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現代旅遊是一種浪費

作者:8288  於 2012-7-18 02: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9評論

關鍵詞:旅遊, 現代

  旅遊已經成為普通中國人的休閑活動,人們或者在國內,或者到國外,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形成世界上最龐大的旅行團,甚至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施主」。但是,在這樣的旅遊熱潮中,也經常出現對中國人旅遊習性的批評聲音,例如隨地吐痰等毛病。前幾天還看到人說,外國人旅遊時,除了單純享受旅遊,天塌下來都不管,工作徹底拋開,盡情享受;而中國人旅遊,總是放不開工作、生意,沒有外國人會享受。今天就說說這個話題。

    旅遊在中國很早就存在。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人們大多數都是定居,家鄉之外的地方都是陌生的,這就產生了旅遊的內在需求。中國古代的旅遊大致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普通百姓的旅遊,二是商人的旅遊,三是文人的旅遊。產生這種差別,與中國的社會現實有關。

    普通百姓由於農業生產的緣故,較少有機會遠離家鄉去旅遊,因此,普通百姓的旅遊大多都是近距離的「旅遊」,例如趕集、廟會、節假日慶典、春遊、踏青等等。這種旅遊的特點是,不以景點為主要旅遊對象,而以活動內容為主。即便有些廟會之類也在「景點」中,對於百姓來說,每年去好幾次,早已不是為了參觀景點、尋找新鮮,而是為了活動的內容。例如在趕集、廟會、節假日慶典中,人們經常會把家裡的農產品帶來賣掉,然後買一點其他東西回家。這就是中國人在旅遊時不單純為旅遊,還會兼顧其他事情的原因。

    中國古代經常長距離旅遊的,有一種是商人。但是,由於商人社會地位不高,人數不多,他們的旅遊習慣沒能成為社會仿效的對象。而且,商人的旅遊也不是以景點為中心,出於本性,他們在旅遊時,也必然要兼顧做生意,不會有所謂單純的旅遊。

    如果說中國古代有所謂單純的旅遊,那主要是文人。古代文人的一般生活出路是做官,到不同地方當官,成為他們旅遊的充分條件。由此,中國古代文人的旅遊方式,成為中國傳統旅遊的典型之一。古代文人的旅遊,經常會留下旅遊的感慨,例如《楓橋夜泊》等。這種方式是現代遊人隨意題寫「到此一游」的源頭之一。但是,中國古代文人旅遊最突出的,其實是個性化旅遊。例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不是因為景點的著名才去旅遊,而是因為他的一篇文章,成就了一個千古景點。再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夜晚泛舟江上,胸中感慨,揮灑文字,使得赤壁這個沒什麼可看的「景點」,得以名垂史冊。其他如謝靈運、李白等等,大多都是一個文人造就了一個「景點」,而較少純粹出於對「景點」的膜拜而單純旅遊。由於古代文人的旅遊畢竟人數很少,因此,「到此一游」的習慣,並沒有成為視線中的污染。

    歐洲人的旅遊習慣與中國不同。古希臘、古羅馬也有出於商業目的的長途旅行。古羅馬滅亡后,歐洲的主導民族,原先就是游牧民族,談不上旅遊的習慣。等這些游牧民族徹底定居,靠農業為生時,旅遊才逐漸開始出現。由於現代旅遊誕生於英國,我們只以英國為例。

    英國最早的旅遊者都是貴族,由於封建制度造成農民嚴重的人身依附,英國普通農民的自由遠不及同時期的中國農民,因此,英國長期以來,農民沒有機會主動旅遊。由於英國出現了紳士化的傾向,原本粗俗的貴族,也開始追求文化。他們追求文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到義大利等地旅遊,旅遊的主要內容是參觀,各種建築、壁畫、歷史景點。這成為後來以景點為旅遊目的的源頭。大多數貴族的景點旅遊,都是走馬觀花,增加一點見識和談吐的資本,同時成為紳士修養的一部分。由於貴族或紳士本來就不需要從事生產勞動,因此,旅遊都是單純的旅遊,一般不會夾雜其他目的。這與中國普通人的「旅遊」確實有很大不同。

