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的人少了冷靜,內心一份躁動會因一點兒小事而爆發積存已久的壓抑,這裡面有煩躁,有不安,有抱怨,還有一種不知名的局促感...
表面看著相安無事,每天被瑣事忙轉,沒有過多往自己身上想,一個家無非就是老公孩子,吃飯穿衣等諸多雜事,環環相扣。
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從相識相戀到組成一個家,這是一個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過程,同時生活又是對兩者的考驗,努力去適應對方,為對方著想分憂...
剛定居到這個三萬人不到的小鎮,心裡多少狂亂多少壓抑,身處異地出行行事總是拿自己國家作對比,對比是不會得到人家贊同的。人家偶爾會設身處地地著想,為我這個小鎮為數不多的黃皮膚人著想;其次說多了,便是這句話:這裡不是中國,忘了它吧。
說這話的人當然不是在中國七年的丈夫,他的親人是地道的本土人,實施本土化,來了則安心,入鄉隨俗擺入正題。客人來了,我去地下室把衣服洗了拿出來晾,記得還是我生日,生得不好,在一周中,丈夫一定沒時間陪我,這個我沒半句怨言,居家生活這是常事。客人在上邊沒找到我,去了地下室把我找到,讓我把手裡的活摞下,對我語重心長地說:紅妹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不能幹這些活的。理解人家的好意,我以為這洗衣做飯待客是不分家的,不行,本土人注重個人生日,特別的日子。
隨後一周,丈夫把話傳給我,是他親人說的,一定是客人傳給了他親人,說紅妹子有客人竟然還去洗衣服自己忙活,不把生日當回事。主要還是怠慢了客人,缺了主子外人亂了方寸,其實不慌亂,客人有女有外孫,對我這個晚輩自然很親切。我想這家務活一起上來是件很理所當然的事,這裡不是,尤其有人拜訪時,其實人家也是來道聲賀,送盆花,喝杯香檳慶祝一下就走。有心人一位,可是規矩得照辦。
說這些小事,其實就是入鄉隨俗的問題,我們看來是件平常事也易於理解,可能還會幫著忙活,人多力量大,這裡很實用。人家看我這個外來人如此招待客人有失禮節,他們則會忌諱這些。
說到這兒,也是我第一次來德國時,那時還是男女朋友關係,住在他媽媽家,結婚前他讓我來看看他的家鄉,看完滿意再點頭也不遲,也是對我父母的一個交待。老公那時在東德工作,我一個人留在他家,住樓上。一周里的一天,他的朋友夫婦拖了女兒來家裡玩。我客氣地招呼左右,沒有具體問他們想喝什麼飲料,茶或果汁之類的。去了廚房,我端了托盤,裡面有蘋果汁,三四個杯子上到樓上。人家有點詫異,因為我擅自作了主,這可能又失敬了吧。後來這事兒又反饋到我耳里,原來當地人的規矩還這麼多,細節比命還重要,一旦失去「常理」,我又有可能成為人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你說這外地媳婦好當嗎?
凡事都有第一次,看著學著,多少年過去,到如今一見人家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我就能揣測人家內心,所以生活經驗與人共處多是磨鍊出來的,為了不斷地適應環境,同時把自己變得越來越本土化,這個過程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同化的。當然「戰爭」有可能還會發生,只是盡量不去碰導火索,沒有必要弄得不開心,柔韌有餘地過自己的日子。
有些事兒,壓在心底會把自己變得越沉悶,你不吭聲身邊的人以為你樣樣消受,從孩子瑣事到對話等等。我不是善辯的主,口角之鋒沒那麼利,沒大事兒都吞下肚,實在有人提意見時,聽了又難消受。一旦中傷軟肋,委屈就接踵而來...
