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讓人開悟的好文章:我們真正的家

作者:zebraman9  於 2013-1-11 23: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村內互動

關鍵詞:, , 文章


針對一位臨終的老人、她的家人與看護者們的一段開示。

  現在請下定決心,恭敬地聞法。當我在說話時,注意我的話,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樣。閉上眼睛,讓自己保持舒適,安定你的心,讓它專註一點。謙虛地允許智慧、實相與清凈三寶安住於你的心中,以此向圓滿的覺者致敬。

  今天我沒有帶任何物品來送你,只有「法」——世尊的教導。你應該了解,即使擁有廣大福德的佛陀,也無法避免身體的死亡。當他年老時,他交出身體,放下沉重的包袱。現在,你也必須學會對依賴多年的身體感到滿足,你應該覺得它已經夠了。

  想想你已使用了很久的器皿——杯子、碟子與盤子等,當你初次得到它們時,它們是如此光亮潔凈,如今在長期使用之後,已開始陳舊。有些破了,有些不見了,剩下的也都磨損了,它們已不復昔日的光采,而這正是它們的本質。

  你的身體也是如此,從出生那天起就一直在變化,經過童年、青少年,現在到了老年,你必須接受這事實。佛陀說一切諸行,無論是內在的或外在,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請清楚地思惟這實相。

  躺在這裡逐步毀壞的臭皮囊,是真實法。這身體的事實是「真實法」,是佛陀無盡的教導,他教導我們思惟這點,並了解它的本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保持身體平靜。佛陀教導我們,應確保只有身體被囚禁,別讓心也跟它一起被禁錮。

  現在你的身體開始走下坡,並隨著年齡逐步惡化,別抗拒,但也別讓心跟著沉淪。讓心超然獨立,藉由了解事物實相,給心能量。佛陀教導我們,這是身體的本質,法爾如是。一旦有生,就會有老、病與死,你正在見證這偉大的實相。以智慧觀察身體,並了解這點。

  若你的房子淹水或焚毀,讓那威脅只及於房子。若有水災,別讓它淹到心;若有火災,也別讓它燒到心。就讓外在的房子被淹沒或焚毀。現在,是該讓心放下貪著的時候了。

  你已活得頗久了,眼睛看過形形色色,耳朵聽過許多聲音,你經歷過各種經驗,而這一切都只是經驗而已。你曾吃過許多食物,而美食就只是美食,壞味道就只是壞味道,如此而已。若眼睛看見美麗的外貌,它就只是美麗的外貌,醜陋只是醜陋;耳朵聽到悅耳動聽的聲音,它就只是如此而已,刺耳的雜訊也是如此。



(一切隨因緣在變化 你還想怎麼樣?)

  佛陀說無論貧或富、老或少、人或動物,在這世上沒有任何生命能永遠維持在一種狀態上。一切事物都得經歷變化與耗損,這是個無可奈何的生命實相。

  不過,佛陀說我們能做的就是觀察身與心,以便了解它們的無自性,了解它們既非「我」,也非「我的」,它們只是暫時存在而已。就如你的房子,只是在名義上屬於你,你無法帶著它到任何地方去。你的財富、資產與家庭也是如此——它們只是在名稱上屬於你而已,並非真是你的;它們屬於自然。

  這實相不只適用於你而已,每個人的情況都一樣——甚至包括佛陀與聖弟子們。他們只有一點和我們不同,他們接受事物的實相,了解「法而如是」的道理。

  因此,佛陀要求我們徹底觀察這身體,從腳底到頭頂,再從頭頂到腳底,反覆觀察。看看這身體,你看到什麼?有任何東西是原本清凈的嗎?你能找到任何不變的實體嗎?整個身體都在穩定地衰退。

  佛陀教導我們,要了解它並不屬於我們所以。身體變得如此是很自然的,因為一切都隨因緣在變化,你還想要它怎麼樣呢?事實上身體老化並沒有錯,不是身體造成痛苦,而是你錯誤的想法。當以錯誤的方式看事情時,你就會有困惑。

  就如河水自然往低處流,那是它的本質。若人站在河岸,希望河水能往高處流,那是痴心妄想。無論到哪裡,愚蠢的想法都會讓他們的心得不到平靜,他們會痛苦,是因為邪見,那些想法違背自然。若他們持有正見就會了解,水一定是往低處流,除非了解並接受這事實,否則他們就會感到困惑與沮喪。

  (讓呼吸成為 唯一的所緣)

