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照片回顧:2018/8/26 阿格拉/泰姬陵/阿格拉堡/西克里古城/賈瑪清真寺

作者:BANGZI  於 2020-8-19 06: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8評論

8/26/2018 上午

今天節目挺多,計劃是一大早5點半就去泰姬陵,爭取趕在那地兒人滿為患之前轉悠完。然後回酒店吃早飯,拿上行李去參觀阿格拉堡。接下來是去40公裡外的法特普爾的西克里遺址和清真寺。然後前往200公裡外的齋普爾,中途再看一個13層/3500級台階的階梯井(Abhaneri Step Well)。結果俺們磨蹭的時間太長了,前三個地方把時間都用完了。路過階梯井時天都黑了。不知何時還會來!行程已過大半,計劃排的非常成功。自我感覺的,不知俺的小夥伴兒咋想!呵呵。。。可能日程排得太緊了點,走路多了點。。。
到了齋普爾時已經天黑了,在齋普爾俺們定了一間原來當地的王宮貴族的大宅子改的旅店,那個氣派相當大,酒店本身就能當個旅遊景點。設備也不錯,房間還夠大,十分值得一試。俺們到的時候酒店的餐廳已經快關門兒了,俺倆趕緊點了吃的喝的飽餐一頓!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

泰姬陵早六點就開門兒,昨天俺們在對岸看的時候見裡面滿滿的都是人,的確是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所以俺們就跟司機要求一開門就來,起了個早里裡外外仔仔細細地看了個夠。這麼早來裡面已經很多人了。

印度貌似人與動物的關係很和諧,滿街的牛羊狗偶爾還有豬滿街遛達,猴子也隨處可見,大家都很悠閑。猴子也不像天朝景點那麼有攻擊性。基本就是各過各的互不干擾。這種景象在天朝很難想象。這些個滿街遊盪的貨怕是早就被拆散了成了火鍋或擼串兒的材料了!這猴哥一家起這麼早不知是有啥活動。


 維基百科:
泰姬陵(印地語  :ताज महल,烏爾都語  :تاج محل‎‎),是位於印度  北方邦  阿格拉  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  建造的陵墓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  之一。它是莫卧兒王朝  第5代皇帝沙賈汗  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  姬蔓·芭奴  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泰姬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建築」。
泰姬陵被認為是莫卧兒建築  的最精美的例子,結合了印度建築  和波斯建築  的風格。
1983年,泰姬陵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  。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  陵墓是泰姬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但整個泰姬陵是一個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泰姬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泰姬陵的建造被委託給一個建築師團隊,並由皇帝總監,團隊中包括有Abd ul-Karim Ma'mur Khan,Makramat Khan和烏斯塔德·艾哈邁德·拉合里  。波斯建築師拉合里一般被認為是首席設計師。
泰姬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因此並不能稱呼葬於此的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為泰姬。亞珠曼德是沙賈汗父親賈漢吉爾  的第20個妻子——茉荷茹妮莎的姪女,1612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賈汗結婚,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男6女,1630年,姬蔓·芭奴在第14次分娩Gauhara Begum時,不幸感染產褥熱  ,死於南征的軍營  中。臨終前向沙賈汗提出了3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

司機把俺們放在泰姬陵入口附近俺們就自己去買票去了。還是老外票不用排隊,就是比本地人的票價貴很多。俺們去的所有景點都收信用卡,這個的確很方便,也有利於記帳。


沒費勁兒就來到了入口門樓子。可是出去的時候俺們跑錯了邊,繞了一圈兒才回到車上。

 


入口門樓子的穹頂,這個還是比俺看見的波斯那邊的建築(圖片)簡化多了。

 

