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羅曼•羅蘭和梅琛堡夫人的忘年友情(上)日月星

作者:light12  於 2015-4-29 13: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羅曼•羅蘭和梅琛堡夫人的忘年友情(上)日月星    時間: 27 4 2015 22:44  

 

 

作者:日月星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前不久,這兒的電視二台播放了由François Villiers導演的八集電視連續集《約翰•克里斯朵夫》(Jean Christophe),我一集未漏地全部看完。不禁回想起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青年》曾批判過《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宣揚小布爾喬亞個性奮鬥的代表作,還提及該書情節動人,文辭優美,所以對世界觀尚未定型的青年人的毒害性更大。不知為什麼,這本書對我產生了一種偷吃禁果般的誘惑力,我跑遍上海各個圖書館想把這本書借出來一睹為快,結果自然是空手而歸。「文革」期間,記不得通過什麼地下渠道居然借到了全套《約翰•克里斯朵夫》,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把這部一百三十萬字的巨著囫圇吞棗地啃完了。那時我還沒有褪去「慘綠年華記憶真」的青澀,喜歡用激情、理想、躁動、掙扎、彷徨之類字眼形容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后的感受。八十年代初,我在四川北路新華書店購買了傅雷先生翻譯的四卷本《約翰•克里斯朵夫》,已沒有興趣和時間從頭到尾看一遍,只是偶爾翻翻。看到克利斯朵夫在給葛拉齊亞的信上說:「你瞧,我老了,不會再咬人了,牙齒鈍了。」,人到中年的我隱隱感受到滄桑的凄澀。時隔半個多世紀,在熒屏上看到Klaus Brandauer 飾演的老年克利斯朵夫從隱居的瑞士山坳中回到喧囂繁華的巴黎,平和地注視著周圍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我從他微笑的眼神中感受到清明與安詳。劇情在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的《晨曲》中慢慢結束,清溪在田園裡流淌,小鳥在晨曦中鳴叫,清新而優美的長笛聲舒緩地演繹了未曾告白的畫外音:「他已經走過燃燒的荊棘。他到達了彼岸。」

《約翰•克里斯朵夫》曾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也因此獲得1913年度的法蘭西學院文學獎。1915年為了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瑞典學院授予羅曼•羅蘭諾貝爾文學獎。

羅蘭•羅蘭希望對一切人都要公正,他同情戰爭中的法國受難者,也同樣憐憫戰爭中的德國受難者,在「愛國者」的唾罵聲中他幾乎成了法蘭西民族的罪人。迫於法國政府的反對,直到1916年11月15日羅蘭才收到瑞典學院寄給他榮膺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正式通知。