  河水一定往低處流,就如你的身體。你的身體曾年輕過,現在衰老,並緩步邁向死亡,別想會有任何奇迹,那是你無力改變的事。佛陀告訴我們,看清事物的實相,然後放下你對它們的執著,將放下的感覺當作你的避難所。持續禪修,即使感到筋疲力盡也要持續,讓心和呼吸在一起。先深呼吸幾次,然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並念Bud-dho讓這修行持續。你愈感到筋疲力盡,禪定就應愈微細與集中,如此你才能對付任何生起的疼痛感。當開始感到疲倦時,暫時中止一切念頭,讓心自行重整,然後再回來注意呼吸,只要持續在心裡末念Bud-dho、Bud-dho……。




放下外在的一切,別挂念子女與親屬;別執著任何東西,只是放下。讓心集中於一點,安住在呼吸上,讓呼吸成為你唯一認知的所緣,持續專註,直到心變得愈來愈微細,直到感覺已無關緊要,且內心變得非常清楚與覺醒為止。然後,所有的疼痛感都會逐漸自然消失。

  觀察入息與出息,就如它們是來拜訪你的親戚。當親戚離開時,你跟著他們出去,並看著他們離開,你一直看到他們離開視線,才回到門裡。我們觀察呼吸的方式也是如此,若呼吸很粗重,知道它很粗重;若它很微細,知道它很微細。當它變得愈來愈微細時,持續跟著它,在此同時要使內心覺醒。

  最後,呼吸會完全消失,只剩下清醒的感覺,這就稱為「見佛」。我們所具有清晰與覺醒的覺性,就稱為「佛」 (Buddho)——覺知者,或覺醒者、光明者,這就是以智慧洞見,和佛陀相遇與共住。去世的只是歷史上的佛陀,真實的佛陀——清晰而光明的覺知者,今日仍可以被體驗與達到。若確實達到它,心就和佛合而為一。

  (除了覺知之外 放下一切)

  因此,放下吧!除了覺知之外,放下一切,別被禪修期間心裡的影像或聲音愚弄。放下它們,別執著任何東西,只要在「一境性」中保持覺知。無須擔心過去或未來,只要靜止,就會達到不進、不退與不住的境界,那裡沒有任何貪愛或執著。為什麼?因為沒有自我,沒有「我」和「我的」,一切都沒有。佛陀教導要如此空掉一切,別執著任何東西。覺知,覺知之後,放下。

  覺悟「法」,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之道,是我們必須獨自完成的工作。因此,你要嘗試放下與了解教法,專精於思惟,別擔心家庭,此刻他們就是他們,未來他們也會和你一樣,這世上沒有人能逃脫這命運。佛陀教導我們放下虛妄的事物,若放下一切,你就會看見實相;若放不下,你就看不見。事實就是如此,對世上的每個人來說都一樣。因此,別執著任何東西。

  若你發現自己在想,那也無所謂,只是要明智地想,別愚昧地想。若想的是子女,要以智慧而非無明去想。無論心轉向什麼,都以智慧去想它,清楚覺知它的本質。若以智慧去覺知事情,就會放下它,而不會有痛苦。這時,心是光明、喜悅與平靜的,是專註與統一的。現在可以幫助與支持你的,就是你的呼吸。

  這是你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讓別人去做他們的事,你有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無須背負家庭。無牽無掛地放下一切,這會讓心安定,你現在唯一的任務就是集中心,讓它平靜下來。將其他的事都留給別人,色、聲、香、味——全都留給別人去關心。

  拋開一切,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你的職責。無論心中出現什麼,不管是怕痛、怕死、挂念別人或任何其他事,對它說:「別來煩我!你不再是我所關心的事。」當你看見那些「法」生起時,只要持續如此地告訴自己。

  (真正的家 是內在的平靜)



「法」①這字是指什麼呢?所有的東西都是「法」,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法」。那麼「世間」呢?世間是此刻正在煩擾你的心境。「這些人會怎麼做?我走了之後誰來照顧他們?你們會怎麼處理?」這些就是「世間」,甚至只是生起怕死或怕痛的念頭也是世間。

  拋開世間!世間就是如此。若你讓它主宰意識,心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看不清楚自己。因此,無論心中出現什麼,都只要說:「這不關我的事。它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想像活很久,將會讓你很痛苦;但想像很快或立即就會死,也不對,那也是苦,不是嗎?諸行並不屬於我們,它們遵循自己的自然法則。對於身體會變成怎樣,你是莫可奈何的,只能稍微美化它,讓它暫時看起來漂亮一點,就如少女們塗口紅與留指甲,但人一衰老,大家的處境都相同。身體就是如此,無法讓人稱心如意。然而,你可以改進與美化的是這顆心。