維基百科:施工 
1632年,泰姬陵在印度北部亞穆納河  轉彎處的大花園內開始動工興建這項工程的首要工作是種植樹木,由於樹的成長極為緩慢,因此至少要有10年的時間讓樹來成長。當時極負盛名的建築師  拉何利  以德里  的胡馬雍陵  為藍圖  ,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  和書法家  ,融合中亞  、波斯  和印度的本土風格,用了22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座純白色及以大理石  興建的藝術建築,總費用估計為4,000萬盧比。 泰姬陵建築的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以逾1千頭大象運送這些建築材料,綠松石  來自中國西藏、青金石  來自阿富汗  、水晶  和翡翠  來自中國  ,碧玉  來自印度的旁遮普邦  、檀香  和紅寶石  來自印度南部四邦、孔雀石  和琉璃  來自緬甸  、象牙  和白玉  來自泰國、藍寶石  來自斯里蘭卡  、瑪瑙  和黑曜石  來自阿拉伯  、珊瑚  和螢石  來自波斯  、黃金  和白銀  來自朝鮮、綠寶石  和鹿角  來自越南  。共有28種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入白色大理石。泰姬瑪哈陵建物高250英尺,佔地約17萬平方公尺,南北長580米,寬305米,有前庭、正門、蒙兀兒花園、陵墓主體和清真寺  。進入主陵需要脫掉鞋子或者穿上鞋套。

從門樓子裡面看泰姬陵

 

維基百科:裝飾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兩旁種植成列的柏樹  ,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賈汗王及皇后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  高達40米的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是為確保遇到地震時,尖塔向外倒塌而不壓到主殿,內有50級階梯。這四座高塔向外傾斜的最重要原因實為美學上的需求。因為人類的眼睛在遠方挑望此四座垂直建築物及中央主殿時,受距離影響,將產生高塔向內傾斜的感覺。將此四座高塔刻意建造成向外傾斜,反而可讓人於遠處挑望時,感覺其為完全垂直。專供穆斯林  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古蘭經  》,以及祈禱朝拜之用。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  ,上面刻著幾行波斯文  :「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哈之墓」。站在陵墓旁邊迴廊中央的石塊上,可以感受到強烈的迴音,令人迷濛不已。後方草坪為當時宮殿的葡萄  園。主體建築外觀以最高級純白大理石打造,內外鑲嵌美麗的寶石  (水晶  、翡翠  、孔雀石  ),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門,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來好像有兩座泰姬陵。
泰姬瑪哈陵在建築美學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對稱。以主殿中心向兩向延伸之軸線切割之中軸線,可以看到相對於中軸線之距離相等之處,必存在數量、尺寸及樣式完全對稱之雕飾。其中軸線貫穿園區各門、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線。 



走到這兒這裡面就已經遊人絡繹不絕的,煩死了那些霸者好位置沒完沒了的拍到此一游照的人!

 

文學 
印度詩人泰戈爾  用極其優美的詩句盛讚泰姬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全詩為: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它嘲笑心靈因不肯忘卻而徒勞掙扎。
沙·賈汗,你用美誘惑它,使它著迷而被俘,你給無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謝的形象的王冠。
靜夜無聲,你在情人耳邊傾訴的悄悄私語已經鐫刻在永恆沉默的白石上。
儘管帝國皇權已經化為齏粉,歷史已經湮沒無聞,而那白色的大理石卻依然向滿天的繁星嘆息說:「我記得!」
「我記得!」——然而生命卻忘卻了,因為生命必須奔赴永恆的徵召:她輕裝啟程,把一切記憶留在孤獨凄涼的美的形象里。

多雲,沒太陽。不知陽光下的泰姬陵是神馬樣子。

 

維基百科:旅遊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泰姬陵每年吸引2至4百萬名遊客,有超過20萬來自海外,遊客都集中在天氣比較涼爽的10到12月。附近不準停車,遊客要步行,或搭乘電動車,允許帶小型攝影機  、照相機  和手機  。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條件的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為1500盧比,為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

泰姬陵內部禁止拍照,外面隨意。所以俺貼不出來內部啥樣,想看的上網查吧。這一張的色彩很好,池子是藍寶石的顏色。

 

回望門樓子,很漂釀!

