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上流傳一個笑話,是這樣講的:不久以前很多國人認為中國要趕超美國了。你沒看到中國有高鐵,美國只有飛機;中國大媽都用支付寶,美國人還在用信用卡;中國共享單車一丟就好,在美國騎完還要送回去。再看明星科技人,美國有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做網上支付,太陽能,火箭,還有電動汽車;中國有賈躍亭,做視頻網站,媒體,移動通訊,還有電動汽車。中國人曾自豪地稱賈躍亭為「中國的馬斯克」。沒想到2017年賈躍亭投奔美國去了,結果上個星期發生了大事-馬斯克的太空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成功升空。國人這下總算看出點名堂來:原來美中科技上的差距就在於賈躍亭:賈躍亭留在中國,中國就追上美國了;賈躍亭去了美國,美國又拉開了距離。
我其實不是取笑賈躍亭做生意失敗。勝敗乃兵家常事,創業不成的人多的很。我的問題是他躲到美國算咋回事?收拾殘局後圖東山再起就是。古代的時候欠人錢是要做牢的,現代社會破產法目的之一就是給還不上錢的人一個再起的機會。但中國很多做生意失敗的人卻選擇跑路(絕不僅是賈躍亭),這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問題。這說明中國創投環境,破產法規等方面都需要改進。
改變世界的人才
賈躍亭是個騙子還是一個運氣不佳的人才,讀者可以自己作出結論,但有一點大家都沒有異議:埃隆·馬斯克是個人才。從他早年在線付款PayPal的開創性工作(PayPal比支付寶早了6年時間),到特斯拉(Tesla)的電動汽車,再到太空X公司的獵鷹火箭,馬斯克都展示出他是科技和營銷方面的奇才。很多人說他是蘋果的喬布斯的接班人。我的感覺是如果現在的勢頭能夠保持,馬斯克的終身成就有可能遠超喬布斯而成為現代愛迪生這樣的人物。
當然馬斯克也有不少批評和懷疑者,當年他要把特斯拉電動汽車廠建在灣區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愚蠢的主意:這裡地價這麼貴又缺少汽車方面的技工。他開始搞火箭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搖頭:太空技術是國家重器,怎麼能讓民間公司來搞?獵鷹重型火箭27個Merlin發動機並聯而成的設計也有人懷疑在可靠性上會出問題。後來證明這些都不是關鍵,馬斯克有辦法將其一一解決。
在工程上要想達到很大規模如何做?你把一個部件做的很簡單但很可靠,然後再複製N次。要想再大點,那就再多重複M次。這就是獵鷹重型火箭的思路。超級計算機設計史上有過爭論:是將單個CPU做的越來越強有力還是將多個CPU組織成分散式系統。這兩條路都有人走,克雷(CRAY)超級計算機走的是第一條路,後來發現走下去遇上瓶頸。現在的超級計算機都是由成千上萬的CPU搭成的,每個都不是很強大,但數量眾多。這個思路在電子工業界稀鬆平常,但馬斯克將其用在航天上,這是他的膽識。如果成功(現在還不能說已經成功了)將是革命性的-意味著美俄中對太空壟斷的結束,以後小國家甚至私人都可以建造相當規模的火箭。
有趣的是馬斯克不是美國人,至少開始的時候不是。他出生在南非,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母親是加拿大人,父親是有荷蘭血統的南非人。馬斯克小學和中學就讀於南非,父母離婚後他隨母親去了加拿大。馬斯克在安省的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讀了兩年之後轉學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並獲得物理和經濟雙學士學位。1995年,馬斯克搬來加州。他原準備在斯坦福讀個材料物理的博士,但像不少學長一樣,沒讀完就離開學校創業。馬斯克於2002年成為美國公民。
馬斯克的特斯拉汽車廠離我家只有兩公里。我很感激馬斯克當年力排眾議在東灣建廠,不但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工作機會,也培養的大量研發的人才,使灣區一舉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中心。那他為什麼會選擇灣區而不是回南非或在加拿大創業呢?馬斯克的選擇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矽谷除了有大量的技術積累,雄厚的風投資金,有注重科技的高等學府,政府的強力支持之外,還有一點,這裡到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和馬斯克一樣雄心勃勃、才華橫溢的優秀人才。這些都是矽谷能成為矽谷的重要元素。
