有關,這樣的招生政策被絕大多數精挑細選的學院與大學所採用。在整體評估錄取中,學校在發掘學生的學術潛力、動機以及領導能力時,所看的要遠不止績點與分數。很明顯,我們的這位印裔美籍學生需要更多課外活動以及工程學相關的獎項才能進入1分的行列。

現在再來看第二位工程專業的申請者,他是一位墨西哥裔的美籍學生,論文寫得很不錯很感人,但績點分只有3.4,SAT不到1800分。他的學校並不提供大學預修課程。在放學后,他要麼下地幫父母幹活,要麼參加田徑隊的比賽。他得到的評分?2.5。

這兩個學生都是被拿來當作標準的「典型」申請者,用以培訓像我這樣的申請材料審閱人員。他們完全不同的材料、背景與極其接近的排名展現了這項工作的挑戰與微妙之處,以及在後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時代一個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的招生議程。

我平時在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教授倫理學,在2011年秋季招生中成為伯克利的「外部申閱人」。外部審閱人一共有70位左右——其中有幾位高中顧問與幾位私人招生顧問——一起幫忙為那一年近5.3萬名申請者進行排名,在每一份申請上花大概8分鐘的時間。得到4分或者5分的申請者很可能會失望而歸;3分申請者也許會被推遲到1月時再作考慮;1分、2分或2.5分的學生屬於頂尖行列,但這也並不代表他們已經得到了名額。伯克利在所有新生申請者之中也許會接受其中的21%,但在工程學專業,只有12%的學生能得到機會。

我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進行篩選。

我們評估每一條信息——成績、課程、標準化考試得分、課外活動、領導潛力以及性格——整體方向是積極的,尋找各種可以讓學生們進階到更高級別的方法,反對將任何因素都往負面方向考慮。

外部審閱人只是第一道關。在被遞交到招生官員的一個內部委員會進行篩選之前,我們的每一位申請者都會被一位富有經驗的主要審閱人打分。我的這個新職位需要我在伯克利校友會接受2天的密集培訓,還有8次長達3小時的規範化課程。在那裡,我們在主要審閱人與招生官員的監督之下練習給出排名,以確保我們的決定與招生辦公室定下的規則相符,旨在儘可能地給予申請者最公平的對待。

但是,這個過程最後所呈現的樣子,卻變得非常不一樣。

在原則上,對參與申請者進行一次更廣泛的檢視是一個很棒的主意;有些人可能會說,在道德上,我們很有必要看看申請者生活的「大背景」,就像我們的職能中所描述的。於1996年頒布的209提案(Proposition 209,全稱《加利福尼亞民權動議》)禁止加州的公立學校在招生時將人種、種族或性別列入考慮範圍。在費舍訴德州大學案(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中,最高法院也支持旨在推廣教育多樣性的種族中立化過程,把這件案子交回給低級別法院,質疑了公立學校在招生的整體過程中將種族當作篩選因素的做法。

在實際操作中,整體評估錄取在挑選誰、如何挑選以及為什麼這些方面上引發了許多問題。

不管是在規範化視頻會議中,還是避開極度好奇的家人,獨自待在一個昏暗的房間里,手邊放著伯克利配發的上網本,閱讀那些被分派給我的申請資料的時候,我都能看到非常重大的不平衡存在。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這個過程主觀得令人疑惑,儘管我受到的培訓要求我檢查所有客觀的評判標準。

在規範化課程上,我記得主審人將一位申請者的分數提高,因為他或她「幫助建立班集體」。我一直不是很能理解,要怎麼建立一個全部由來自加州的新生組成的班集體——在第一天培訓的激勵談話中,他們解釋了類似這樣的優先加分——而與此同時,他們貌似又要給交付更多學費的外州學生以優待,因為在這個預算差額不斷增長的時間點,他們非常有吸引力。(有一個特別團隊專門處理國際學生的申請。)

在一次規範化課程上,一頭霧水的審閱人們提問,為什麼一個與其他許多申請者並沒有什麼區別的、績點僅為3.5的學生得到的排名會如此之高。是不是因為他並不是本州居民,而且他的父母非常富有?(他參加了一個昂貴的志願者性質的非洲旅行,我們曾被告知這件事並不屬於考慮範圍。)

收入在申請書中是一個可選選項,而在我們審閱時看到的第一幕中它就出現了,和申請者的名字、地址以及家庭信息放在一起。我們還能看到高中所在州的表現排名。這些很能說明問題。

在我們的培訓課程上,招生官員們很小心地沒有提及性別、種族以及人種。規範化範例是給我們的指導說明。

私底下,我直接問一位官員:「我們對於種族方面的問題應該怎麼做?」

她對我的疑惑同情地點頭,但還是警告我,如果考慮種族的話會造成違法:我們正在審視的——又是那句話——是申請者生活的「大背景」。

下一次培訓課程上,當我問起一個被我評為2分最終卻只獲得3分的亞裔學生時,那位官員回答:「哦,因為你會看到很多這樣的人。」當我疑惑一位曾在以色列軍隊服役、擁有最優異績點與分數的貧困學生為什麼只能得到3分時,她給予了同樣的回答。

哪些人?我很想知道。她的意思是,我將會看到很多績點分達到4.0的人,或者很多大背景不能助其更進一步的申請者,還是很多猶太裔與亞裔申請者(伯克利的學生有43%是亞裔,11%為拉丁裔,3%是黑人)?