 

很可惜,等到俺們離開時這池子里的水也沒放滿。這個長池子里的水據說每天都要放掉,早上再灌滿,防止長青苔?

 

現在不到七點半,遊人已經絡繹不絕了

 

泰姬陵邊上的清真寺


白色大理石陵墓的入口,進去就不讓拍照了。裡面有沙賈汗和他媳婦兒的墓在中間,由一圈鏤空大理石屏風圍著,光線比較暗。所以感覺一般般

 

牆上的大理石雕花和圖案複雜的拼圖,都是一塊塊小石頭按圖形拼的,不是畫上去的。嘆為觀止!不過對能工巧匠來說也許不是個事兒!

 

門框四周的圖案和一圈彎彎繞的阿拉伯經文。那個不知是咋寫上去的。貌似不是石頭拼的。

 

維基百科:歷史 
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  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泰姬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1657年他的兒子奧朗則布  篡位  ,沙賈汗被囚禁於阿格拉堡  ,城堡四圍有護城河  ,長達2.5公里,牆高20餘米。晚年由最小的女兒照顧飲食,每天透過八角房的小窗,遠眺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  惡化,藉著鑽石  光之山  的折射來觀看泰姬瑪哈陵。7年後抑鬱而終,葬於愛妻身旁。
也有人認為,沙賈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沉溺在性愛  與毒品  當中,種下莫卧兒帝國  日後沒落的後果。


兩邊的邊柱貌似是六個面的柱體,其實是三個平面,用柱面的圖案來形成視覺上的錯覺。

 

這是河對岸俺們昨天眺望泰姬陵的那個皇家公園遺址,月光園

在裡面走一圈就出來了。從平台上看邊上的清真寺

 

維基百科:
破壞
 
1857年,印度發生暴動,英國士兵和政府官員從泰姬陵的牆壁中任意鑿出寶石  和青金石  。19世紀末,印度總督  可增勛爵(British viceroy Lord Curzon)下令開展大規模的泰姬陵修復工程,這項工程完成於1908年。他還模仿開羅清真寺,在內部設置了大型燈室。花園被改造為英國式的草坪。印巴戰爭期間泰姬陵曾受到巴基斯坦空軍的威脅。
1983年泰姬陵被列入世界遺產  名單。2004年,泰姬陵建成350周年,印度政府將這一年定為「泰姬陵國際年」。

 
環保問題 
近年來隨著印度工業化的發展,泰姬陵因此遭受馬圖拉煉油廠產生的酸雨  侵蝕,乳白色的大理石  外牆出現了黃斑,墓室生出了小孔,白銀大門變黑。泰姬陵附近的亞穆納河  污染嚴重,河中化學物質含量偏高。有專家認為泰姬陵的基座最終將會崩坍。生態學家建議在泰姬陵周圍栽種桑樹  來吸收二氧化硫  。印度政府開始大量栽種桑樹,並成立泰姬保護區--Taj Trapezium Zone (TTZ)。

 

從清真寺這邊看泰姬陵

 

清真寺內部

 

清真寺的穹頂

 

牆上滿滿地各種花紋,琳琅滿目

從清真寺看泰姬陵,魚眼鏡效果

 

泰姬陵邊牆裝飾

 

忘了說了,早上過來的時候有個導遊纏著俺們,說他有導遊證,要價一千五盧比,俺們根據別地兒的經驗還四百,後來他也同意了,可最後給俺們導遊的是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老印套路深啊!左一張,又一張,拍了好多張片片

 


大家都很嗨皮,自拍,互拍,排隊等最佳位置的要花不少時間,好在俺們不好那個

 

撒油拿啦!

 

院子里繁忙了起來,遊人以本地人為主。

 

俺們出錯門兒了,從外面繞了一圈。這個婆羅門牛體型很標準,脖子贅皮拖老長,還帶個大駝峰!

