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棵長在山坡上的蘋果樹,結的果實幾乎可與市售的媲美,果肉甜美多汁,靠近果皮的地方有一圈好看的紅暈,視頻中的紅蘋果就是那年從那棵樹上摘下來的。野生果樹和農場果樹最大區別是樹幹的高度,野生果樹高很多,而這棵尤其地高,這讓採摘變得有些困難,如果不爬樹,就只有藉助帶網的竹竿,竹竿要足夠長,不然夠不到,先用網將果實兜住,然後輕輕一轉,果實就掉到網裡。
計劃是完美的,但竿子長了不好把控,不多一會人就因臂力不足,跟著竿子搖來晃去,忽然一陣風吹過,枝頭樹葉嘩嘩作響,像極了蘋果樹的竊笑和私語。也是從那時起,這棵野蘋果樹刷新了我對「野蘋果」的認知,因為野蘋果和野蘋果還真不一樣。大多數野蘋果成熟後,即便不是特別酸也不會好吃,因為口感緊實,水分極少,沒有熟透的更是酸澀,難怪在北美人們管它們叫Crab Apple。
有趣的是接下來第二年這棵樹沒有結果,第三年還是沒有結果,可見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有時間的,你知道它需要積攢多少年的養分才能結出其它樹結不出的果實嗎?想要年年都有好果子,沒有科技的加入是不可能的。
休養生息這件事不單是農事,也是人事,尤其從事創作工作的人群。人在不同生命階段,感受也不同,你不會期待昨天的自己了解今天的自己,人總是要親歷後方才能悟,所謂「感同身受」還是太浮於表淺,文字所能帶給人的不過如此。
以前寫過的東西,現在不會再寫,你可以說是時過境遷。以前寫東西是寫給人和世界看,多少有點喊口號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現在寫東西主要是寫給自己看,方向和內容都有變化:向內與自己對話,向上與神對話。
黎舒葦 202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