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七月和安生

作者:白色百合  於 2016-9-27 08: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隨筆|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七月和安生》,電影沒看過,說一下小說。安妮寶貝的小說,對話夾雜在敘事中,完全看不到引號。好點說是特別,不好點說是懶。有那麼幾次,不得不前後左右多看兩眼才明白。無形中多看的兩眼,印象自然深刻了些,這算不算作者的小心機呢?又或者沒有引號的小說更像詩?更夢囈?更文藝?

小說有別於生活的地方是它的戲劇性,雖然生活本身有時也很戲劇,但更多時候,生活只是生活,簡單、直白,平凡、瑣碎。沒有那麼多的恰好,也沒有那麼多的作。

這裡單說小說的戲劇性,小說戲劇性之一,夢想照進現實里的光,現實無法到達的,小說去到達,好點說是寄情,不好點說是意淫。

小說戲劇性之二,通過不同人物發聲,讓角色代言,就像皮影戲,看似不同的人物和品性,其實傳達的是人性的多面。

小說戲劇性之三,矛盾衝突乃至結局的設計感。一部認真的作品,寫的過程一定是有猶豫和動搖的,有的時候甚至會搖擺不定,作者自己也很糾結,而讓一切糾結變得簡單的是死亡和離開,有的時候不是作者甘落俗套,而是自己都沒想明白。

小說戲劇性之四,作者的愛憎和喜惡太過明顯。對筆下的角色有懲罰會憐憫,這很正常,但是太過明顯就顯得不真實,讓人齣戲。

還是回到七月和安生來說,安生不一定要死,安生如果不死,結局會怎樣?男人沒有分身術,跟哪個女人,都是對另一個女人的傷害,那將不是一個中篇能完成的,所以不如乾淨利落決絕些,不但作者不用糾結了,讀者的惻隱之心也被勾起,甚至被這三個人的戀情感動涕零。

「。。。七月和家明過著平淡的生活,他們沒有再要孩子。」 看到這裡我又忍不住要齣戲了,為什麼寫不要孩子呢?這明擺著是作者給了安生這麼個結局而發的慈悲和憐憫,所以小說就是小說,看看就好,不必當真。

安生不聲不響地當了閨蜜的小三,離開一定是她自己的選擇,因為無法面對七月。家明不聲不響地背叛了七月,回來也一定不是他的主張,因為每天面對一定需要禁得起內心的拷問。當七月問回來是他還是安生的決定時,他選擇了不回答,不回答不就是最好的回答嗎?想必安生也是心照不宣,而在接下來的餘生里,七月要跟這個男人和另一個女人的影子一起生活了,還好二人從小就互為影子,所以這個結果她比一般人更能接受,七月的接受也是深愛的表現。

七月和安生的故事,其實就是兩個女人同在一棵樹上弔死的故事,弔死當然是難聽的說法,不管真死假死,身體死還是心死,總之它就是要以悲劇的形式在人們的面前出現。若是在古代男人可以娶多房,以七月和安生這麼鐵的關係,同侍一夫未嘗不是件功德圓滿的事,那這樣就不是悲劇而是喜劇了,這樣就俗了不是?

可以寫成小說,就可以搬上熒幕,對作者又有什麼區別呢?這不是個人名利的問題,而是一次藝術的再創作,能見到這樣的成果也是一種欣慰。電影一定是盡電影之能事把小說發揮到極致,人物一定也更飽滿和具象,但凡能保有小說原汁原味和不忘初心的作品都不會太差。

(原創勿載。註:此篇非影評,可以算作書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6 03: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