 

回酒店已經十點多了,結果人家早飯還有,趕緊招呼了點吃的就拿上東西退了房奔阿格拉堡去了。

 


阿格拉堡的入口

 

維基百科:阿格拉堡(印地語  :आगरा क़िला,烏爾都語  :آگرہ قلعہ‬‎‎),又名為阿格拉紅堡,位於印度  阿格拉  ,距離泰姬陵  西北2.5公里,是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另兩座是德里紅堡  和法第普爾·希克利  )。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它的建造與使用歷經莫卧兒王朝  的阿克巴  、沙賈汗  、賈漢吉爾  、奧朗則布  等多位皇帝。城門和城牆為阿克巴大帝  所建,結合了印度中亞的建築風格。沙賈汗  晚年被兒子奧朗則布  囚禁於此,在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  度過8年餘生。

在1526年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之後,巴布爾住在阿格拉堡的易卜拉欣洛迪宮裡。 他後來在裡面建了一個寶利(台階深井)。 他的繼任者胡馬雍於1530年在堡壘中加冕。1540年他在比爾格拉姆bilgram被舍爾沙擊敗。 堡壘一直被舍爾沙王國徵用直到1555年胡馬雍重新奪回。

意識到其中心位置的重要性,阿克巴爾將其作為首都並於1558年抵達阿格拉。他的歷史學家Abul Fazl記錄說,這是一個被稱為「Badalgarh」的磚堡。它處於毀壞狀態,Akbar用來自拉賈斯坦邦Bahulpur地區Barauli區的紅砂岩重建了該城堡。建築師們奠定了基礎,內部採用磚塊建造,外表面用砂岩。大約4,000名建築工人每天工作,歷時8年,於1573年完成了重建。

只有在阿克巴爾的孫子沙賈汗統治期間,該城堡才成為現在的樣子。為了紀念他的妻子Mumtaz Mahal,沙賈汗建造了美麗的泰姬陵。與他的祖父不同,沙賈汗傾向於用白色大理石作為建材。他毀掉了堡壘內部的一些早期建築物以搭建自己的建築。在他生命的最後,沙賈汗被他的兒子奧朗則布在堡壘中罷免軟禁。有傳言說沙賈汗死在一個名叫Muasamman Burj的塔樓,該塔樓有一個大理石陽台可以看到泰姬陵。

該堡壘於18世紀初由Maratha帝國入侵併佔領。 此後,它多次在Marathas和他們的敵人之間轉手。 1761年Marathas在與Ahmad Shah Abdali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遭受災難性失敗,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被逐出該地區。最後Mahadji Shinde於1785年佔領了這座堡壘。1803年第二次英國 - 馬拉喀戰爭期間,Marathas失去了該堡壘。該堡壘是1857年印度叛亂期間的戰鬥場所,叛亂導致英國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結束,並導致了英國印度一個世紀的直接統治。

 

阿格拉堡只有一部分向遊人開放,關閉部分仍為印度軍方的地盤。

 

賈汗吉爾宮

 

賈汗吉爾宮門口的賈汗吉爾的大理石浴缸,這塊頭夠大的

 

賈汗吉爾宮外牆上的雕刻花紋

 

內院的四周都是這樣的雕龍畫風

 

內院

 


出了內院到了臨河的這一邊,這邊有很多位置都是眺望泰姬陵的好地方!此地距泰姬陵直線距離只有兩公里多。這大概是沙賈汗的一個眺望點。他那麼些個老婆他對這個三老婆情有獨鍾。不過俺覺得這都是扯!三媳婦兒走了之後沙賈汗又娶了六個媳婦!腫么解釋呢?!連俺都比不過,天地良心啊,俺只有一個媳婦!可是話說回來人家只給三媳婦兒建了泰姬陵,最後也和三媳婦埋一起了。

 

這個大概就是傳說沙賈汗駕崩的陽台了,泰姬陵從這裡盡收眼底

 

