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28點計劃」談判成果不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當地時間23日,美烏代表在瑞士就美方所提結束俄烏衝突的「28點計劃」舉行會談,地點在美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駐地。美國《紐約時報》稱,這場會談被描繪為一次旨在彌合分歧的努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描述說,經過緊張的談判,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會見記者時的表態顯得非常積極樂觀。據外媒報道,美烏官員已經討論了對「28點計劃」進行修改,而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4日表示,俄方目前不清楚美烏在日內瓦接觸期間制定的和平方案具體文本內容。備受輿論關注的是,歐洲國家還為23日的會談準備了一份針對「28點計劃」的「反提案」,對美方提案進行逐一刪改。不少俄媒批評稱,歐洲的提議「脫離現實」,旨在拖延談判進程。
克宮:俄未獲得任何關於日內瓦談判的信息
當地時間23日18時左右,魯比奧和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在日內瓦共同會見記者,均表示會談取得進展。大約兩個半小時后,魯比奧再次會見記者,但烏方代表沒有出現。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描述說,他曾一度透過房間的窗戶看到談判團隊,魯比奧頻繁打手勢,「從遠處看,他顯得有點不耐煩」。據稱,除了美方人員,當時在場的還有歐洲代表團。
魯比奧23日第二次見記者時稱,特朗普對會談進展滿意,「目前仍懸而未決的事項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被問及特朗普要求烏方27日接受「28點計劃」時,魯比奧對在一個「非常合理的時間框架內」達成協議感到樂觀,但同時暗示27日不一定是最後期限。
魯比奧拒絕說明會談具體細節,包括烏方是否準備在領土等關鍵議題上作妥協等。他形容,現在談判的是一份「鮮活」的文本,「每天,隨著不同意見的提出,它都在變化」。
《紐約時報》稱,白宮還發表了一份美烏聯合聲明稱,雙方在會談中起草了一份更新及完善後的和平框架協議。兩國同意在未來幾天內就框架協議內容加緊工作。聲明稱,未來任何協議都必須充分維護烏克蘭主權,並帶來持續且公正的和平。據報道,在23日發表的一系列表態中,澤連斯基再次表達了對美國的感謝,他將在瑞士舉行的會談稱為「實質性對話」。澤連斯基還在視頻講話中說,「有跡象顯示特朗普的團隊正在傾聽」烏方意見。
CNN評論說,魯比奧23日會見記者時語氣非常積極樂觀,稱會談「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就連此前擔憂在談判中被邊緣化的歐洲人似乎都對會談結果表示讚賞。德國外長瓦德富爾稱,會談為歐洲帶來了「決定性成功」,所有涉及歐洲的問題都已從計劃中刪除。但莫斯科會同意美方目前的和平提案嗎?CNN提出了疑問。
據俄新社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4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俄方未獲得任何關於美國、烏克蘭及歐洲國家在日內瓦舉行談判的信息。他還強調,俄美本周沒有計劃就美提出的解決方案舉行會談。
「歐盟VS美國」
令俄羅斯輿論頗為不滿的是歐洲目前的態度與做法。在以美國為主導的和平解決俄烏衝突進程中,歐洲國家一直被認為「難以發出具有說服力的聲音」。此次,為嘗試回應美國的「28點計劃」,歐洲人起草了一份該方案的修改版本。路透社23日披露了其部分內容,包括提議烏克蘭軍隊規模在和平時期的上限為80萬,而不是美國提議中的60萬;關於領土交換的談判應該首先考慮目前戰場上的「接觸線」,而不是預先確定某些地區應被承認「事實上屬於俄羅斯」。消息人士透露,這份「反提案」由英國、法國和德國起草,在美國方案的基礎上逐點提出刪改建議。不過據BBC報道,魯比奧23日稱自己不知道有這樣一份「反提案」。
「歐盟就烏克蘭問題划紅線。」美國「政治新聞網」以此為題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3日表示,對於歐盟而言,俄烏和平協議有三個關鍵標準:邊界不能以武力改變;作為主權國家,烏克蘭的武裝力量不能被限制;歐盟在保障烏克蘭和平方面所處的核心地位須得到充分體現。
據BBC23日報道,對於歐洲的立場及相關做法,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記者科茨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歐盟VS美國……歐洲正用自己的和平協議破壞談判」,他們會提出俄羅斯無法接受的條件,並指責後者「不想要和平」。《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說,特朗普的計劃在歐洲遭到了「完美的敵意」。
俄羅斯《消息報》24日引述俄勞動和社會關係學院教授費爾德曼的觀點稱,歐洲試圖讓談判複雜化,他們解決衝突的計劃「完全脫離現實」。歐洲提議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停止敵對行動,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和平談判進程曠日持久,而這完全符合歐洲的意願,他們對延長衝突感興趣。現在,美國必須表現出意願,不要讓歐盟操縱談判進程。
西方內部也有不同意歐洲上述做法的聲音。BBC24日報道稱,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敦促歐洲領導人支持「28點計劃」,表示這是結束俄烏衝突的一個「重大機會」。他說,「每位歐洲政治家都有責任全力且無條件地支持這份計劃,因為這是理性、人道的選擇」。西雅爾多對任何試圖「阻撓」該計劃的西歐領導人提出批評。
「拼圖的關鍵部分依舊缺失」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文稱,目前烏克蘭的戰事不利,經過長時間的激戰,交通樞紐波克羅夫斯克的大部分區域已經被俄軍控制。與此同時,烏政府深陷腐敗醜聞。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國再次試圖快速達成一項俄烏和平協議。文章認為,美歐政府內的許多烏克蘭支持者其實已經基本放棄了烏會有更好前景的希望,他們反對現有和平方案的許多論點在本質上是主張延續當前路線。這並非好的策略,這種做法意味著烏克蘭人要經歷更長時間的戰爭,歐洲人也要為烏克蘭提供更長時間的經濟支持。
那麼如何才能結束俄烏衝突?《紐約時報》22日引述美國蘭德公司政治學者查拉普的觀點稱,特朗普正確地將國際注意力引向解決俄烏衝突,並開啟最高層級的溝通渠道,但「拼圖的關鍵部分依舊缺失:一個真正的談判進程」。這名專家說,成功解決過去類似強度武裝衝突的談判進程是持續性、結構化且基本保密的,但目前的俄烏和平談判並不具備這些特點。在短期內,談判應著眼於打破當前僵局,在行動順序方面達成一致。據報道,俄知名政治學者卡拉加諾夫表示,或許有一天,俄烏能達成停火,但只有當核心問題——西方軍事政治聯盟的侵略性擴張——得到解決,並且在烏克蘭實現非軍事化和中立時,戰爭才能真正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