美國科技得益於全世界的移民
馬斯克這樣的經歷在矽谷乃至美國科技界都是相當典型的。比如說,來自台灣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10歲時隨母來美。楊母能來是因為外祖母一家在美國定居。按照現在的說法,靠的是「鏈式移民」。楊致遠在斯坦福讀電機工程專業時與同學一起搞了個網站叫「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這就是雅虎的前生。
谷歌的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來自俄國。1978年全家在他6歲時為躲避俄國的反猶浪潮而移民美國。布林在斯坦福讀計算機博士時發明了一種超文本語言格式的搜索系統。之後他決定離開學校和同學一起開公司,這就是谷歌的開始。去年川普上台後發布了「禁穆令」,布林來到舊金山飛機場與民眾一起抗議。他對記者說:「我來這裡因為我也是難民」(「I』m here because I』m a refugee」)。
矽谷最引以為自豪的兒子喬布斯(Steve Jobs)是舊金山出生,南灣長大。他的生父是來自敘利亞的穆斯林,其生母是瑞士德國後裔的白人,喬布斯出生時其父母並沒有結婚。因為喬布斯的外祖父堅決反對,兩人只好分手,於是喬布斯被在灣區的一對白人夫婦領養。喬布斯最終以創立蘋果公司而聞名於世。
世界首富、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左斯(Jeff Bezos)的生母懷上他的時候只有17歲,只好同還在上高中的生父結婚。但兩人的婚姻沒有持續多久。母親後來帶著他嫁給一位來自古巴的難民叫Miguel
Bezos並改為養父的姓。他的養父是在60年代卡斯特羅上台時和成千上萬的古巴兒童一起逃到美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夢想者」(dreamer)。普林斯頓畢業后貝左斯做過金融。1994年他離開紐約去西雅圖創立了亞馬遜。不久前貝左斯宣布捐助3000萬美元為「夢想者」設立1000個上大學的獎學金,以表達對養父的感激之情。
有人做過統計,美國的Fortune 500公司中有216家是移民或他們的後代創立的。公司頂層是這樣,矽谷公司里幹活的人更是這樣。你隨便去一家矽谷的高科技公司的工程部,60-70%是印度人,15-20%是華裔,其他越南人、韓國人、中東人、美國白人等構成剩下的部分。說美國的高科技是移民支撐的一點都不過分。
為什麼非華裔人才不願意去中國?
中國在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年回國工作的人漸多。有些是畢業不久就回國的(小海龜),有些已經是事業進入尾聲回國尋找第二春(老海龜),也有一些正當壯年被國內的投資環境所吸引而回國的(金海龜)。但是「小海龜」和「老海龜」回國是因為沒有多少選擇,不能算數。那些真正有選擇而「放棄國外高薪而回國服務」的金海龜有沒有?當然有,但人數並不多。
其實能被中國吸引回去的主要還是第一代華人移民。中國對華二代以後的海外華人的吸引力並不強。小女兒小寶是ABC,她在一家觸角遍及世界各地諮詢公司工作,經常需要飛到多倫多、倫敦、新加坡等地方。她也有機會到中國工作一段時間,小寶說,「如果是上海我就去,如果是其他地方我不去」。她有位同事去北京工作了半年時間。雖然這位華裔男孩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但他還是抱怨,「半年時間實在太長了,新鮮勁過去了后很難過」。這當然同中國的空氣污染,互聯網控制,語言,文化差異等問題有關。華二代是這樣,其他族裔外籍人才也是這樣
- 願意在中國短期工作的人士不少,但要他們在中國紮下根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有一位做合同工的印度同事拉傑。他們被印度母公司送到在世界各地的高科技公司工作,在美國拿得是L1簽證。這種簽證想轉成H-1B是相當困難。有段時間他的合同要到期了,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在上海外企的華人經理。這位經理想招他去上海工作,於是拉傑就來問我上海好不好。我說:「上海很乾凈很安全,但是不便宜。他們給你的工資按上海標準是相當高的,但你不一定能存下錢來。」拉傑考慮了很久最終拒掉了這份工作。他給出的理由很實際也很無奈:上海的中國醫生不會說英文,他有老婆孩子,生了病怎麼辦?你也許說他可以去上海的涉外醫院。問題是拉傑只是普通碼工並非待遇豐厚的公司高管,要他出高價去國際學校上學,國際醫院看病也不現實。拉傑還問:「當醫生怎麼能不會講英文?」在印度,醫生會說當地的語言比如Hindi或Punjabi,但所有醫生都會說英文因為他們的醫學院是用英文教的。這個故事也顯示了中國要想吸引非華裔國外人才還有多少路要走。
