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印度小伙在垃圾堆長大,發明了能吃的塑料袋拯救世界

作者:light12  於 2017-4-17 14: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8評論

關鍵詞:塑料袋, 垃圾堆, 印度

印度小伙在垃圾堆長大,發明了能吃的塑料袋拯救世界 新聞來源: 北美浪神 於 2017-04-16 12:03:33  



盡綿薄之力,從一個塑料袋做起。可以吃的塑料袋去年,我們被一位印度大叔刷屏了,大叔痛心疾首於白色污染,放棄本行花7年時間,用大米、小麥、紅薯粉合理配比,發明了一把可以吃的勺子。幾億人的生活因此而改變,對全球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



吃勺子尚能接受,

但如果告訴你,

有人為了環保吃塑料袋,

你會不會以為他喪心病狂?


沒錯,還真有人這麼「變態」,

笑眯眯地把塑料袋填進了嘴裡,

吃得津津有味。



干吃看起來有點怪?

那就把它泡進水裡。



▽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這位笑嘻嘻的小伙Ashwath Hedge,

(同樣是來自印度的小哥)

可不是為了嘩眾取眾,

他的腦子也沒燒壞,

就是這款塑料袋,

讓他年僅24歲便創立EnviGreen公司,

當起了CEO,眾多國家找上門來。



Ashwath生於印度芒格洛爾的郊區,

從小生長的環境就被垃圾包圍,

而且他鄉親鄰居不少人,

因為貧窮,竟靠垃圾山生存:

挑揀垃圾堆里的食物,

有用的廢品就拿回家用或賣錢。



很多人因此生病過早離世,

眼見親人朋友一個個過早離開,

Ashwath坐不住了:

「我是個印度教徒,

太陽、土地、水對我而言,都有神靈,

為了自己的後代不在垃圾中生存,

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當小哥興沖沖地尋求解決方案的時候,

卻著實被印度環境部長

公布的一組數字澆了冷水,

「每天印度產生的塑料廢棄物

高達15000噸,其中有6000噸,

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收集和處理,

就任其飄蕩在野外。」



△小朋友反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的「遊行」


被視作印度「聖獸」的牛兒,

一生要吃進30公斤塑料。



「這簡直太可怕了」

而放眼全球,

這一數字更是扎眼,

5000億,這是全球塑料袋的使用量。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環保基金會公布的數字,

目前海洋中有超過1.5億噸塑料垃圾,

全球每年新增2.8億噸塑料垃圾,

再過8年,

海洋魚兒和塑料垃圾所佔比例為3:1,

到2050年,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連科學家都忍不住感嘆:

海洋就是個垃圾場,

而這其中深受其害的又何止人類?

無辜受連累的一幕幕動物慘劇也在上演。


▽被卡主鳥喙活活餓死的鳥兒



▽死亡的鯨魚,解剖后發現肚子里滿是塑料袋



▽鳥兒不能翱翔天際



▽烏龜不能遨遊大海



不論是在印度還是中國

這樣的人口消費大國,

都有「限塑令」,

甚至印度的限塑令比中國還狠,

但這又怎麼樣呢?

布袋還是不能替換塑料袋!



印度小哥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你總不可能隨時隨地出門攜帶布袋,

但萬一你走在路上,

想起來要買點土豆或雞蛋,

你總不能雙手像玩雜耍般

把它們帶回家吧?

這麼一來,我們的生活說到底,

還是離不開塑料袋。



那怎麼辦呢?

禁塑令在實際生活面前形同虛設,

禁不了,那咱就換個思路。

2012年,他攢足路費,

跑到歐洲拜訪了十多個專家,

想盡一切辦法研究一款

完全無污染,甚至可食用的塑料袋。



整整4年時間,

碰壁無數,

試驗上百種材料,

做了上千次實驗,

終於他發現了最佳的原料和配方比例。



紅薯、玉米、馬鈴薯等天然澱粉,

與植物油衍生物進行配比,

12種材料,全部可入口食用。

生產過程也做到絕對環保,

塑料袋印刷採用可食用印刷油墨。

從生產到最終成型,

100%就是一款可食用「有機食品」。


這樣一款塑料袋,

結實異常,

用力撕扯都沒問題。



▽裝滿重物更沒問題



還可以放在熨斗下直接熨燙,

就是這麼神奇。



不是願意焚燒塑料袋么?

這樣的塑料袋燒了,

既沒有刺激性氣味,

也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這下別說人類,

就連嬌貴的動物吃了,

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你確實心裡難以接受,

不想享用這款美味,

那讓它進入到野外,

它180天就可以自然降解,

埋進土裡45天,扔進水中1天,

開水中則15秒就可以溶解。



去年2月份,

當小哥拿著這款革命創新性產品,

出現在卡達的國家環保日,

各個國家的環保部門都沸騰了。



眾多國家環保部門負責人,

都親切地與他約見洽談,

手腳快的阿聯酋和卡達,

人們已經用上了這款環保塑料袋。



▽小哥還因此入選《福布斯》雜誌2017年的「30 under 30」



印度環保部聽到這一消息就急了,

立馬好言相勸,邀他回印度建廠,

以改善印度糟糕的環境狀況,

小哥也欣然答應,

60人的工廠全部雇傭,

生活極端貧困的農民。


原材料也全部從農民手中採購,

這一舉多得,

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狀況。



眾所周知,

做到完全無污染的綠色產品,

成本往往翻幾倍不止,

但小哥發明的塑料袋,

僅僅比普通塑料袋價格高出35%

隨著如今每月1000噸產能的不斷擴大,

包括垃圾袋、圍裙、甚至牛奶盒

等產業鏈的不斷延展擴張,

成本必然會進一步降低。



不論是一把勺子,

還是一個塑料袋,

總有人為我們的明天憂心不已,

而我們也不該坐以待斃,

或許從一個塑料袋做起,

就是最佳的契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南沙2 2017-4-17 15:17
好消息
回復 light12 2017-4-17 15:34
南沙2: 好消息
  
回復 Lawler 2017-4-17 19:37
好意,但不可行。可食用的塑料袋,是用來盛東西的。它會被放到地上、車子里、或桌子上,人再把它吃掉
能自動轉化,或能改成喂動物的材料,倒是個主意。。。
回復 light12 2017-4-17 21:30
Lawler: 好意,但不可行。可食用的塑料袋,是用來盛東西的。它會被放到地上、車子里、或桌子上,人再把它吃掉
能自動轉化,或能改成喂動物的材料,倒是個主意。
可食用不見得是人食用
回復 Lawler 2017-4-18 05:06
light12: 可食用不見得是人食用
小夥子在表演人吃。當然,人可以選擇不吃  
回復 light12 2017-4-18 05:34
Lawler: 小夥子在表演人吃。當然,人可以選擇不吃   
  
回復 BANGZI 2017-4-19 00:19
咋美國就不著急呢?沃爾瑪還是塑料塑料袋。
回復 light12 2017-4-19 01:09
BANGZI: 咋美國就不著急呢?沃爾瑪還是塑料塑料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