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沙漠里的西瓜,再渴也不能吃?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當地老人口口相傳,遇到沙漠里的無人西瓜,就算再渴也不能吃。
01
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尼羅河附近開始大面積種植西瓜了。
原先的西瓜,其實並非當下的作用,而是類似「礦泉水」。
什麼意思?
中東一帶氣候乾燥缺水,西瓜果實能保留較多水分,出行時會攜帶一筐筐西瓜,淡水喝完了就開西瓜。
一個西瓜就跟一瓶礦泉水似的。
當地居民也會儲存西瓜,缺水時拿出來。
但是,沙漠里的無人西瓜,跟我們吃的西瓜不同。
叫「葯西瓜」。
02
由於沙漠區域氣候極其乾燥,體型比普通西瓜小1/2~2/3。
瓜皮偏黃。
果肉呈白色,還有一股棉絮感。
西瓜籽比普通西瓜更大。
據科學檢測,葯西瓜內含4種皂苷類化合物、3種鐵類化合物和2種生物鹼類化合物。
這些物質組合,形成了劇毒。
03
「苦澀,難以下咽。」
這種口感是有人中毒后的真實描述。
(感謝他為科學知識做出的貢獻)
誤食葯西瓜會怎樣?
量少的,會頭暈目眩、嘔吐腹瀉;
嚴重的,會肝腎細胞壞死,甚至人死亡。
駱駝都不敢靠近。
除了果肉有毒,葯西瓜的汁液藤蔓也有毒性。
皮膚接觸后,會出現明顯過敏反應。
04
葯西瓜有毒,是生物的自我保護機制。
進化「毒素」,保障族群不至於被動物吃滅絕。
冷知識:番茄也是。
未成熟階段,番茄含有龍葵鹼,吃下去會中毒。
隨著果實成熟,毒性會慢慢消失。
05
植物繁衍,在某種程度上需要藉助動物的力量。
而動物吃藥西瓜會中毒,那麼如何幫助葯西瓜繁衍呢?
秘密就在於「腹瀉」二字。
動物少量吃藥西瓜,雖會中毒,但不至於立刻死亡,更多時候是嘔吐腹瀉。
從而達到實現空間轉移,族群繁衍的目的。
06
葯西瓜有毒,為什麼不大面積剷除?
南方的小夥伴肯定知道夾竹桃,全株有毒。
但還是被廣泛種植在道路兩側、小區、校園等公共場所。
為啥不剷除?
一方面,毒性可控。
另一方面,有用,多重優點超過了其毒性風險(可自行度娘)。
葯西瓜也是。
1、葯西瓜屬於葫蘆科西瓜屬的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超強耐旱。是少數能在乾旱沙漠隔壁生長的植物,大量栽種有利於防風固沙。關鍵還不需要投入多少成本。
2、所有部位有毒,可作為殺蟲劑,驅蟲效果不俗。
3、也可入葯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