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民兵開展實戰訓練 是中國對日本的軍事信號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1月24日,一則「多地民兵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提升應急處置和精準保障能力」的新聞,出現在網路上。據報道,中國各地國防動員系統緊貼實戰需求,組織民兵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比如,安徽蕭縣正在進行一場綜合保障實戰化演練,重慶市渝中區人武部組織新域新質民兵力量參加實戰化演練。在最近中日關係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而急轉直下的背景下,民兵實戰訓練是不是對日信號?
答桉是不能這樣簡單理解。民兵實戰訓練或軍事訓練是數十年以來中國民兵工作的慣例,本身不是針對日本,而純粹是正常的工作安排,是中國軍事力量建設的必要組成。但在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引起中國強烈反應和實質反擊的形勢下,中國多地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的新聞,難以避免會讓不少人對原本正常的安排產生聯想。
查詢公開資料可以知道,本次開展訓練的重慶市渝中區在2022年1月有組織各街道武裝部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目的是提升「急時應急、戰時應戰」能力。2022年12月,貴州岑鞏縣人武部開展2022年第二期支援力量民兵基地化集中輪訓。2023年9月,新疆昌吉軍分區組織民兵專業分隊開展實戰化演練。這說明組織民兵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不是本次才有的新安排,而是過去便有的正常軍事建設安排。
2025年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Getty)
關於民兵訓練的規定是來自1990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發布、2011年修訂的《民兵工作條例》,第四章是關於軍事訓練,其中有規定「全國每年的訓練任務,由總參謀部規定后,逐級下達」,「民兵的軍事訓練由縣人民武裝部組織實施」,「專職人民武裝幹部的軍事訓練,由軍分區組織實施」,「縣應當逐步建立民兵軍事訓練基地,對民兵實行集中訓練」。這說明開展民兵軍事訓練是國家法規的要求。
細想一下,無論民兵還是現役軍人,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是非常必要而又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不然的話,怎麼在承平時期保持戰力,怎麼在危急時期派上用場。最近一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決策層日益強化軍事建設,對實戰訓練的重視有增無減。十九大報告表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二十大報告要求「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再次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新華社)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打破多年以來的政治默契和政治模煳,將假設中的台海危機與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相聯繫,造成中日關係迅速惡化。為了威懾高市早苗與日本右翼,中國在黃海進行實彈射擊,發出赴日旅遊、留學的安全警示,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一時之間,不少人都在關心中日關係的走向,甚至有聲音在討論中日會否一戰。但其實中國的反擊是有限度的,中國並不希望看到兩國關係失控。
中國的反擊主要是為了迫使日本政府重回昔日的默契,而不是針對中日關係本身。中國的經濟總量、工業能力和軍事實力都已遠超日本,反制高市早苗的籌碼相對較多,既根本不需要、又根本不會讓中日關係失控。中國當前最重要工作是不久前閉幕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所重申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事業。目前多地開展的民兵實戰化軍事訓練雖難免讓不少人產生聯想,但其實是中國軍事建設的正常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