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拿到一個研究課題:《中華絨螯蟹的飼料成分對脫殼的影響》。於是,老闆計劃在郊區的實驗基地養殖螃蟹。一般的精養魚塘,也就2畝左右,我們的魚塘足有10畝,夠大的,可以游泳了。
3月初,與老闆一起買了約40萬隻蟹苗(按照每畝放養蟹種4萬隻,規格110只∕斤)。回到基地后,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等先後消毒、殺菌,這樣一折騰,死掉不少。老闆心疼啊!
雄蟹的壽命為一般兩年,雌蟹的壽命大約有兩年半。螃蟹一生大約要脫殼9-10次,而我們養殖的中華絨螯蟹(也就是河蟹),一年要脫殼5-6次(每脫殼一次,身體就長大一次,直到殼殼變硬而不能繼續長大,就等下一次脫殼)。螃蟹小的時候,脫殼不要緊。到了6月份左右,比較大的螃蟹,脫殼之後就往岸上爬。基地值班的工人打電話上來,告訴老闆說,螃蟹跑了不少。於是,老闆就讓我們大家輪流去基地值夜班,把「越獄」的螃蟹「抓獲歸案」。
夏季的鄉下夜晚,一條漁船,月兒高懸,蛙聲不斷,夠浪漫的!
不過,魚塘邊是1米高的草,想想吧!有多少小傢伙在等待我們獻血!沒有花好月圓,只有紅包點點。當然,我們還是要「全副武裝」,長袖衣褲、花露水、蚊香等等。兩個人輪流值班,一個人上半夜,一個人下半夜。
值班時,一般也就兩個小時巡查魚塘一周,走一圈也就半小時左右。所以,一個人一晚上也就轉兩圈就行了。但這個不是散步哦,四周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好在後來電工特意給我們在魚塘邊安裝了一盞100瓦的燈,但在這個漆黑寂靜的鄉下,顯得微不足道。
穿著雨鞋,拿著手電筒,貓著腰。用手電筒一照,就可以在岸邊發現小螃蟹們在脫殼,凸起雙眼,嘴裡還不停地吐泡泡,好像在說:「看什麼看?沒見過美女脫衣服啊?」
得,不理睬得了。轉了一圈,也只發現3、5個爬上岸的。抓起來,扔回魚塘中;那些跑得快的,就用一根竹竿子挑回去。發現有空殼殼,就撿幾個,放進塑料袋中,回去交給老闆,算是完成採樣任務。然後,回到船上,繼續睡覺。可那搖搖晃晃的船,還有搖搖晃晃的床,怎麼睡得安穩?
第二天早上,聽見有人叫吃早餐。趕緊起來,發現天已大亮,接著就去公共食堂附近的水池子洗把臉。吃過早餐,等單位送上班的人員的專車一到,就一溜煙就上了車,還是回家繼續睡覺比較安穩、踏實。
螃蟹脫殼
螃蟹脫殼
蝦脫殼
蝦脫殼
蟬脫殼
蛇脫皮
青蛙變態
蠶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