今天是周六,本地遊人很多。中庭,這就是阿克巴時期修的階梯井

 

這個宮只能在外面看看

 

 

 

這個貌似是兩家相親聯誼。俺瞎猜的啊!不對,看著更像一大家子,六個孩子?老爺子看著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美圖,水牛排隊過河配上泰姬陵背景

 

庭院

 

沙賈汗在這兒呆了8年,可以從不同角度看泰姬陵。那他其他的8個老婆應該也在這兒吧!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這個和德里的紅堡風格一樣,缺個大理石寶座

 

到此就差不多結束了

 

轉了一圈回到賈汗吉爾宮


上午看了泰姬陵回酒店吃了早飯,然後看完阿格拉堡后就帶著全部家當奔著40公裡外的菲特普爾西克里古城去了。西克里這邊有個古城和一個大清真寺,結果俺們把下午的時間差不多全用在這兒了,原定的Abhaneri Step Well階梯井就沒法去了,有點小遺憾。 印度的公路交通還是差點事兒,100公里是個大事兒!等趕到200公裡外的齋普爾酒店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了,幸好酒店餐廳還開門兒,俺們趕緊點了一堆吃喝補充能量,等俺們吃喝完了服務員早都走乾淨了。時間短任務重,木法子,只能這麼個玩兒法了!

 

到了西克里古城,還得從入口處坐小巴進去。

維基百科:法泰赫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 是印度  阿格拉縣  北方邦  里的一個小鎮。這個城市於1569年由莫卧兒皇帝  阿克巴  建立, 1571年被立為莫卧兒帝國  的首都,至1582年被荒廢。 當阿克巴的軍隊攻佔了奇陶爾加爾  和母虎堡  后,阿克巴為了紀念蘇非主義  聖賢薩利姆·奇什蒂  ,決定遷都至距阿格拉  23英里(37公里)的地方。 在那裡,他開始了歷時15年的城市規劃和建設,這座城市有皇家宮殿,內室,法院,清真寺,私人住所和其他實用性建築。他將這座城市命名為法泰哈巴德,來自起源於波斯的阿拉伯單詞Fateh ,意為「勝利」。后被稱作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相傳阿克巴和他最著名的九大臣子都是在法泰赫普爾西克里誕生的。法泰赫普爾西克里也是印度莫卧兒建築  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

今天是兄弟姐妹節,滿街都是人,像是趕集一樣。拉克沙班丹raksha bandhan是個傳統的印度教節日,通常是印度農曆的最後一天。姐妹們不分年紀個給她們的兄弟們手腕上繫上個護身符,兄弟們則回贈一個禮物。拉克沙班丹在梵語里意思是「保護、義務和關心的紐帶」。西克里古城入口。

歷史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阿巴克對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的建築有極大的興趣,並極有可能決定了那裡的建築形式。 為了復興因他的祖先帖木兒  時期盛行的波斯宮廷禮儀,阿巴克設計了一個波斯風格的建築群。但是保留了一些印度傳統建築的裝飾。同時,法泰赫普爾西克里城市周邊極高的的砂石量決定了其建築多由砂岩築成。皇宮建築群由獨立的裝飾性建築錯落有致的排列在一塊平地上,這種建築的排布起源於阿拉伯和中亞的帳篷營地。整體而言,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的歷史遺迹展示了阿巴克在建築方面的天分,他巧妙地運用多樣的地理條件,形成了他獨特的建築布局風格。
1585年,皇宮建築群剛完成不久,就因為提供城市水源的河水乾涸,和其接近拉傑普塔納  (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兩個原因而廢棄了。而後首都遷至拉合爾  ,這樣阿克巴在帝國的不太穩定的部分有一個基地。1598年,他搬回了阿格拉,同時把重點轉向了德干高原  。事實上,除了1601年的一小段時間,他再沒回這個城市。後來,在莫卧兒帝國的歷史上,這個城市被莫卧兒皇帝穆罕默德·沙  (r. 1719 -1748)佔據了一小段時間。他的攝政王  Sayyid Hussain Ali Khan Barha(賽義德兄弟  之一)於1720年在這裡被謀殺。在馬拉地帝國  政府德里后,這塊區域被其佔據,后交給英國軍隊。英國軍隊將其加固後用作指揮中心和營房。恢復工作在喬治·寇松的指導下展開。