傅雷先生曾說過:「在卷四與卷五中占著一大半篇幅的,是德法兩個民族的比較研究」。書中有一段情節很動人。一個法國來的戲班子在克利斯朵夫生活的萊茵河畔小城演出莎士比亞的《漢姆雷特》,猶太青年曼海姆惡作劇般地把自己父親的合作股東葛羅納篷家包廂的票子送給了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前去觀劇時見售票房掛著「客滿」的牌子,不少人都懊喪地退回去。一位個子嬌小的姑娘,穿著樸素的黑衣服,一張瘦瘦的臉非常秀氣,捨不得就走,帶著艷羨的神情看著進劇場的人。克利斯朵夫被她的神情打動,不假思索的問她:「你沒買到票嗎?」她臉一紅回答說「沒有,先生。」克利斯朵夫告訴她自己手中有一個包廂的票子,打算邀請她一起去。姑娘羞怯地謝絕了,難為情的克利斯朵夫也跟著道歉,同時又繼續邀請。克利斯朵夫的神氣那麼善良,那麼坦白,姑娘被他真誠的態度感動,最終接受了邀請。前些日子,性格真誠、行為獨立、精神自由的克利斯朵夫因抨擊德國音樂界的虛偽幾乎得罪了整個小城的民眾。看到他帶了一個陌生女子混在漂亮的包廂客人中,劇場里的人都大驚小怪地議論紛紛。戲班子的頭號女星已年逾六旬,居然出演漢姆雷特 ------ 克里斯朵夫奉莎士比亞為生命中的靈泉 ------ 望著扮成玩具娃娃似的不雌不雄的老婦人,怒不可遏的克利斯朵夫破口大罵。此舉招致前來捧女角兒的所有觀眾一片噓罵,與克利斯朵夫坐在同一包廂的那位姑娘自然也成了眾矢之的。有關他們兩人的謠言迅速傳遍整個小城,我行我素的克利斯朵夫對此卻毫不知情。嗣後,他曾在教堂里看到姑娘跪在側面的小祭堂里一心一意禱告,臉上的表情痛苦而緊張。他很想上前和她打個招呼或說幾句話,但她沒有看見他。不久,克利斯朵夫在一個小站乘火車,停靠在對面的一節三等車廂里坐著那位姑娘,戴著一頂旅行便帽,身邊是一口舊提箱。姑娘也望見了他,兩人都楞了一楞,不聲不響行了禮,一齊把低下頭去。列車開動前的幾秒鐘,兩人又抬起頭面對面望著。咫尺 ------ 天涯。車子離開了,眼看著她的列車消失在黑夜裡,他卻不知他們就此永遠分開。時隔很久,克利斯朵夫才從曼海姆口中得悉那位姑娘正是包廂主人 ------ 庸俗勢利的猶太富商葛羅納篷家中的法國女教師,可憐的法國姑娘成了克利斯朵夫的替罪羊被主人解僱了。克利斯朵夫難過到極點,竭力尋訪女孩子的蹤跡,想寫信向她道歉。可是人海茫茫,誰也不知道她的事,向哪裡去打聽呢?這事成了克利斯朵夫心中永遠的痛。數年後,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音樂會上遇見一個叫奧里維的法國青年,他的臉上長著一雙清朗明確的法國式眼睛,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樸實的氣息。克利斯朵夫「認得」那雙眼睛,好像在另外一張臉上見過似的。兩人一見如故,感情十分融洽,冥冥中克利斯朵夫意識到「我有了一個朋友了」。得知奧里維就是那位法國女教師的弟弟后,他們兩人成了終身的朋友。但兩人的氣質完全不同,一個浪漫,一個現實,一個富於幻想,一個付諸行動。羅曼•羅蘭的諍友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認為,奧里維是法國文化的精華,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德國力量的代表。智者被強者提高,強者被智者凈化。這種相互的喜悅對兩個民族來說是一種象徵。他們共同構築了一個最高的理想,把西方文化的兩頁翅膀聯繫在一起,讓歐洲精神自由地翱翔於血淋淋的歷史之上。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在羅曼•羅蘭聲譽尚不昭著時,已是他的異國知音。他認為羅蘭的作品是「為整個歐洲的團結服務的」;羅蘭本人「在關鍵時刻代表著歐洲的良知,代表著一種對愛的彼此了解以及對獲得這種了解的真誠願望。」

現實生活中的法國青年羅蘭卻是在和一位比他大整整五十歲的德國老婦人的交往中才逐步認識並進而深入了解德意志的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情緒和民族精神的。她就是被羅蘭稱為「我精神上的忠實伴侶;我的第二個母親」的理想主義者瑪爾維達•封•梅琛葆夫人。

瑪爾維達•封•梅琛葆 ( Malwida von Meysenbug,1816 - 1903)出生於黑森州卡塞爾,是詩人歌德的族裔,李華列埃家族( Rivalier Familie )的後代,父親被冊封為梅琛葆男爵 ( Baron von Meysenbug )。這位「口中含著銀調羹降生在卡塞爾最漂亮的城堡中」的貴族小姐終身服膺理想主義,致力博愛與和平。她是十個孩子中的第九個,有兩位哥哥都位極人臣,一位曾出任奧匈帝國首相,另一位則是巴登公國卡爾斯魯厄[1]的最高樞密院顧問官。瑪爾維達是這個豪門中唯一的叛逆者,青年時期的她不顧家庭的反對和阻擾去漢堡參加了一個自由的公社,結識了不少共和主義者。她支持歐洲1848年的三月革命 [2],此舉終於導致她和自己的家庭徹底決裂,遂移居英國靠教書和翻譯謀生。她從小接受極其良好的教育,本人天性善良、意志堅強、氣質高貴、思想敏銳、修養完美,對文學和藝術的鑒賞力很高,結交了不少那個時代的天才和優秀傑出的人物,例如德國哲學家尼采、德國音樂家瓦格納、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俄國思想家赫爾岑、義大利愛國志士瑪志尼以及被稱為「瞬間就能征服一個男人靈魂的女性」的俄羅斯傳奇姑娘莎樂美等都是她的至交友好。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上述幾位精英人物。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天才,也是最有爭議的歷史狂人。請看尼采1888年出版的自傳《瞧!這個人》(拉丁文:Ecce Homo)前三章的標題分別是:「為什麼我這麼有智慧?」、「為什麼我這麼聰明?」、「為什麼我寫出這麼好的書?」,可見這是一位多麼孤獨、高傲而冷峻的思想者。自傳中記述的是尼采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而不是尼采個人的生平。