    英國旅遊發展的第二個原因是健康問題。工業革命后,英國有較長一段時間,環境非常差,污染極其嚴重,流行病大肆傳播,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肺結核。在抗菌素出現之前,治療肺結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由於英國污染嚴重,又地處北方寒冷地區,因此,到歐洲南部曬太陽,成為治療肺結核的主要辦法。另外,瑞士等地區海拔較高,雪山林立,重工業少,空氣比較乾淨,也成為英國人及歐洲人治療肺結核的選擇地點。現在瑞士如達沃斯之類的旅遊景點,當年其實都是治療肺結核的療養院。為了治療肺結核而導致的旅遊,造成兩個重要的後續影響。一是對吐痰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傳染,以至於後來有些歐洲國家制定了「禁止吐痰」的法律;二是旅遊的內容純粹就是療養,拋開一切其他雜事。面對肺結核這種不治之症,活命的願望當然比順便做點其他事情重要得多,除非有些患肺結核的作家,在療養期間還堅持寫作,否則在療養期間,一般什麼都不做。

    雖然工業革命后的英國逐漸成為世界首富,但是,大多數普通人還是非常貧窮,能夠享受文化旅遊和健康旅遊的,只能是少數有錢、有閑的貴族、紳士階層。他們在家裡本來就天天消遣,旅遊只不過是換個地方消遣而已。因此,英國紳士貴族階層形成的旅遊習慣,的確與中國人的旅遊習慣不一樣。這種不同,與所謂中國人「劣根性」沒什麼關係。

    英國現代旅遊的正式形成,是在世界博覽會的時候。當時,英國的鐵路已經非常發達,大規模的旅行團成為可能,現代旅遊業便正式誕生了。世界博覽會的旅遊,從一開始就顯示了它的特點:景點、購物和消費。為了讓有錢人旅遊感到舒適,現代旅館業也隨之誕生,並且日益豪華奢侈。由於早期貴族、紳士的示範作用,當中產階級加入到旅遊大軍的時候,貴族、紳士單純旅遊,只為了享受,不參雜其他事物的「高尚」模式,也成為大眾模仿的對象,儼然每個人在旅遊的時候,都過了一把貴族的癮。

    當這種旅遊方式推廣到中國的普通大眾,便出現了雜交的現象。第一,純粹旅遊享受與中國人的習慣混在一起,因而,中國人的旅遊經常夾帶一些其他目的。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節約,一舉兩得,沒什麼不好;第二,當年中國古代文人的個性旅遊不見了,大規模旅行團都像當年歐洲人一樣,以景點為目的;第三,歐洲照相技術導致歐洲人在旅行時喜歡拍照,與中國文人喜歡抒發旅遊感慨,聯合起來成為「到此一游」的旅遊常規;第四,長途旅遊逐漸替代短途旅遊。以前中國普通百姓的短途旅遊,雖然會夾帶其他目的,但是,短途旅遊不太容易被騙,大家容易知根知底;現代旅遊多長途旅遊,並且強化了購物行為,購物欺詐行為便越來越多,這種旅遊購物欺詐並非中國特色。

    西方社會如今個性化旅遊日益凸現,這其實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傳統,是人們對歐洲傳統旅遊模式的一種反思。不同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並不是真正的有閑階層,因此,中國古代文人的個性化旅遊一般規模不大,從距離、時間上說,都會受到限制。而歐洲傳統和現代社會產生了一批徹底的有閑階層,個性化旅遊的規模就比較大,例如探險等。
 
    雖然旅遊有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從根本上說,單純的旅遊完全是財富的浪費。因此,中國古代的旅遊會受到自發的限制,普通人旅遊以短途為主,並夾帶其他目的,就是要將旅遊的財富消耗成本降到最低。古代文人的單純旅遊,一般規模也不大,耗費也不高,並且還經常留下文化藝術的副產品。而歐洲貴族首創的長途單純旅遊,耗費財富的特徵非常明顯。這種方式如今大範圍地推廣到普通大眾,某種程度上,使旅遊變成一種大規模的浪費。在浪費財富中,某些人獲得了財富的集中。如果說旅遊也有改善身心的作用,那麼,一方面是因為現代生活方式使人壓力太大了,不得不需要短暫地逃開高度緊張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改善身心狀況,未必只能靠旅遊,旅遊之後,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壓抑之中。再說,靠財富帶來的快樂,並不能持久,而且必須靠財富來維持。
 