 

老城裡的阿努普塔勞水景anup talao,中間有個正方形平台,上面有寶座,史料記載水池裡曾經鋪滿了金銀銅幣,在陽光下色彩斑斕

由於宮殿區域在幾個世紀內幾乎一直被使用,所以綿延將近兩英里的皇宮建築群收到了較好的保護。建築群的三側仍有最開始建的五英里長的城牆環繞。然而,除了一直被使用的皇宮建築群和壯麗的清真寺,城市的其他部分都被破壞了。除了在納卡爾汗  附近的巴剎  遺迹,城市的舊址是十分貧瘠的。新城鎮坐落在建築群的西端,在1865年到1904年間是一個自治鎮,而後建立了市鎮委員會  ,在1901年人口規模達到7147人。很長一段時間它仍以石匠和石雕聞名,而在阿巴克時期它以絲織品為名。西克里村莊仍在其附近。

 

圖中帶白頂的是迪萬艾卡斯diwa-i-khas宮,是阿克巴王接見朝臣的地方。室內有一尊大圓柱托起的十字石樑。

 

這不知是否兄妹同游

遠眺

 

中梁很壯觀

迪萬艾卡斯diwa-i-khas宮

 

盤池宮panch mahal,是古城裡的娛樂中心,外形有些像佛廟,共五層,第一層有84根柱子,第二層56根,三層四層五層分別有20,12和4根。是王公貴族納涼看戲的的地方,此宮面對著阿努普塔勞水景,表演通常就是在水池邊進行。

這裡面地方真不小,且得轉一會兒

 

不愧是游牧民族,馬廄這麼氣派。有的書里還提到印度南部的諸國年年都要從阿拉伯那邊進口幾千匹馬,然後又不知怎麼伺候,所以造成了馬匹死亡很嚴重,而阿拉伯商人為了延續生意也故意不教本地人養馬的常識,這樣生意得以延續。

 

吉達白jodha bai皇後宮院的入口,裡面是個長方形的巨型四合院。此宮院是古城裡的中心部分。只有一個出入口。皇後宮中間是個很開闊的庭院

 

這裡面的石雕也是精工細作目不暇接

 

皇宮裡轉完了,死活找不著清真寺在哪兒, 到了門口一問結果清真寺要出皇宮的門兒,走幾步才是。有個導遊纏著俺們說是50盧比就能行,又說俺穿著短褲不讓進,他可以借給俺一個圍布。結果一圍上看著跟傣族婦女的筒裙一樣,特么是花布的!呵呵。。。這小子腦子活絡,知道人家也不會真給他50盧比。俺們最後給了他300盧比。這是清真寺的大門,相當氣派!有個破導遊跟著說話沒拍幾張大門的好片子。耽誤事兒!
台階上還躺著很多羊羊。看樣子開齋節過了你們就忘了危險了。要居安思危啊!

