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信風波后俞敏洪再致歉,為何員工不能共情?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近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因一封發佈於南極的32周年內部信引發輿論風波。信中喜慶語氣與紅色字體被部分員工解讀為「炫耀」,社交平台上出現「老闆在南極『奮鬥』,我們在工位『難極了』」等吐槽。
對此,俞敏洪兩次公開致歉並回應:承認行文不當,強調本意是分享觀點,並非炫耀,使用紅色源於「喜慶」傳統,但理解員工對紅色的負面聯想。此外,澄清所乘破冰郵輪「夏古號」12天行程費用為20萬至25萬元,並非網傳的148萬元,並宣布明年冬天將支持約10名基層優秀員工及10名東方甄選會員免費赴南極。
俞敏洪同時表示,員工有不滿可通過直接發郵件等內部渠道反映,公司會及時改進。呼籲避免在自媒體發表極端言論,強調員工與公司是「互相成就、雙向選擇」的合作關係。
但俞敏洪的回應並未消弭二級市場對東方甄選業務發展的擔憂。11月6日,俞敏洪確認原東方甄選CEO孫東旭離職。11月7日至今,東方甄選股價持續走低,在外界期待公司管理層進一步披露失去孫東旭后如何補足高管梯隊建設后,俞敏洪於11月13日出發南極,16日發布引發爭議的內部信。
有網友在俞敏洪致歉后發出疑問:「老闆旅遊員工就要放假嗎?60多歲老闆還不能享受一下人生嗎?」但內部信爭議只是表層,本質是外界對 「管理層戰略重心與公司現實困境匹配度」 的質疑,背後折射出市場對東方甄選業務獨立性、盈利持續性的深層擔憂。
從2023 年底 「小作文」 事件到 2024 年 7 月董宇輝離職、2025 年 11 月孫東旭退場,東方甄選在短短兩年內經歷核心人事 「雙支柱」 崩塌,疊加 2025 財年營收利潤雙降的財報壓力,憑藉「知識型直播」爆火的東方甄選正陷入「轉型陣痛未消、新增長引擎待驗證」的困境。
新東方2026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雖同比增長6.1%,但股東應占凈利潤同比下降1.9%。東方甄選2025財年財報顯示,剔除與輝同行直播間產生的營收金額,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營收同比減少30.9%,凈溢利由2024財年的2.491億元降低至0.062億元。
8月的財報電話會上,擔任東方甄選董事長兼CEO的俞敏洪對身兼數職的狀態解釋稱:新東方已經比較穩定,東方甄選是創新企業,相對來說需要他投入更多精力。同時他認為東方甄選所在領域發展潛力無限,未來市場空間將比新東方大得多。
但在具體梯隊建設方面,俞敏洪並未披露更多。董宇輝與孫東旭的離開直接導致東方甄選「流量基本盤」 動搖,且至今未形成有效替代。財報顯示,該財年東方甄選GMV由上個財年的143億元同比降低39.2%至87億元,毛利從17億元同比減少17%至14億元。
俞敏洪在回應中表示,南極之行確實有一定的個人旅遊的味道,但同時也為了工作,比如遇到從事自然教育和探索的專家,未來有可能進入新東方工作,一起為中國孩子提供系統的自然教育。但如今,投資者更需要的是俞敏洪對新東方教育與文旅、東方甄選電商幾大項進行優先順序排序與人才資源補全,而非持續的南極風光更新。
11月24日,截至發稿,新東方(09901.HK)股價漲2.09%,東方甄選(01797.HK)股價跌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