外國移民在美國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馬斯克、布林,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有可能發生嗎?答案至少現在是否定的。在中國做事沒有關係寸步難行,很難想象剛移民到中國的外國人能創業成功並達到馬雲王建林這樣的地位。政府也不太可能讓外國人把肥肉給吞了,更別說火箭之類的國家重器了。
得人才者得天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比如日本、德國、中國等只能依賴自己民族的人才。印度人對回自己國家創業也很有興趣,但你如果問我想去印度工作嗎?我的回答當然是「不去」。美國則是少有的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頂尖人才,為其所用的國家。這給美國以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競爭優勢。美國能做到這點,除了富裕之外,還有就是對移民傳統上的歡迎和對不同文化的寬容態度。美國利用外來人才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例子是在二戰時期。當時法西斯主義在歐洲興起,大肆驅趕、迫害、屠殺猶太人及其他被認為是有害的族群。美國收留了一批從歐洲(德國、波蘭、奧地利、義大利等地)逃出來的學者包括愛因斯坦、費米(Enrico Fermi)、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漢斯·貝特(Hans Bethe)等人,這批人中不少轉而參加建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為擊敗德意日法西斯立下戰功。
我的印度同事拉傑前一陣有喜事-他終於轉成H-1B了,邁出了獲得美國綠卡的重要一步。拉傑告訴我,為此他專門去了印度Hyderabad城的巴拉及神廟(Chilkoor Balaji Temple)。據說想得到美國H-1B簽證的人到這個廟去拜巴拉及神很有效果。拉傑圍繞寺院轉經108圈並許願如果成功要把工資一部分奉獻給神。巴拉及果然很靈驗,拉傑如願以償,他準備下次回印度要去廟裡還願。
什麼時間中國能追上美國?當中國能夠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燈塔的時候。這幾乎沒有發生的可能,除非美國自廢武功。這是為什麼說川普政府的反移民的政策不符合美國自身的長遠利益。現有的H1B政策有漏洞,修補改革理所當然,但不能因噎廢食限制技術移民來美。取消合法移民中兄弟姊妹和父母的做法也很不明智的。新移民中很多文化都非常注重家庭。家庭這裡除了老婆孩子之外還包括兄弟姐妹,尤其包括父母。你想象一下假如移民局對馬斯克說:「馬斯克先生,你和弟弟是科技人才,我們要。你妹妹呢,我看不出她有什麼美國需要的技能。你媽年紀大了有可能成為美國的公共負擔,她們只能留在加拿大。」你說馬斯克會肯幹嗎?
網上那些矽谷快給中國追上了的論調只是一些夜郎自大的國人和媒體的集體意淫。我一點都不替矽谷擔心。到現在為止,幾乎所有科技的重大發明發現都在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中國的所謂「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沒有一樣是中國發明的。中美科技實力的差距實際上是人才的差距。如果中國只能吸引華裔人才,而美國卻能吸引全世界(包括華裔)的頂尖人才的狀況不改變,談論追上美國只是空談。
如果哪天人們說馬斯克是「美國的賈躍亭」,如果哪天上海地鐵里都是全世界來尋找「中國夢」的人群,如果哪天印度人為了中國工作簽證要去求神拜佛,我就相信中國要追上美國了。
相關閱讀:
比一千個太陽還亮
誰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數學「諾貝爾獎」揭曉:又沒中國人啥事
特斯拉三型:昨天你土豪了嗎?
以下照片來自網路
馬斯克和賈躍亭,還挺像
賈躍亭賣車
馬斯克也賣車
賈躍亭在內華達州的汽車廠長草
馬斯克在造車之餘還放放衛星
馬斯克的凌霄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