    順便說一下,既然西方人有純粹旅遊、獵奇求新、消耗財富的習慣,中國正好有機會賺一把西方人的錢。但是,西方人為何要到中國旅遊?如果中國變得同西方完全一樣,恐怕他們也不會有大的旅遊興趣。可惜的是,中國的某些論調偏偏迷信西方,把自己的特色毀得差不多了。如今所有的城市從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像周庄、麗江、平遙、鳳凰城這樣的面貌所剩無幾,本來能賺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

    總而言之,從旅遊習慣這件小事,可以看到,中西方很多的不同,其實都有具體不同的根源,孰好孰壞,不能一概而論。看到這些不同,便將西方人的模式當成絕對參照標準,由此得出中國人落後、「劣根性」之類的結論,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言論。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好不要將旅遊當作一種時尚,趨之若鶩,蜂擁而上。應該量力而為,適可而止。能夠在旅遊中兼顧其他,是很好的選擇,單純為旅遊而旅遊,到景點看一下,然後走人,其實意義不大。

作者:劉仰

2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9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2-7-18 02:13
不要將旅遊當作一種時尚!
回復 雲間鶴 2012-7-18 02:18
真好!我又找到很多的依據不出去旅遊了!
回復 海外憤青 2012-7-18 02:47
不喜歡遠遊, 移民后圍著地球轉了半圈, 發現還是同一個地球.
回復 8288 2012-7-18 03:25
海外憤青: 不喜歡遠遊, 移民后圍著地球轉了半圈, 發現還是同一個地球.
轉了半圈錢包瘦了一大圈
回復 8288 2012-7-18 03:35
fanlaifuqu: 不要將旅遊當作一種時尚!
把自己家咐近的大街小巷弄明白也算不錯了
回復 tangremax 2012-7-18 03:35
說的經典。
回復 8288 2012-7-18 03:36
海外憤青: 不喜歡遠遊, 移民后圍著地球轉了半圈, 發現還是同一個地球.
後院轉轉也其樂無窮
回復 總裁判 2012-7-18 08:21
tangremax: 說的經典。
未必,這篇文章的主張並不鮮明。如果說中國傳統的旅遊觀,當以佛家和道家的生存觀為基礎,尤其是道家旅遊觀為代表的遊記文學,置旅遊至哲學和思想的高度。老莊的作品帶游字的即為代表作。佛道兩家在雲遊之間尋找人生的真諦,形成旅遊的價值觀,比方說「旅從速,游從悠」等,揭示了旅遊的雙重含義。如果說西方的旅遊觀,文章未指出現代意義上的旅遊概念是基於噴氣航空業的發展,形成普通民眾為主體的旅遊業。這篇文章不如那一篇乞丐考,故不屬經典。
回復 白露為霜 2012-7-18 08:52
「單純的旅遊完全是財富的浪費」

不覺得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通過旅遊學到東西,心情變好,難道沒有價值?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看小說也是浪費。
回復 tangremax 2012-7-18 09:17
看來老總對此有深度研究
回復 越湖 2012-7-18 11:35
每個人旅遊的目的不一樣。有人為了散心,有人慕名而去,有人為了長見識,有人為了時尚。。。
回復 越湖 2012-7-18 11:35
fanlaifuqu: 不要將旅遊當作一種時尚!
敢打賭這類人不少。
回復 cmz 2012-7-18 12:39
不同意! 旅遊長見識, 應該多多提倡,特別是對年輕人
回復 yulinw 2012-7-18 15:07
   嘿~·見人見智
回復 liuxiaoyu 2012-7-18 23:24
我喜歡到處走,不知道算不算旅遊呢
回復 無為村姑 2012-7-19 04:26
旅遊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是非常需要的事情,為了健康,緩解壓力,並且增長見識。很好的事啊~

「中國的某些論調偏偏迷信西方,把自己的特色毀得差不多了。如今所有的城市從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他們不是迷信西方,而是不懂西方人最想看的是中國的未被破壞的文化特色。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2-7-19 11:22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不到桂材,不知中國山水。
只有旅遊,才能了解歷史頁相。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2-7-20 20:51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回復 borninheaven 2012-7-26 02:40
各人喜歡而已。有人覺得旅遊是花錢買罪受,也有人覺得一個月不飛哪裡一次,混身不爽!真正的驢客游遍世界還想游的也不多,這也是個愛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05: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