德國音樂家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是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上承莫扎特、貝多芬的歌劇傳統,下傳理查德•施特勞斯的後浪漫主義歌劇潮流。因為瓦格納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以色列國內有一道非正式的禁令,從不上演瓦格納的作品,包括家喻戶曉的《婚禮進行曲》(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曲》Lohengrin,1850中的一支曲子),代之以猶太裔的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


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Liszt Ferenc,1811-1886)是一位音樂神童,九歲就公開演奏,他將鋼琴技巧發展到無與倫比的程度,音樂交響詩的形式由他創造。歐洲的國王和貴族們都對李斯特脫帽致敬,從此音樂家的地位開始迅速提升。力爭從奧匈帝國獨立的匈牙利人將李斯特看作民族英雄(其實他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則是奧地利人),每次邀請他回匈牙利時,都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晚年的李斯特認為自己一生最大的榮耀是貝多芬聆聽了他的演奏並親吻了他的額頭。

俄國思想家赫爾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Ге́рцен,1812-1870)的父親出身於俄羅斯最古老的雅科夫列夫(Яковлева)貴族之家,母親則是一個德國書記官16歲的女兒。作為私生子,不能繼承父姓,鍾愛他的父親給他取赫爾岑(Ге́рцен)為姓,這是德語「心」(Herz)的諧音(俄語Ге́рцен讀音為蓋爾岑,德語Herz讀音為赫茨,中文譯作赫爾岑,真是神來之筆!)。上世紀60年代初,還在念高中的筆者不惜蹺課,偷偷溜到學校附近的永安電影院去看根據他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偷東西的喜鵲》。據說劇中有他自己父母的影子。他的長篇回憶錄《往事與隨想》記述了從十二月黨人起義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個世紀里俄國和西歐的社會生活及革命事件。他是和別林斯基齊名的進步思想界的領袖,車爾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羅留波夫都曾閱讀過他的大量書籍受到他的思想影響。

義大利愛國志士瑪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羅馬帝國滅亡后,義大利受奧地利帝國奴役,瑪志尼創立「少年義大利黨」,創辦《少年義大利報》,發動和組織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了義大利的獨立統一事業。戊戌事敗,梁啟超先生痛定思痛,琢磨出「少年強則國家強」之理,遂奮筆為「少年中國說」鼓與呼:「得一瑪志尼,且能舉全國而少年之。堂堂四百餘州之國土,凜凜四百餘兆之國民,豈遂無一瑪志尼其人者!」

梅琛葆夫人的那位女性至交莎樂美(Луиза Густавовна Саломе,1861-1937)不是愛爾蘭才子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筆下捧著被希律王砍下的施洗者約翰的頭顱忘情地親吻的那個美艷而古怪的女精靈,而是沙皇的聯軍統帥古士塔夫將軍(Густава Саломе)寵愛的小女兒。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讚譽她為「具有非凡能力的繆斯,男人們在與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與她邂逅幾個月就能為這個世界產下一個精神的新生兒」 。為她獨特的魅力、天資和氣質傾倒的天才風雲人物有「哲學狂人」尼采、「最勇敢最冷靜的思想家」保羅•雷、「歐洲詩壇最耀眼的那顆星」里爾克以及「破譯波斯古文聖手」的語言學家安德烈亞斯等。有一幀傳世甚廣的照片:被繩索綁住胳臂的尼采和保羅•雷拉著大車,莎樂美跪在車上,她手裡拿著的是一根鞭子。這幀照片莫非是對尼采那句驚世駭俗的名言「你到女人那兒去嗎?別忘記帶上鞭子!」(出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部第十八節,Du gehst zu Frauen? Vergiss die Peitsche nicht! Also sprach Zarathustra,Teil eins,XVIII )的反諷?

註釋

[1] 巴登公國(Dukedom Baden)起源於12世紀,屬於宰林根王朝(Zähringen),首府為卡爾斯魯厄。經過若干次分裂後於1771年重新統一, 1806年升為大公國, 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國。1918年一戰結束后,君主制被推翻,末代大公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1857-1928)退位。

[2] 1848年革命發生於歐洲,是平民與貴族間的抗爭,主要是歐洲平民與自由主義學者對抗君權獨裁的武裝革命。首先發起地點為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波及的國家幾乎涵蓋整個歐洲,僅俄羅斯帝國、大不列顛及荷蘭未受影響。此次所有革命行動雖均以失敗收場,但是卻造成各國君主與貴族體制動蕩,並間接導致德國及義大利統一運動。唯一的例外是法國的二月革命,成功地推翻了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立普一世(Louis-Philippe I,1773-1850)。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5-4-30 05:50
喜歡這篇文章,期待下集!
回復 light12 2015-5-2 19:28
sissycampbell: 喜歡這篇文章,期待下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9: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