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午,美國矽谷聯邦法院威嚴的法庭內,聯邦法官詹姆斯——維爾宣布陪審團經過四天的審核,就岳東曉指控SUN侵權一案作出裁決。隨著一條條的判決宣讀,八名陪審團成員一致裁決侵權指控全部成立。」
SUN是誰?文章開頭交代得很明確:"美國昇陽微系統SUNMICROSYSTEMS公司(以下簡稱SUN)「
岳東曉也在網上吹噓自己如何神勇,在法庭上戰勝了富可敵國的比鴉片戰爭期間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還大的世界巨鱷。顯然,這個巨鱷就是跟比爾蓋茨的微軟齊名的SUN了。這個我從來沒有過一絲懷疑,只到寫這篇文章的前5分鐘。我想岳再能矇騙也不至於在這種事上瞎吹吧。我又一次嚴重高估了岳的智力和底線。當然,岳自己可能從沒像記者這麼直接說「聯邦法官詹姆斯——維爾宣布陪審團經過四天的審核,就岳東曉指控SUN侵權一案作出裁決」,而是通過撲朔迷離或模稜兩可等忽悠技術誤導讀者產生這樣的印象。這就是高級騙子,一旦謊言被揭穿,可以抵賴說,我可沒這麼說,那是他們你們誤解了,甚至還會倒打一耙用告你誹謗來威脅訛詐。這些小聰明忽悠弱智、恐嚇膽小鬼是很有效的。到我老人家或法官或有腳後跟的人這裡,就是幼兒園把戲了。
我們已經知道,岳東曉至今的所有知識產權官司就一次可以說贏過 - 實際上也沒有,因為那唯一一次的贏,只是一審判決。二審判決沒有維持原判,而是雙方庭外和解,即私了。私了是另一個問題,按下不表。
現在說的是岳所謂贏的這個所謂SUN公司究竟是誰?根據法庭文件記錄:
U.S. District Court
California Northern District (San Jose)
CIVIL DOCKET FOR CASE #: 5:08-cv-00019-JW Yue v. Chordiant Software, Inc.,et al Assigned to: Hon. James Ware Referred to: Magistrate Judge Howard R. Lloyd Demand: $0
| Case in other court: |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9th Circuit, 10-17572 | Cause: 17:101 Copyright Infringement | Date Filed: 01/02/2008 Date Terminated: 08/03/2010 Jury Demand: Both Nature of Suit: 820 Copyright Jurisdiction: Federal Question |
Defendant |
Chordiant Software,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還有三個個人被告。
那麼這個特拉華州的一條小魚Chordiant Software, Inc.具體什麼情況呢?
維基上說的清清楚楚:以前是家諮詢公司,97年改開發軟體。2000年上市,股票狂飆到$57一股,幾個月狂跌到幾美金一股。2010年3月15日被競爭對手Page(Page有3000人)兼并了。售價$161.5 million。按這價格估算,Chordiant的規模大約是三四百員工。而SUN比Chordiant大整整兩個數量級,SUN的規模是三四萬員工。更重要的是SUN不是一個普通的幾萬人的大公司,而是在計算機領域有著崇高歷史地位、曾經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超一流大公司。簡言之,SUN(曾)跟Microsoft一樣重要和著名。 岳東曉放的這顆衛星一點不比大躍進時的畝產萬斤糧的衛星低啊。
本來Chordiant也算個上市的中小企業了,比岳那八成就一人的公司強幾百倍。若戰勝這樣的對手也不算寒磣。但岳東曉是民族英雄,戰勝特拉華州的一條名不經傳的幾公斤的小魚太沒面子了,於是就把它破格提拔為幾百公斤的世界巨鱷SUN。否則,民族英雄怎麼吹自己戰勝了富可敵國的比鴉片戰爭期間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還大的世界巨鱷,大名鼎鼎的SUN呢。
當然,就連這條特拉華州的名不經傳的幾公斤的小魚Chordiant,岳東曉最終也沒有戰勝,只是個和解私了。
盒子昨天問:「上面這些(《岳東曉在美國的侵權官司始末》),哪句非事實?」
我的回答是:那些幾乎每句都是事實,但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完全徹底的一個彌天大謊。
美麗的神話是岳東曉大勝SUN,而且還是轉敗為勝,非常富有戲劇性。事實真相恰恰相反,岳東曉沒有戰勝更沒有大勝SUN的歷史,只有被SUN打得吐血22萬美金刑事起訴財產被封的歷史,詳見當年的新聞報道:《多維追擊:岳東曉財產被封》。 這故事本身其實已經蠻有戲劇性了,而且是更嚴肅深刻高大上的悲劇。但岳大英雄非要把這變成喜劇,把自己變成小丑。看來他更喜歡美國的卓別林,而不是英國的莎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