  任何人都可以蓋木頭或磚頭房子,但佛陀說,那種家並非我們真正的家,它只是名義上歸屬我們,它是世間的家,得遵循世間的方式。

  我們真正的家,是內在的平靜。外在與物質的家可能很漂亮,但它並不平靜,充滿種種憂慮,因此並非真正的家。它對我們而言是外在的,遲早必須放棄它,它不是能永久居住的地方,因此它並非真正屬於我們,它屬於世間。

  身體也是如此,我們將它當作自己,當成「我」或「我的」,但事實上,它完全不是如此,它只是另一個世間的家。身體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遵循它的自然軌跡,現在它衰老、生病,你無法禁止它,它就是如此。希望它有所不同,就如希望鴨子會變成雞。

  當了解那是不可能時——鴨就是鴨,雞就是雞,身體一定會衰老與死,你就會得到勇氣與活力。無論你多麼希望青春永駐,它就是辦不到。



(一出生 就註定死亡)

  佛陀說: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②

  諸行指的是身與心,它們是無常與不穩定的,存在之後就會消失,有生就有滅,不過每個人卻都希望它們是永恆的,這是很愚蠢的。看看呼吸,有進就有出,那是它的本質,它必須如此。入息與出息必須輪替,一定要有變化。

  諸行透過變化而存在,你無法阻止它。試想,你能吐氣而不吸氣嗎?這樣的感覺會好嗎?或你能只吸氣而不吐氣嗎?我們希望事物永恆,但辦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一旦吸進來,就一定得呼出去,當它出去后,又會再回來,那很自然,不是嗎?

  出生之後,我們就會變老,然後死亡,這是再自然與正常不過的。那是因為諸行已完成它們的工作,入息與出息如此輪替,所以人類今日才能依然存在這裡。

  我們一出生,就註定要死亡,生和死是痛一件事。就如一棵樹,有根有枝,你無法只有其中一個而無另一個。看到人們對死亡如此哀傷與恐懼,對於出生則興高采烈,會覺得有點好笑,沒人能看清楚這點。

  我認為若你真的想哭,最好是在有人出生時哭。生即死,死即生;枝即根,根即枝。若你一定要哭,就對著根哭,對著生哭。仔細看:若沒有生,就不會死。你能了解這點嗎?

  不要太擔心,只要想:「法爾如是。」這是你的工作,你的職責。現在沒人能幫你,你的家庭與財產也幫不上忙,唯一能幫你的就是正知。

  因此,別再猶豫了。放下,拋開一切!

  (世上找不到平靜之處 除非回到真正的家)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嗎?看看頭髮,當你年輕時,是多麼烏黑亮麗,現在已脫落,它正在消逝。過去你有明亮的雙眸,而今逐漸衰弱,你的視線變得模糊不清。當時機一到,你的器官就開始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

  當你幼年時,牙齒健康而堅固,現在它們搖搖欲墜,可能你早已裝上假牙。你的眼、耳、鼻與舌等都在試圖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你無法打造一個永遠健康的家,你只能短暫停留,然後就必須離開。好比房客,以衰弱的眼睛,注視他那間簡陋的小房子,他的牙齒不再堅固,眼睛不再明亮,身體已不再健康,所有東西都在離開。

  因此,你無須擔心任何事,因為這並非你真正的家,它只是個暫時的避難所。既然來到這世上,就應思惟它的本質,每件事都正在準備離開。看看你的身體,有什麼還抱持著它的原樣嗎?皮膚仍如過去嗎?頭髮呢?它們都不同了,不是嗎?

  所有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呢?這是事物的本質,它就是如此。當時間一到,諸行就會各行其道。在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信賴——它只是混亂、麻煩、歡樂與痛苦無盡的循環,永無平靜。

  當沒有真正的家時,我們就如漫無目標的旅人四處漂泊,在一處短暫停留後,就再度啟程。除非回到我們真正的家,否則不會感到自在,就如離鄉的旅人,只有回到家時,他才能真正感到放鬆與平靜。

  在這世上,無法找到真正平靜的地方。無論貧窮或富有、成人或小孩,都得不到平靜;不止教育程度低的人沒有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是如此。任何地方都沒有平靜,那是世間的本質。不只財產很少的人痛苦,財產很多的人也同樣痛苦。年老苦、年輕苦、富有苦、貧窮也苦——一切皆苦。



(只要還未見到實相我們就仍未回家)