讓多重審閱人參與這個過程,是為了防止單一的審閱人做出不合理的決定。我所給出的有些排名被更高級別的審閱人改正了。我收到一封來自助理主管的郵件,提醒我給出的評分與系統要求不符:「你有15個異常給分,這個數量很可觀。大部分你給出4分的申請者最終得分是2分與2.5分。」在我繼續審閱的過程中,我必須時刻關注「網路審閱百分比報告」,來據此調整我的給分。

在第二封郵件中,我被告知我需要給出更多的1分以及參照。參照是一個標記,當某位學生的績點與分數並沒有達到標準,但是申請材料得益於「閃光點」 ——擁有社會經濟方面的不利因素而有其特殊之處時,招生官員就可以使用它來增加生源中的多樣性。

正式層面上,像其他審閱人一樣,我在考量中排除了少數族群背景的影響。我只是單純地注意到,這個學生是否來自非英語家庭。沒有人告訴我這個信息有什麼用——除非當個人陳述顯示這個學生曾在學習英文課程中遇到困難,這可能會成為一個閃光點。在這樣的案例中,我可以將其做上特殊標記。

為什麼我收到了那麼多次助理主管的郵件?我覺得我在這些不成文的指導之中迷失了。有些事情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但我們必須心領神會。申請審閱者必須在潛移默化中熟悉它們,所以在尋找學生在客觀方面所遇障礙的過程顯得有些微妙。

這是在美國與種族相關的潛規則的一個極端表現。

我努力找尋申請材料中的閃光點。

為了更好地理解閃光點的含義,在培訓中他們讓我找出可以提升申請者排名的「有幫助的」個人陳述。在這裡我像是進入了「愛麗絲奇遇記」:一系列非常優秀的成就,可能還不如一個描述有各種困難使得該學生沒有能得到更好的績點、分數與榮譽的報告更加「有幫助」。

持續的卓越表現,以及與困難鬥爭后的相對較好表現,我應該更推崇哪個?在種族的基礎上,這二者我都進行了考量。我決定,一個被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數種群應該得到優待。

我們並不會把沒有讀過大學預修課程作為申請者的不足之處。最大的關注點在於未加權績點,因為有些低收入社區的學校並不提供大學預修課程,而在加權績點中它會被計算在內。但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系統要求下,審閱者仍然希望知道學生們有沒有參加挑戰課程(challenging courses),也會將大學預修課程與被稱為a-g課程的關鍵預科科目考慮在內。

甚至連這些客觀的信息都可以有各種不同理解方式。在培訓視頻會議上,我們為成績單進行了辯論。我在筆記中潦草地記下了這些例子:

一個審閱人將一位申請者的排名打得很低,因為她在該學生的a-g課程中看到了「過高」評估。她認為,這些課程的價值被錯估了,或者高估了。

另一個審閱人看到這一過低評估,投訴第一位審閱人「想要把這個女生刷掉」。

主要審閱人糾正道:「我們在這裡不是為了要刷掉某個學生。」我們的目的是要找到能夠讓學生躋身更高排名的因素。

另一個審閱人認為這個學生挺「優秀」,但我們有太多「這樣的孩子」了。除了本身的東西之外,她在這孩子身上並沒有什麼看到什麼領袖氣質。

聽著這些對話,我不禁感到好奇,這些精英學校到底是如何定義領袖能力的。我本來應該在入學申請的整體性主要標準中弄明白它的。有些學生上過領導力課程。更常見的是,它是在課外的活動中顯現出來的。

當然了,伯克利在尋找班級的領袖,志願者活動的組織者,團隊的領路人。但還有其他許多種類的貢獻也應該被計算在內。幼兒園助理或者慈善廚房志願者難道就不是領導者嗎?

