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家的第一代革命者。太爺爺:加入太平天國造反,跟著石達開一直打到大渡河,直至最後兵敗,翼王慷慨捐生換得他僥倖逃生。沿路打短工要飯回家,走了一年多。身上傷痕無數,胸前一道刀痕一尺多長,夏日納涼時子孫們看了都會驚恐。是的,他子孫滿堂,暇齡善終。聽說那是位非常寬厚慈祥的老爺子。
再說第一代歷史反革命。太外祖母:出身滿淸大家,後來家族沒落了,原因不外乎八旗子弟的荒唐。還有幾幅老太太的畫保留著,畫風冷峻仿近朱耷而不似閨秀手筆。抗戰時,她能夠決然地跟隨在日本受了教育的兒子流亡四川,解放時,卻留戀故土堅決不肯同赴台灣。她結局慘烈,作為一個反革命家屬,是被餓死的。聽說那是位極為能幹剛毅的奇女子。
第二代反革命是外祖父。他忠誠地追隨國民黨一輩子,至今埋骨台灣。
第二代革命者是父親。他忠誠地追隨共產黨一輩子,信念從未動搖。
他們都是我的血脈親人,也都是做到了忠孝節悌慈的好人。他們都有過憤慨困惑、熱血沸騰的青春,都卷入了大浪淘沙風雲變幻的時代。不管他們是為了理想奮鬥還是為了利益糊口,不管他們隸屬於哪一個政治陣營,不管他們選擇的是成王還是敗寇,我都由衷地敬愛他們,並以他們的經歷為借鑒,以他們的勇氣為驕傲。
所有聽了我家史的人,都說這交緾了中國的近現代史,是絕佳的小說題材,勸我不妨一試。我卻覺得過於沉重,難以下筆。是呵,我怎樣才能寫出國家淪亡、政權交替、骨肉交戈、天塹永隔里小人物的痛苦境遇,我自認沒有那樣的功力。等孩子大了,我多些閑暇,我會沿著祖先走過的道路,搜尋他們的居所,追詢他們的故事,探索他們的心跡,寫一些小小的文章,留給我的後人,告訴他們一個家族未被湮沒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