 

維基百科:Jama Masjid(星期五清真寺),a.k.a。Jami Masjid,是印度法塔赫布爾西格里世界遺產的一座17世紀的清真寺。 莫卧兒皇帝阿克巴親自執導了Jāmi'Masjid(大清真寺; 1571年)的建築,其長約540英尺(165米)。這座清真寺也被稱為「星期五清真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奉獻者追捧的朝聖地點。 它也是阿格拉地區訪問量最大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清真寺的一些設計反映了美麗的伊朗建築風格。

門樓子周圍一圈刻的都是阿拉伯文的經文。等有功夫去查查啥意思。這個門樓子名叫布蘭德-達爾瓦扎Buland Darwaza,勝利之門的意思,是第三任莫卧兒皇帝阿克巴為慶祝戰勝印度本幫古吉拉特人而建的,1572年。人家穆斯林挺隨意,這麼神聖的地方大門口還有擺小攤子的。

 

信徒們貌似把此地當成了公園,沒事兒來坐會兒躺會兒。。。

 


中間的白色小屋是1580年建的穆斯林蘇菲派聖人塞利姆-齊施提salim Chishti的墓。此大聖成功地預言了阿克巴兒子的到來,塞利姆王子,也就是後來繼位的賈汗吉爾。

 

皇家墓地,裡面都是皇親國戚的墓

 
皇親國戚的墓

勝利之門的內景


看完了聖人墓來到了清真寺門口,裡面有人做祭拜。印度這邊的清真寺貌似都對遊人開放。脫鞋就行。


很神聖的樣子

 

夕陽中的牛叉叉的勝利之門

 

這個也是個四合院的格局,中間是個大庭院,四周都有建築。天色不早了,還得趕路去齋普爾。雖然路不遠,但是開不快也白搭!

 


然後就一路奔齋普爾去了。牛牛們在路上聚會。

 

路上看見的集市。

 

俺們包的車,豐田小麵包。

感興趣的可以參閱俺的旅遊日記全篇:

上午泰姬陵阿格拉堡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59607/article-296700.html

