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君彥教授葬禮上的悼詞
尊敬的洪君彥老師的夫人陳賢英師母,
尊敬的洪君彥老師的親友和各位來賓,
親愛的北京大學的校友們:
今天,宗揚不才,代表北大世界經濟專業的學兄學弟學姐學妹們,懷著敬心厚意,借和風暖日,在這裡深切悼念一位德高望重、一位和藹可親,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長輩和朋友——洪君彥教授。上海福壽園這座美麗的墓地也會因洪君彥教授的到來而驕傲,生輝。
洪老師,您在香港彌留之際,曾經在病床上至少三次夢到自己在上海的大哥和小弟,夢見現在模樣的三兄弟在曾經的洪家大院里像孩子一樣戲耍。後來,您甚至說到要給大哥打個電話,思親之狀盡情流淌,達到高潮。洪老師,我們想告訴您,在陳師母的精心安排下,您現在已經來到大哥的旁邊,您思念的大哥就安息在您不遠的身旁,您不用電話了,您可以用您洪鐘般的嗓音告訴大哥,「當年出門闖蕩的洪家二弟回家了」,您還沒來得及說出來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洪君彥老師的一生絢爛多彩的,也是永遠年輕的。憶當年,少年洪君彥,清逸俊朗,英姿勃勃,懷一顆報國之心,離滬赴京求學,從此成就了一番佳話,寫就了一段歷史。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有一位1840年生於德國的名叫塞繆爾〃厄爾曼的人寫過一篇名為《青春》的散文,他說:「人人心中皆有一部天線。只要豎起天線,捕捉樂觀信號,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齡告別塵寰時仍覺年輕。」洪老師何嘗不是那位早早懂得豎起人生的天線,知道如何接受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的達人智者,他又怎能不在我們心中青春永駐,風華長存?
洪老師生於1932年2月23日,不幸因病於2012年9月6日在香港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八十有多。洪老師的一生是飽滿的。他為學術和學生而存在。雖然在人生旅途上的荊棘曾深深地刺痛過他,但他仍然不懈的追求著,哪怕為他的理想之門常常是關著的。
洪老師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洪老師不僅於1959年在北京大學主持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世界經濟學科,而更以他特有的人格風範和精神魅力,他的淡然、灑脫、和兼容並包,他爽朗感人的笑聲和良師益友的忠告,他的神采飛揚,精神飽滿,倜儻風流……
在中國的芸芸眾生當中活出一個真切實在的良知學者,仁愛師長和人生強者。
在我看來,洪老師的品質大可概況為高尚的文化教養,沉重的社會擔當和灑脫的自由靈魂。儘管他沒有許多人那麼富有,但內心高貴,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堪稱社會之中流砥柱,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貴族。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尊敬的洪老師,今天,愛戴您的人們來到您的身邊,只為追憶您友善、慈愛、仁厚的一生,只為在心中永遠凝固您慈祥、寬厚的笑容;只為您驀然離去,送您最後一程……
宇宙茫茫,天地悠悠。親愛的洪老師,您睡著了,睡得很沉,很沉……
我們知道您太累了,您需要休息了。在您走向另一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來到這裡為您送行!
洪老師,我們想說謝謝您,我們最最感謝的是,您讓我們知道了,在地球的另一面還有一個比我們強大很多的美國,那裡的人無論工作和生活都和我們很不同,而您更讓我們知道,我們都不是碌碌之人,等閑之輩,我們自己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成功的人生需要名師指路和貴人相助。洪老師就是我們共同的指路名師。
此時此刻,傾盡江海湖水也道不完我們對您的尊敬和熱愛!洪老師,您雖然走了,但您並沒有離開我們,因為我們仍同屬於一個宇宙。在同我們一起旅居在這個世上的期間,您經歷了充滿風暴和鬥爭的生活,這是一切偉大和天才人物的共同命運。今天,您安息了,您走出了人間的衝突與紛爭。在您進入墳墓的這一天,您同時也步入了榮譽的宮殿。從今以後,您將和人類的星星一起,熠熠閃耀於我們仰望的雲層之上。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
仙人已過蓬萊閣,德范猶香啟後人。對於世界而言,您就是一個人,但對於愛您的人而言,您就是世界!雖然,您馬上就要還身塵土,而您用生命鑄就的師魂,將永遠屹立在同學們的心中。
今天,您的摯愛親朋們和您的學生們圍繞在您的身邊,追憶您生活中仁愛的點點滴滴,褒憶您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我們扼腕嘆息,您的離去,使世界又失去了一位好人,此時,我們只能懷著不舍的心,願您一路走好!「洪教頭」的靈魂與精神將永遠成為我們世經洪門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安葬您於故鄉故土,重回母親懷抱,亦算是落葉歸根,遊子返鄉。
古今中外,悼文一直是連接生者和逝者的橋樑,也記錄了人類對死亡的無數次追問。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這不是虛無,而是永恆!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死亡是活著的一部分。敬愛的洪老師,不論您在哪裡,我們都請上帝,給予您溫暖,願您安息!
洪老師,我們大家衷心祈願您老人家長陌遠行,清風浩蕩,一路走好!
我們總要說再見,再見是為了再見。
安息吧,敬愛的洪君彥老師,您將不再被人打擾。愛您的人們,會永遠深深懷念您!
李宗揚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八日
上海福壽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