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薩爾茨堡風情3

作者:light12  於 2013-11-2 22: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4評論

 

時間: 02 11 2013 01:33  
作者:蘆笛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海爾布倫宮(Hellbrunn Palace & Trick Fountains,中文又譯作「亮泉宮」,不知有何根據)在薩爾茨堡十大景點裡列為第五,但我覺得它遠遠超過了其他景點,非常值得去。從火車站或市中心坐25路公車可達,十分方便。

這個宮殿是統治薩爾茨堡的總主教Markus Sittikus von Hohenems在1612年下令在城郊的海爾布倫山下建造的,作為他本人到城郊休息的行宮,但他並不住在那兒,而是住在城裡豪華的宮殿里,只是休閑、度假、過節才上那兒去。

中文旅遊手冊介紹說,這行宮是總主教為他的情人建造的,此說不知有何根據,姑妄聽之可也。反正主教,大主教,總主教全TMD爛人,教皇更是爛到不能提,私生子無數。我在那兒跟太太深有感慨地說:See?信教就要信出這個結果來,這就是《紅與黑》上闡發的真理,在會信的人手上,信教跟沙場建功立業一般,同樣能讓人輕取富貴,尊榮如帝王。哪見過你這種不會信的,不見錢進來,只見錢出去?目睹鐵的事實,她也無話可說,蓋她是耶著學習積極分子,牢記著「富人要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的偉大教導,而無論是梵蒂岡那個世界聚寶盆,還是眼下的主教宮,都證明了這些上帝的使徒們是何等的偽善。

行宮原來的總面積很大,如今分為不要錢的外面的花園、收票的Wasserspiele (英文為trick fountains,中文為「機關噴泉」,又稱「亮泉宮」),動物園以及民俗博物館四大部分。我看去機關噴泉就夠了。它應該算整個公園的精華區吧。那兒不讓遊客自己進去,而是定時由導遊引入,以德文和英文先後為遊客講解,所謂guided tour是也。

外面不要錢的花園部分的格局,我看跟一般的西式花園大同小異,當然很美,不過與裡面的機關噴泉那部分園林的風格不大一樣:
















遠處的黃房子就是行宮宮室





亮泉宮的園林則明顯是義大利風格,跟外面的花園格調不太一樣:
















但在我眼中, 它與常見的義大利花園景觀仍有不同,somehow帶上了幾分東方園林的雅緻。例如這個假石山似乎就是用害得宋徽宗亡國的太湖石建造的,而這在西方還真不多見:



這種外表凹凸不平的洋太湖石甚至用來裝飾宮室的內外牆面:






此外,室內裝飾還使用了類似慕尼黑巴伐利亞王宮內的貝殼鑲嵌。這是用貝殼鑲嵌的宮室穹頂內觀:




但這些都不是亮泉宮最有趣之處。它有兩個獨二無三的特點,一是 「機關噴泉」,這所謂「機關」,乃是古語,也就是《三俠五義》上那些「機關」,並非今日政府機關的「機關」。《三俠五義》上有各種機關,外人擅入,觸發之後,就有暗器或毒箭從角落裡射出,或是「笨刀」當頭砍下,等等。這些屁話為金庸沿襲,桃谷六仙就曾觸發了少林寺內暗道的機關,被18個鐵羅漢用禪杖打得死去活來。但作者從不交代那機關動力來源是什麼。而海爾布倫宮的一切機關的動力來源都是水力。

所謂機關噴泉,不是如一般的噴泉那樣,安裝在醒目之處,而是埋藏在你想不到的地方:身邊的草叢裡或灌木叢中,腳下的石板縫裡,等等。它們平時不噴水,偶爾露崢嶸,待到主人一開動機關,水就突然噴出來了。這就成了主人捉弄客人的絕佳的惡作劇手段,鬼話所謂practical joke是也。過去是主教捉弄賓客,如今則是導遊捉弄遊客。就連老蘆都猝不及防,給淋了一身水。




埋在道路兩側地下的噴泉突然噴水



噴水漸停,高度減低,確保你從上到下都給淋濕。







畫面中那張石桌,是主教在夏季宴請賓客們用的。中間那個石槽里放了美酒,其內有流水不斷流過,以保持美酒冷卻(估計是白葡萄酒吧)。請注意,每個石凳正中都有個孔,其中暗藏著噴泉。賓主飲到耳熱酒酣之際,主教不動聲色搬動開關,水就從其中衝出,灌洗客人們的溝子(四川話)。大吃一驚的客人們跳起來逃走,迎接他們的則是兩旁路上的突發噴泉(諸位已經在上圖中見到那兩側路上埋伏著的噴泉了)。