時間概念,誰都有啊,分事兒大小,誰都想自己完美,可是沒有完美之人,只有盡善盡美。話說到沒有準時把孩子送走,該死的周一14點又得出動,之前就得把孩子送回幼兒園,他們要去做運動。12點接了人,去了趟超市買了些吃的喝的,回來將近13點,趕緊捲起袖子做飯。大不該生三個,自己沒能耐就別做這檔子事。腳下的小兒在灶爐前左右跟貼,一個勁哼哼嘰嘰,他困了,倒騰完了抽屜,柜子,板凳和可玩的小玩意兒,現在他只想往媽媽懷裡鑽。可媽沒本事,要顧幾張口,心裡咋沒有時間概念了,時間刻在我心裡腦門上啊。邊做事邊看鐘,13:20,13:35,快吃飯,吃好就動身,神經時刻都是緊繃的,自己給自己打氣啊。一旦自己哪天倒下,誰還會安慰我呢,這是自家的事啊。
運動衣服裝進小書包,二寶向來刁鑽凡事要完美合他意,找來找去找來足球卡片集,一厚本子了,還要塞小書包,塞不進去,又得換包;還找來遊戲撲克牌和一本聽力故事CD在那裡塞啊塞,我這邊急啊,催啊,罵啊,冬天穿得又多,進屋脫出門套;手上抱了個小的,這不14點就到了,我頭都快炸了,一肚子來氣,恨鐵不成剛啊。
剛好他爹來了,他笑臉相迎我卻黑面相對,肚子都快氣爆了。他不緊不慢地問一句:我送他去吧...
主內的日子快膩了,如今除了家是重心,與外界都快脫節了,加上外界也沒多大精彩。這不下午他爹要去買一棵松樹,他寶貝大兒子剪壞了一棵,這是松樹牆,與鄰居車庫相接,把車庫相接處的一棵減掉一半分枝,露出一個缺口看見人家花園,以前是稠密均勻的,如今他爹問我要不要去買它回來。我回答很乾脆:買就買去吧,我又不是那麼難纏之人。他聽了卻說:你就複雜啊,比我複雜多了。這話不中聽,我問:我有哪些缺點就抖出來吧。他買樹回來,拎了盆大傢伙,長勢快趕得上那排老樹。他快口道就是上邊說的我沒有時間概念的問題。其實我知道我這毛病,我也挑白了(也揭了他的短,他知道他的不足處)。再問:比如什麼呢?
他鏟了一個坑灑了些肥料準備栽樹:比如今天送二寶去幼兒園,14點集合,14點才從家裡出發,這就是事實了。被這麼鑽空子,我先坦白今天中午時間安排不妥,買東西耗時,所以影響進程,可是,可是,我心頭一股熱流就上來:你以為我想晚點啊,你知道你那兒子性格,什麼都要他滿意,來回就兩個小時空隙,中間煮飯吃飯,我還想吃點好的呢,緊趕急趕拼了命似的;那傢伙嘴又刁,一個牛肉丸子燜耦,他皺眉一點都不沾,吃了幾點昨天剩下的豬肉絲。你論這點事啊,你真不該埋怨我,我心裡很難受,如果你都不理解我,我這輩子也就完了...你以為這鬼地方好啊,壓抑過來的,人家10幾20年的都還想著回中國,我還不想呆了呢,沒意思!自己累死也沒人同情...
我這人心軟,幾句話下來就鼻涕眼淚聲調兒高的,他「噓」了一下,不想讓鄰居聽到。我說我怕什麼呀,我才不管呢。他管啊,他在乎的。我心兒一橫,話也就多了,都是埋在心底的話吐了出來,總之心裡憋得慌,越想越氣憤。他見我有情緒后,一直坐在我身邊想摟著我給我降火。我這人只要一生氣,就不愛搭理人家,他越是搭理我越是嫌他煩,大有眼不見為凈之感。他見我如此發泄,趕緊討好地想為我分憂:你吃了不少苦,現在讓我怎樣做呢?我正在氣頭,丟下他徑直進了屋...
好在是,應了一位姐妹的話:是女人就別硬撐!這夫妻間不但感情要經常勾通,還要共同維繫這個家,有問題要及時提出來,相互分憂解難。不要一味隱忍和埋沒,累死也沒人理會,儘管是氣話,有憐愛心的人一定會站出來,傾聽彼此心底的吶喊,交換意見,把家經營得更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