那「藍雜訊」呢?招生專家用這個詞來形容空白的藍色屏幕,上面沒有列出任何活動。在我的審閱文件中,有許多來自移民家庭的學生擁有優異的成績與分數,但活動卻是寥寥無幾。我在我的筆記中評論道:「好學生,但是沒有太多興趣或者活動?為什麼?家長工作太忙?以及/或者沒有錢來負擔與參加活動?」

在個人陳述方面,我們被告知,對於那些自稱參加過國外志願者旅行或者擁有任何「巨大優勢」的人,要在閱讀中找尋比較「可信的」說法。

幸運的是,這種可信的說法是可以被充分自我表達的。有很多文章很清晰地表達了自我與性格意識——在人山人海的申請者中,這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任務。不那麼令人愉快的是,有很多人辜負了價格不菲的申請包裹,那種甜膩、浮華的的文風讓人馬上就能察覺這是他們精明的嘗試,試圖用一個含糊的悲慘故事來贏取一些同情。這種不斷湧現的悲慘情節會讓審閱人感到麻木:怎麼又是一個被父母離異、學習障礙、身患奇病甚至是頭皮屑所困擾的學生!

在我發展出了在流行小說出版社審讀愛情小說的那種嚴苛眼光后,我問我的主要審閱人,某些閃光點是否可信。我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對材料進行預測,簡單地挑出最有價值的申請人就可以了。可我還是忍不住問出那些並不屬於我審閱職責範圍的問題。

助理主管的原話——要尋找「一個學生能夠在伯克利獲得成功的證據」——當我想要助一個條件不大好的學生一臂之力的時候,這些話一直在我耳中迴響。我想要幫助他們。當然了,如果這些學生進入了伯克利,他們會遭遇各種形式的考試與技巧的學習。

但他們有能力與那些擁有3.95的績點分以及2300的SAT分數的工程學申請者競爭嗎?伯克利有沒有足夠的服務來支持他們填平與那些學生的差距,確保他們的成功?這個學生能不能用這樣一個充滿閃光點的故事以及低級別的寫作水平在大學寫作課程中得到通過?

我希望每個走過薩瑟門(Sather Gate)的大一新生都可以成功。

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數族群仍然落得很遠:在伯克利,92%的白人與亞裔學生能在6年之內畢業,而81%的西班牙裔學生與71%的黑人學生可以在6年內完成學業。一個對加州大學系統的研究表明,有17%的未被充分代表族群學生在表現出對科學感興趣之後能夠在5年內拿到相應學位,白人學生中則有31%能做到這一點。

當他們邀請我簽約進入下一招生環節時,我猶豫了。我的職責是申請材料審閱——衡量如此之多有希望的學生的成功潛力——這已經成為了我學術生涯中最嚴肅的領域。但這一過程的不透明以及神秘讓我覺得反胃。如果公開決定是如何做出的,從而幫助家庭更好地定位他們的孩子,難道不是更好嗎?209提案的作用僅僅是讓種族問題轉入地下?招生世界能不能公平一些?

對我來說,這一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只是過多的道德困境。最後,我選擇不再繼續參與。

伯克利官員談招生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說我們的招生過程成功得令人難以置信,」艾米·亞里奇(Amy Jarich)說,她從9月起擔任伯克利的招生主管。

在一次採訪中,亞里奇回應了一些由露絲·斯塔克曼在她關於伯克利招生過程中對外部審閱人進行培訓的論文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亞里奇稱,這樣的招生是透明的。(新生的篩選標準與整體分析錄取的報告可以在伯克利官方網站上找到。)

「培訓過程是可靠與真實的,」她說,「我們試圖做一個貫徹始終的培訓,幫助人們理解政策以及其實踐。」

對於在培訓中使用的申請樣本,她說:「我們故意挑選了最微妙的例子來進行規範化培訓,目的就是想引起大家的討論。」在那之後,許多新審閱人會調整他們的給分。

她指出,審閱申請材料是「一項藝術」,209提案則是挑戰,使得審閱人有必要在腦中徹底拋開人種、種族與性別。「其他因素,就像文中提到的家庭收入,對我們來說並沒有決定性意義,但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審閱時的語境。」

「對於我們想要組建一個在社會、經濟上多樣化的群體這一事實,我們是非常敏感的,」她說道,並列舉了一些旨在幫助學生畢業的項目。

為了更好地完成多樣化環境的組建,這位管理者還定下了目標,要招收20%的非加州本地學生。在她看來,這種州內與州外的爭辯「太政治化了」,她還補充道:「在你的腦中完全忘掉它很難,但在錄取過程中,這並不是一個考量的因素。」 她說,申請人們也不會被拿來比較。「沒人會說,我們有太多這樣的學生,而那樣的學生則還不夠。」

「學生們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績點分,他們的每一個優點以及特點,」她說。在申請審閱階段,審閱人不會考慮「在學生本人控制以外的任何事情」。

露絲·斯塔克曼(Ruth A. Starkman)目前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教授寫作與倫理,於1992年至1996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寫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