  當你如此思惟,就會看見無常與苦。事物為何會無常與苦呢?因為它們都是無我的。

  包括你這生病的身體與覺知病痛的心,都稱為「法」。凡是無形的思想、感受與認識,都稱為「名法」③;受病痛所苦的身體則稱為「色法」,物質與非物質都是「法」。

  因此,我們與「法」同在,我們活在「法」中,我們就是「法」。其實,只有「法」持續生滅。每個剎那我們都在出生與死亡,法爾如是。

  關於世尊,我們應如此想,只要他的說法有多真實,他就有多值得尊敬。即使從未修行,只要我們看見事物的實相,就看見他教導的「法」。反之,雖然我們知道教法,並加以研究與修行,但只要還未見到實相,我們就仍未回家。

  (持續放下直到心抵達平靜)

  因此,請了解這點。一切人或生物都在準備離開,大限一到,都必須各奔前程,無論富人、窮人、年輕人或老人,都一定得經歷這變遷。

  當你了解這世間的實相時,就會覺得它是個無聊的地方。當你明白沒有真實與固定不變的事物可供依賴時,就會對這世間感到厭倦而不抱幻想。不抱幻想並非指嫌惡,心是清楚的,它了解這事實是無可挽回的,是世間的實相。如此覺知后,你就能放下貪著,以不卑不亢的心放下,透過智慧,看見諸行變化的本質,而得到平靜——諸行無常。

  無常即是佛,若我們真的看見無常法,就會看見無常的長性:從童年到老年持續地轉變,這無常性與變易性是恆常不變的。若如此觀察,心就會很自在,當你如此思惟時,就會認為它們很無聊,而不會對它們抱有任何幻想,對世間欲樂的喜好就會消失。你將會了解,若擁有得多,則必須拋開的就多;若擁有得少,則必須拋開的就少。財富就只是財富,長壽就只是長壽,它們並沒有任何特別。

  重點在於,我們應照著佛陀教導的方式去做,建立自己的家,使用我向你介紹的方法去建設它,建立你自己的家。放下,持續放下,直到心抵達不進、不退與不住的平靜為止。歡樂與痛苦都不是你的家,兩者都會衰退與消逝。

  佛陀了解,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因此,教導我們放下對它們的貪著。當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別無選擇,都得撒手。所以在此之前,先把事情放下不是比較好嗎?它們只是我們所背負的重擔,為何不現在就將負擔放下?放下,請放鬆!讓你的家人來照顧你。

  (「法」的價值是永恆的讓你永遠受用不盡)

  照顧病患會增長善與福德,給人機會的病患,不應增添他們的麻煩。若有疼痛或其他問題要讓他們知道,並保持心理健康。照顧病患者應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溫暖與和善,別陷入瞋恚中,這是你們回報他們的機會。從出生、童年到長大成人,你們一直都依賴父母,今天能在這裡,都是因為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你們虧欠他們的實在太多了。

  今天所有子女與親屬都聚集在此,看到母親如何變成你們的小孩,從前你們是她的小孩,現在她變成你們的小孩,她愈來愈老。直到她再度成為小孩為止。她的記憶力衰退、視力模糊,且耳朵也失靈。有時她的話顛三倒四,別讓它擾亂你們。

  照顧病患的你們一定也要知道如何放下,別堅持己見,要尊重她的意思。當小孩不聽話時,有時父母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維持和樂的氣氛。現在母親就如那個小孩,她的記憶與知覺都混淆了,有時會叫錯你們的名字,或想要盤子卻請你們拿杯子,這很正常,別因它而心煩意亂。

  病人應記住照顧者的仁慈,他們耐心地承擔苦受。在你們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別讓心散亂,且別增加照顧者的負擔,讓善德與仁慈充滿那些那些照顧者的心。別憎惡那些令人厭惡的工作,如清理痰液、尿液與排泄物等。盡你們所能,家中的每個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們只有一個母親。她給你們生命,她曾是你們的導師、良醫與護士——她曾是你們的一切。她善盡父母的職責,將你們撫養長大,與你們分享她的財富,並讓你們成為她的繼承人。所以,佛陀教導要知恩與報恩,這兩者是互補的。若父母睏乏、生病或有難,我們都應該盡全力幫助他們,這就是知恩與報恩,是維繫世間的美德。它能使家庭免於破碎,而獲得穩定與和諧。

  今天,在你生病的時刻,我帶來一份「法」的禮物。我沒有任何物質上的東西可以獻給你,在這間屋子裡,似乎已有許多那樣的東西。因此,我給你「法」,它的價值是永恆的,讓你永遠受用不盡。收到它之後,你可以隨意將它轉贈給其他更多的人,它永遠不會減少,那是實相的本質。

  我很高興能帶給你這份「法」的禮物,並希望它能給你對抗痛苦的力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6 0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