下午西格里古城大清真寺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59607/article-296727.htm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successful 2020-8-19 11:31
印度詩人泰戈爾  用極其優美的詩句盛讚泰姬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全詩為: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它嘲笑心靈因不肯忘卻而徒勞掙扎。
沙·賈汗,你用美誘惑它,使它著迷而被俘,你給無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謝的形象的王冠。
靜夜無聲,你在情人耳邊傾訴的悄悄私語已經鐫刻在永恆沉默的白石上。
儘管帝國皇權已經化為齏粉,歷史已經湮沒無聞,而那白色的大理石卻依然向滿天的繁星嘆息說:「我記得!」
「我記得!」——然而生命卻忘卻了,因為生命必須奔赴永恆的徵召:她輕裝啟程,把一切記憶留在孤獨凄涼的美的形象里。
回復 successful 2020-8-19 11:36
欣賞你的動人的作品, 真的很不簡單, 周遊列國, 十分辛勞, 圖文並茂....   謝謝!
回復 viking123 2020-8-19 12:46
喜歡這樣真實片片,postcard style 片片 = 照騙 :-)
回復 successful 2020-8-19 16:20
viking123: 喜歡這樣真實片片,postcard style 片片 = 照騙 :-)
, 我自己也有攝影的愛好, 所以對作者的作品有感受, 到世界各國去拍照片是非常艱辛的, 才覺得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的.
回復 sousuo 2020-8-19 20:43
紅磚還是紅石頭,基本都是紅色建築,有啥說法?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03
successful: 印度詩人泰戈爾  用極其優美的詩句盛讚泰姬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全詩為: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歲月無情,它毫不憐
泰戈爾的詩描繪了個很動人的故事,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05
successful: 欣賞你的動人的作品, 真的很不簡單, 周遊列國, 十分辛勞, 圖文並茂....   謝謝!
多謝誇獎。俺其實也不是個勤快人,不過跑這些歷史悠久的地方還是要做些功課的,否則好些東西看著就沒啥意思了。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09
viking123: 喜歡這樣真實片片,postcard style 片片 = 照騙 :-)
多謝誇獎!搞攝影的人講究等待最好的光線和時機,再加上後期調色和效果,出來的片子更有誘惑力,有時垃圾堆里都出大片!
不過一般遊人很難湊上那種「最美」圖片的時機!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15
successful: , 我自己也有攝影的愛好, 所以對作者的作品有感受, 到世界各國去拍照片是非常艱辛的, 才覺得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的.
對俺來說扛著5公斤多的相機的確有些累贅。拍片子俺其實不太走心,跟著眼睛和感覺走,不大花心思在構圖上,還是那句話,拍個幾千張總能選出幾百張能看的片子。就當是記圖片日記了!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23
sousuo: 紅磚還是紅石頭,基本都是紅色建築,有啥說法?
紅砂岩red sandstone。德里的胡馬雍墓是第一個用紅砂岩建成的大型建築。早期的莫卧兒大型建築都是紅砂岩建材,用的是伊朗和印度的混搭建築風格。從小泰姬陵開始用大理石為主要建材,往精緻方向發展。至於為啥一開始用紅砂岩俺也不太清楚,俺猜跟成本有關係。
回復 黃笑吾 2020-8-19 23:27
泰姬陵漂亮。其他,馬馬虎虎。
我不去的。太麻煩
回復 BANGZI 2020-8-19 23:41
黃笑吾: 泰姬陵漂亮。其他,馬馬虎虎。
我不去的。太麻煩
印度出了酒店和景點的確是髒亂差。不過沒感覺麻煩,雇一輛車帶著你跑,完全不用接觸街上的髒亂差,還算方便。據說印度南部又是另一番景象!有機會俺還是會再去的。
回復 黃笑吾 2020-8-20 05:00
BANGZI: 印度出了酒店和景點的確是髒亂差。不過沒感覺麻煩,雇一輛車帶著你跑,完全不用接觸街上的髒亂差,還算方便。據說印度南部又是另一番景象!有機會俺還是會再去的
請問俠客是做什麼的?怎麼會有大把時間,錢,到處跑?
回復 BANGZI 2020-8-20 05:46
黃笑吾: 請問俠客是做什麼的?怎麼會有大把時間,錢,到處跑?
俺在一家農產品出口公司做銷售,每年要去亞洲那邊出差三四次參加展覽會,航空公司和酒店的積分都是自己的,連著跑了有23多年了。每年的假期加上出發和回程賴個一兩天夠出去跑個一兩次旅行(每次9至12天)。所以這些年攢下來跑了不少地方。
至於銀子嘛,富人有富人的花法窮人有窮人的辦法。俺們旅行的主要費用都是在機票上,所以出去跑一次總費用一般是四千到六千米元(倆大人一孩紙)。最近這幾年因為房子付清了(小城市房子不貴)手頭稍微鬆了些,逐漸開始一次跑多個地方,花費也上來了,總的來說屬於節儉型的。記得2012年去希臘土耳其時碰見一對加拿大夫婦,他們也好奇俺們哪兒來的銀子到處跑,經過一番比較之後發現他們去土耳其一趟(12天包括郵輪)比俺們跑了希臘土耳其四個地方11天多花了一倍還拐彎兒!
回復 黃笑吾 2020-8-20 07:20
BANGZI: 俺在一家農產品出口公司做銷售,每年要去亞洲那邊出差三四次參加展覽會,航空公司和酒店的積分都是自己的,連著跑了有23多年了。每年的假期加上出發和回程賴個一
羨慕啊。自己沒有這個福氣了。謝謝
回復 BANGZI 2020-8-20 07:29
黃笑吾: 羨慕啊。自己沒有這個福氣了。謝謝
俺這個職業屬於耍嘴皮子的,沒啥真本事,老闆生意一不好就懸了!好在前面這些年運氣還不錯,這幾年看著有點費勁。過一天算一天吧!
祝願你的福氣早日到來!
回復 successful 2020-8-20 13:38
BANGZI: 泰戈爾的詩描繪了個很動人的故事,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
  
回復 BANGZI 2020-8-20 22:08
successful:   
看看維基百科上對沙賈汗的介紹就感覺這個故事不那麼簡單。當然俺是以現在的行為解釋來看那個時代的故事,可能不得要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1: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