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向所有戰爭中一切陣營里的殤亡者致敬**********
住波士頓時,常去瓦爾登湖。湖不大,只有不到三平方公里,四面都是樹林,非常安靜。
每次去都要繞湖走一圈。湖的北面有一棟極小的黑木屋,那就是著名思想家和隱士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故居。
我覺得,人所能做的最愜意的事情,就是坐在瓦爾登湖畔小木屋前,讀著梭羅的<瓦爾登湖>,隨著梭羅的思緒,消磨一個暑天的下午。他的文字簡潔優雅,每句話都能讓人感到蘊味無窮,口齒回甘。作為一個中國讀者,常常會驚喜地遇見梭羅引用中國古典史實,特別是孔子的儒學,梭羅對之翔熟得令我生愧。
對現世繁華的須求,並不能消減我對梭羅的仰慕,二者並不矛盾。我認為我們的精神生活,若能熏染上一星梭羅的聲韻,那會是個更美好的世界。
這是梭羅<瓦爾登湖.經濟學>里的片段, 我找到的是百度里的譯本, 只是少了原文里的韻節:
=================================================================================================
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我凝望著湖水,湖給我的印象都好像山裡的一泓龍潭,高高在山的一邊,它的底還比別的湖沼的水平面高了不少,以至日出的時候,我看到它脫去了夜晚的霧衣,它輕柔的粼波,或它波平如鏡的湖面,都漸漸地在這裡那裡呈現了,這時的霧,像幽靈偷偷地從每一個方向,退隱入森林中,又好像是一個夜間的秘密宗教集會散會了一樣。露水後來要懸掛在林梢,懸掛在山側,到第二天還一直不肯消失。
八月里,在輕柔的斜鳳細雨暫停的時候,這小小的湖做我的鄰居,最為珍貴,那時水和空氣都完全平靜了,天空中卻密布著烏雲,下午才過了一半卻已具備了一切黃昏的肅穆,而畫眉在四周唱歌,隔岸相聞。這樣的湖,再沒有比這時候更平靜的了;湖上的明凈的空氣自然很稀薄,而且給烏雲映得很黯淡了,湖水卻充滿了光明和倒影,成為一個下界的天空,更加值得珍視。
時間和地點都已變換,我生活在更靠近了宇宙中的這些部分,更挨緊了歷史中最吸引我的那些時代。我生活的地方遙遠得跟天文家每晚觀察的太空一樣,我們慣於幻想,在天體的更遠更僻的一角,有著更稀罕、更愉快的地方,在仙后星座的椅子形狀的後面,遠遠地離了囂鬧和騷擾。
我到林中去,因為我希望謹慎地生活,只面對生活的基本事實,看看我是否學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東西,免得到了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根本就沒有生活過。我不希望度過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這樣的可愛;我卻也不願意去修行過隱逸的生活,除非是萬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穩穩噹噹,生活得斯巴達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東西,劃出一塊刈割的面積來,細細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壓縮到一個角隅里去,把它縮小到最低的條件中,如果它被證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認識到,並把它的卑微之處公佈於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經歷來體會它,在我下一次遠遊時,也可以作出一個真實的報道。
為什麼我們應該生活得這樣匆忙,這樣浪費生命呢? … 這些被稱為新聞的,不過是瞎扯,編輯和讀者就只不過是在喝茶的長舌婦。然而不少人都貪婪地聽著這種瞎扯。
謊騙和謬見已被高估為最健全的真理,現實倒是荒誕不經的。如果世人只是穩健地觀察現實,不允許他們自己受欺被騙,那末,用我們所知道的來譬喻,生活將好像是一篇童話,彷彿是一部《天方夜譚》了。如果我們只尊敬一切不可避免的,並有存在權利的事物,音樂和詩歌便將響徹街頭。如果我們不慌不忙而且聰明,我們會認識唯有偉大而優美的事物才有永久的絕對的存在,——瑣瑣的恐懼與碎碎的歡喜不過是現實的陰影.
現實常常是活潑而崇高的。由於閉上了眼睛,神魂顛倒,任憑自己受影子的欺騙,人類才建立了他們日常生活的軌道和習慣,到處遵守它們,其實它們是建築在純粹幻想的基礎之上的。嬉戲地生活著的兒童,反而更能發現生活的規律和真正的關係,勝過了大人,大人不能有價值地生活,還以為他們是更聰明的,因為他們有經驗,這就是說,他們時常失敗。
人們尊崇迢遙疏遠的真理,那在制度之外的,那在最遠一顆星後面的,那在亞當以前的,那在末代以後的。自然,在永恆中是有著真理和崇高的。可是,所有這些時代,這些地方和這些場合,都是此時此地的啊!上帝之偉大就在於現在偉大,時光儘管過去,他絕不會更加神聖一點的。只有永遠滲透現實,發掘圍繞我們的現實,我們才能明白什麼是崇高。宇宙經常順從地適應我們的觀念;不論我們走得快或慢,路軌已給我們鋪好。讓我們窮畢生之精力來意識它們。詩人和藝術家從未得到這樣美麗而崇高的設計,然而至少他的一些後代是能完成它的。
ps 寫的很美,是不是。
戀海之鷗: 美圖美文,羨慕您常去瓦爾登湖,「瓦爾登湖」這本人生哲理書是我母親的最愛。在這物慾橫流的今天,梭羅那追求心靈的自由,嘗試了簡樸隱居生活兩年多的創舉,更顯 ...
秋收冬藏: 那末,我們又有一相同處了:我一開始讀"瓦爾登湖",是被我媽逼著看的,因為她說我盡讀垃圾。令堂一定能和我母親談得來。感謝您對此文的批註,您若寫來 ...
戀海之鷗: 英文版還沒讀過。您寫的多好,悟性強。這幾天在讀"Country Driving" by Peter Hessler. 他中文名叫「何偉」他在中國好多年,他專寫小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