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聊當代易行乘。
(二)易行密乘的主要特點。
1、變不共成就為共同成就:
已談過了,接下來是,
2、變超功能為常態功能:
超功能和不共成就還不一樣,成就和功能概念上還有差別。過去古印度歷史上有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大成就的概念還要比功能概率大一點。成就的概念是要有很多功能的人,才能叫做成就者,它不是單一的。
比如古印度歷史上有八十四個大成就者,那麼八十四個大成就者,實際上他們都是已掌握了特異功能群的一系列特異功能者,所以成就概念比功能概念大。
第二點是變超功能為常態功能,我們掌握一個功能后實際上它就降低為常態功能了。我們把它普及后,大家都會了,它就變成常態功能了。所以,功能和成就這兩個概念不一樣。成就嚴格來講應該是特異功能群。
只有變超功能為常態功能,才能變不共成就為共同成就。
幻化時就是特異功能群,只要掌握幻化時以後,什麼催眠定身、語言神境通、包括功能書法、功能舞蹈等等,都是一個群的。只要掌握后,就一通百通,
掌握特異功能群首選是以掌握具體一個特異功能開始的。比如,我們已經覺得進入到幻化時態,在幻化時態先試一下能不能催眠呢?催眠成功了,說明我已進入幻化時,那麼它的那些功能群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假如不行,說明自己還沒有變超功能為常態功能。那我就要繼續在時輪乘上重新進行修練。
要達到「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混沌狀態。繼續掌握混沌狀態進入幻化時。因為幻化時這個概念,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比較模糊的概念。
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恍恍惚惚這些都屬於那種狀態。那就說明我們沒有掌握好,很可能是我們有一些主體意識在干擾。所以,我們沒有掌握好,那我們就繼續把握。
我們掌握一個超功能態實際就突破一群超功能。時輪乘中的幻化時,是不好掌握的,必須親身去體認,才有感知、認知,單靠理論是不行的。初步的氣功就是「人在氣中、氣在人中」,恍恍惚惚,坐忘等等,都是對幻化時的具體描寫。
我們人類現在理解幻化時容易,比如高級狀態如附體時(種子時),這些東西一般書上都說不清楚,但是如果你出過陽神(遷識),那麼就知道是一種什麼狀態,讓你寫也可以說的比較清楚了。
所以,佛學不是口耳之學,也不是文字可以說的明白的,和道學一樣,語言能說出來的都不是道體本身。要實踐過的人,一說他就懂了,也了解你的程度和意思了。
因此,要搞試驗,面授時你才知道要進入哪一種狀態的時候才是時輪乘的種子時,人才可以播種,才可以一切種子如瀑流,一切種子就象瀑布一樣向你湧來的過程。
象這種東西就不可以言傳,言傳就很困難,只能體認,言傳,每一個人對幻化時過程描寫不一樣。自己只能模糊的表述,別人也很難有準確的把握。
高級的時間狀態就更難把握了,就只能心傳。尤其在高維空間,比如佛的世界,從來不用口說話,全部用「以心傳心」。要問我如何知道?因為我去過一次,至今為止僅僅是一次,在1997年,過程以後會寫出來。
這個宇宙遠遠沒有我們肉眼看的這麼簡單,只是一個世界。多的是,無量無邊,有平行,有重疊,有就在地球上,也有非常遙遠的。有沒有神?肯定有,仙和佛都是人修出來的,有神通而已,這不是迷信,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是科學無法理解的,有的人說佛學是超前科學。
螞蟻在二維空間,它也看不到三維空間,所以,一句,假的就完了,很輕鬆的事,去探索才難。我們人不同,有責任去探索未知世界和各時空,為了生存也好,為了發展也好,都必須努力。
好!這段落先到這裡。
*
我們在現實中,尤其是修行人,要搞弄楚一些事,不然自己會很吃虧,走很多彎路,浪費我們很多時間、生命。甚至賠上一生。
現在賣心靈雞湯的人很多,善於包裝的人也很多,我們要明白,名人不等於明白人,名僧不等於高僧,文憑不等於文化,知識不等於智慧,知識只是信息量的疊加。
這個世界上可以包裝,可以作假的很多,但是有沒有耳目一新的觀點,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高維度的認知,一針見血地洞察力,是永遠偽裝不了的。
什麼是智慧?之前說了是,開闢新天地發現新大陸,有創新,比如,對於天,釋迦牟尼是認識了三十三重天,每一次認識一重天,每一次飛躍以後,他又再認識。他分別對三十三種存在形式進行了定義。。。
好!先到這裡,謝謝各位看官,再會!
貼主:空行菩提於2024_12_02 1:01:59編輯
貼主:空行菩提於2024_12_02 2:49:46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