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韓劇《Signal》連環殺人案 20年後終於破案了

京港台:2025-11-24 05:41| 來源:ETtoday | 我來說幾句

爆火韓劇《Signal》連環殺人案 20年後終於破案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韓國首爾2005年連續發生兩宗性侵殺人棄屍案,女屍頭部皆以米袋或塑膠袋包裹,然而長年無法揪出兇嫌身份,甚至曾因此翻拍成韓劇《Signal 信號》。

  不過,歷經警方近20年鍥而不捨追查,如今終於破案。警方11月21日證實,犯案者為曾有多宗性犯罪前科的60多歲張姓男子,但他已於2015年因癌症病逝,案件將以「死亡無法追訴」原則結案。

  

  2005年,首爾市陽川區新亭洞某住宅地下室連續發生性侵殺人棄屍案。(首爾警察廳)

  根據韓媒《中央日報》,首起案件可追溯至2005年6月6日,當時位於首爾市陽川區新亭洞一間小學旁的地上停車場,發現一名20多歲女子的遺體,被裝入米袋棄置。經過5個月後、同年11月20日,新亭洞住宅區再度出現命案,一名40多歲女性遭塑膠袋、毯子包覆棄屍。

  兩名受害者均遭勒斃,頭部皆被套上黑色塑膠袋,用繩索綁在米袋上,且檢驗結果顯示都有遭性侵痕迹,警方初步判定為連續殺人案。據悉,2016年韓劇《Signal 信號》第9、10集曾翻拍成「紅院洞連環殺人事件」,疑犯由李相燁飾演。

  案發後,陽川警察署成立38人專案組,展開大規模調查,從地毯式調查、比對前科紀錄,到發放9000份通緝傳單,前後追查8年卻始終未能找到關鍵線索。

  2013年,該案被正式列為長年未解的懸案。直到2015年,韓國SBS電視台時事節目《我想知道真相》追蹤此案,指稱該案與2006年5月在新亭洞半地下住宅綁架未遂案疑似為同一名犯人,因案發現場的鞋櫃出現「獵奇兔」貼紙,引發社會議論,也讓這宗懸案被稱為「新亭洞獵奇兔事件」。

  然而,警方後續調查證實,節目推測並非事實,因為張姓男子當時已因性侵致傷罪入獄,時間點並不吻合。

  警方重新檢視過往資料后,鎖定當時在新亭洞一棟大樓擔任管理員的張男。警方指出,張男2006年曾以「大門上鎖、從地下室進出」為由,誘拐原準備前往該棟大樓醫院的女子,進入大樓地下空間后並企圖性侵,所幸受害者機靈逃脫。

  

  2005年6月,兇嫌張男用米袋和合股線勒斃性侵女性后,棄屍在國小校園附近。(刑事機動隊)

  警方逮捕張姓男子,使張男於2006年至2009年間入獄。然而,儘管他有至少3次重大性犯罪前科,當年卻未被列入連續殺人案的優先嫌疑名單。

  警方解釋,當時未能及早鎖定張男的原因,包括他並非新亭洞的居民、犯案與棄屍地點距離較遠,以及2005年當時並未成功採集到DNA,加上嫌疑範圍龐大,導致偵查一度受阻。

  2016年,首爾警察廳「未解懸案專案小組」重啟調查,並於2016年與2020年兩度委託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重新檢驗證物。隨著科技進步,法醫鑒識人員終於在兩名受害者的相關證物上檢出DNA,並確認同一人所為。

  警方從兩具遺體皆沾染沙粒的線索出發,追查2005年間曾出入首爾西南部工地和新亭洞的周邊人員,將調查對象擴大至23萬人。警方走遍全國,逐一比對1514名優先嫌疑人的DNA,甚至還考慮到兇嫌可能是朝鮮族出身,而與中國資料庫進行比對,卻仍未找到一致樣本,最終將範圍擴大到已死亡者。

  在56名已死亡的可能嫌犯中,警方找到了張男,但他病逝后已遭火化,生前亦未留下可供比對的DNA,導致案情再度面臨瓶頸。然而,警方並未放棄,重新調查張男生前居住過的京畿道一帶40多家醫療院所,終於找到一處仍保存其細胞組織的醫院檢體。

  這份本應在保存期限后銷毀的檢體奇迹般被保留下來,警方隨即於今年5月送交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鑒定,兩個月後收到回復,結果顯示張姓男子的DNA與2005年兩宗命案完全吻合。

  《Signal》紅院洞連環殺人事件(慎入):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16: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