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10月底,遊覽了福井(Fukui)――東尋坊。福井是日本著名的遊覽勝地,擁有許多國家級、縣級(相當於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東尋坊是日本海沿岸的一處山岩峭壁,由於長年受到海浪侵蝕,顯得十分陡峭險峻。據說,東尋坊海岸也是著名的自殺聖地,我只是想去看看。
大巴中途休息站
從名古屋乘坐大巴到福井車站,然後換乘京福電鐵公司的三國蘆原線到三國車站,再換乘京福巴士到東尋坊。這個換車過程,我也是詢問了好幾個車站管理員,花費了很多時間。那個電鐵公司的電車很有意思,有點像30年代舊上海的電車,但是有軌的電車,車內的箱體結構,感覺都是木製的,而且上車的地方是有欄桿的。讓人一下子感覺回到了「30年代的遠古」,很難想象,在現代化的日本還會有這個。
到東尋坊的巴士是小巴士,或者說是中巴,車次很多,似乎是10分鐘一趟,所以上車的人不是很多。從三國車站到東尋坊,一路都是在山溝或山腰盤旋。一路的風景不錯,尤其是人工綠化和人工維護非常好;如果在中國,至少也是AAAAA級風景區,就是不能下車去看。
遠遠地,坐在車上就可以聽見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了。一下車就趕緊拍照,因為遊人很多,認不認識沒有關係,英語日語一起來,能夠照相就行。原來這東尋坊的岩石,幾乎全部都是有柱狀節理(五角形或六角形的柱狀岩塊)的輝石安山岩岩柱。據介紹,全世界只有三處可見到這種岩柱。被稱為東尋坊大池的海灣,氣勢特別雄偉,這裡峭壁高達 50 米,水深已達到 17 米。東尋坊沒有沙灘,只有陡立的石壁,90度垂直地一排排佇立在海水裡。低頭看下去,的確很恐怖,如果就這樣跳下去,只有一個結果:被堅硬的石塊撞碎腦袋,腦漿迸發!
獨自一人坐在懸崖峭壁,休息一會兒,欣賞大海的風景,感覺很不錯。突然,從我身後來了一位漂亮的日本女警官,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嚇我一跳;一張小嘴嘰哩咕嚕說了一大通,大概就是勸說我不要在此自殺,好好想想自己的家人,讓我回到鎮上去。我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解釋了一會兒,拿出護照和名大的工作證給她看,這才消除了誤會。後來一想,還真懸:要不是我坐得穩,說不定真的被她拉下水,別人還以為雙雙殉情!
東尋坊一帶可觀賞的景點不是很多,主要就是看看柱狀岩塊、自殺的懸崖,當然附近還有雄島、水族館、幾個廟宇以及安山岩的奇岩怪石等景點,由於時間關係,不能去了。東尋坊的內陸一側,有一個旅遊紀念品一條街,與中國大多數旅遊紀念品一條街差不多,當然,這裡的特色就是石頭多、海鮮多。
從東尋坊往回走,還有一個小故事。
中巴從旅遊景點到了小鎮上一個看上去差不多的小車站,但還不是電鐵公司的那個車站,我就下車了,下車之後才發現早下了。於是就像一位路人打聽,是一位中年女士。中年女士給我指點了方向,我才放心向車站方向走去。不久,那位中年女士開車過來,讓我上車,說送我過去。她見我這亞洲人模樣,還不怎麼會日語,問我是不是中國人。在車上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她去過中國上海,對上海印象很好。那當然,福井的規模,也就湖北一小城市那樣。
回到福井,已是傍晚,就觀摩一下市容吧。電車、超市、廟宇、餐館、小吃等等,還參觀了一個「日本女優展」,日語中的「女優」是「女演員」的意思,不是現在的什麼成人電影。說起成人電影或成人畫刊,在日本應該是最流行的。名古屋各大商店,都有書店專櫃,其中就有大量的成人畫刊,而且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彩色照片。如果只是從審美的角度去看,也是一種享受。但問題是很多中學生放學之後,就沉迷其中,那些白白的、紅紅的、黑黑的,一絲不掛,一覽無遺,極易讓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不能自拔。雖說日本對成人讀物管理很嚴,規定成人書籍雜誌不得銷售給未成年人,但那些學生們就只在書店裡面看,看完再回家。
在一個路口的天橋上,遇到一幫日本MM,手裡舉著牌牌,好像是為一個什麼病童捐款;再看她們的胸牌,原來是仁愛大學(じんあいだいがく,Jin-ai University)的學生。在多大附近,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手裡舉著為病童捐款的牌牌。這世界,還是仁愛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