這位姑娘乾脆拉起hood(抱歉,我還真不知道中文裡怎麼叫那玩意,「帽子」?),從容不迫地穿過水幕,一副公事公辦的上路派頭,一點油墨桿都沒有。她在日常生活里一定是個非常boring的人。




這姑娘被地下埋著的水槍噴水猛然沖濕了溝子,跳開逃到安全所在後,掌不住彎腰大笑。

亮泉宮的第二個獨特之處,乃是有許多微型木偶劇場,由水力驅動的木偶進行表演。當然,那只是某個動作的簡單重複,不過在那個年代能造出這種自動木偶來,也真是極盡巧思了。




從山上引來的渠水為各種自動木偶提供了動力。請注意水渠左岸那些被植物覆蓋的由石頭搭建的小土包,每個小包內部都是個小木偶劇場,由流水驅動其內的自動木偶(也就是最早的機器人)表演單調的動作,吸引了過客駐足觀賞。




主教為了拒諫飾非,建造了這個雕塑,用來對賓客宣示他對別人批評的態度,用我黨的話來說就是「旗幟鮮明地制止動亂」。他把自己塑造為彪悍的勇士,威風凜凜有如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右手揚起利劍,左腳踩住了一個說三道四的小人或「大V」,也就是今日所謂「意見領袖」。那小人大V長著一雙專門打聽閑言碎語的招風大耳朵,伸出了一條血紅的慣說是非的長舌頭。流水驅動機關,那長舌會慢慢地往上舔,一直舔到鼻尖,看上去十分搞笑。




由水力驅動的貌似在池裡環行遊動的小動物




自動木偶戲,黃梅戲《天仙配》的理想境界——夫妻雙雙幹活。隨著水力驅動機關,那兩口子不停地轉動那轉軸,那小狗也一直在搖頭晃腦。



自動木偶戲,某位勇士把魔鬼拴在樹樁上,反覆用刀去殺。請注意,魔鬼頭上長角,下肢是獸蹄,正是典型的西方魔鬼的長相。



自動木偶戲,工人磨面



自動木偶戲,英雄屠龍救美。此乃加人、妖刀等色迷同志的最愛。那被凶龍(dragon,跟中國的龍八萬杆子打不著,我已經在嘲笑《龍的傳人》的舊作里解釋過了)劫持的公主全身赤裸,被綁在石頭上,只有一條飄帶遮住了下身。我開頭還以為是《西遊記》里蜘蛛精用手「侮住羞處」,定睛一看,才發現那不是手而是飄帶。由此可以看出主教有多色。傳說中的凶龍倒是專門綁架公主,但我向多名鬼子打聽過,誰也不知道凶龍把公主搶去是要幹什麼。彼此並非同種動物,性犯罪顯然是不可能的。更別說從來就沒聽說過凶龍把公主搶去後會把她脫個精光了。對無手的龍來說,這事根本就不可操作。可見主教完全是為了滿足色慾,才下令破天荒第一次把公主脫光的。




這是自動木偶戲的洋洋大觀,峰巔之作。BBC專門有電影介紹過。整個劇場就裝在這個窗洞里,外面有門可以關閉。其內是由18世紀初奧地利的能工巧匠們製作的150個各行各業的自動木偶,按照編好的複雜程序,按部就班進行表演,各自作出自己的專業動作。據BBC聲稱,這是人類最早的computerized robots,只不過那computer不是由數碼電路,而是由複雜的齒輪、發條等等類似鐘錶的機械裝置編的程序。



劇場正面觀



劇場側觀。如果不知道它們的真實比例,以為是真人那麼大小,則那場面就頗為壯觀。

總之,我覺得亮泉宮很有意思,端的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諸位若去薩爾茨堡遊玩,千萬不可錯過。

(全文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小皮狗 2013-11-2 23:25
經歷過歲月和沉澱的風景尤其耐看。。。
回復 light12 2013-11-3 00:41
小皮狗: 經歷過歲月和沉澱的風景尤其耐看。。。
就是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11-3 09:24
「主教為了拒諫飾非」。。    
謝謝介紹。
回復 light12 2013-11-3 11:54
秋收冬藏: 「主教為了拒諫飾非」。。      
謝謝介紹。
謝謝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5: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