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還在工作:五位日本長壽老人的健康秘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日本約有10萬名百歲人瑞,總數居全球之首,人均佔比更是冠絕各國。高齡帶來的衰弱正給日本帶來挑戰——創歷史新低的出生率意味著退休人口持續增加,而為他們提供供養的適齡勞動人口卻不斷減少。
但對一些人來說,活到一百歲只是豐盈人生中的又一個里程碑。我們採訪了五位非凡的百歲老人,他們把長壽歸功於健康飲食、日本普惠的醫療體系、鍛煉以及家人支持。但對這五個人來說,還有一個共同特質:持續工作。
自行車修理匠
12歲那年,石井清一(音)放學途經東京下町地區時,偶然看見自行車修理鋪櫥窗上的招聘啟示。他一直很喜歡修車師傅穿的深藍色連體工作服,渴望有朝一日也能穿上它。
如今90多年過去了,石井先生仍在自己的小店裡修車。儘管工裝褲的褲腿對他日漸佝僂的身形顯得過長,但他每天晚上仍帶著對明天可能有顧客上門的期待入睡。「如果我死在這裡,在我的工作坊里,我也會感到幸福,」他說,「我是個勞動者,這一點不會因為年齡而改變!」
石井在東京的店鋪里,正在修理顧客自行車上的車燈。
他喜歡拆解自行車再重新組裝。
現年103歲的石井先生依然熱愛拆卸螺栓和輪胎,將零件重新組裝復原,儘管雙手已不再如從前那般聽使喚,視力也不復年少時的清晰。
石井經歷過戰爭年代,那時一切都沒有保障。修車所得是他每月5萬日元(約330美元)養老金之外的一份補充。「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他在店后那間雜亂的廚房裡為自己煮味噌湯,一邊說道。
修車給他帶來的快樂甚至超過唱卡拉OK,每個禮拜天,他都會騎著三輪車去自己最喜歡的小酒吧唱歌。在特別的卡拉OK聚會時,他還會穿上那件舊連體工作服,把褲腳捲起。
拉麵師傅
每周有五六天的午市時段,天川福(音)都會在自家的拉麵店跟一雙兒女一起忙碌。她用長筷子在豬骨湯中攪動雞蛋面,再往盛著熱湯的碗里撒上切碎的蔥花。
「真沒想到能堅持工作這麼久還不覺得膩,」她邊給餐盤消毒邊說。
天川在她的餐廳休息。
天川手持鮮花,出席餐廳60周年慶典活動。
102歲的天川女士說她一直都比較倔。她曾將父母安排的婚事一拖再拖,但成家后便與丈夫共同經營起這家餐館,今年是開業的第60個年頭。
「我還能繼續工作,真的很美好。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這都改變了我生活的質量,」她說,在她上方掛著一張去年來店裡用餐的歌手、演員木村拓哉的簽名照片。天川女士的皮膚閃著光澤,她說那是廚房裡蒸汽的功勞。
她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喪失行走能力,而工作讓她保持健康。去年,她胸口疼痛,一度慌了神,以為自己心臟出了問題。但醫生告訴她不用擔心——那不過是她經常拿重鍋導致的肌肉酸痛。
農夫
在松尾正文(音)年輕的時候,屋后田野曾經開滿了黃燦燦的油菜花——那是他最喜歡的花。他喜愛這種蔬菜略帶的苦味,因為煮熟便化作清甜,當年他正是種植並出售這種作物。而今接手家業的兒子卻改種了水稻——畢竟稻作省力得多。
現年101歲的松尾仍依時節栽種茄子、黃瓜和豆類。「勞作是為保持健康,」7月某個清晨,他邊說邊將塑料凳拖到田裡,在給稻苗澆水的間隙坐下小憩飲水。
松尾在家中與孫女共處。
「勞作是為保持健康,但這也是我唯一會做的事,」松尾說。「我這一輩子都在干這個。」
松尾出生、成長並撫養了三個孩子的這座小鎮位於九州西南部沿海的大分縣群山之間。四年前,他的妻子去世,這對他打擊很大。每天早晨,他都會扶著欄桿爬上二樓,那裡有他為妻子設立的小佛龕,他每天都為她奉上一碗新煮的米飯。
戰勝過食道癌、又在99歲高齡挺過新冠的松尾,在周末會和一歲大的曾孫時君玩耍。每日耕作結束后,他回到屋內,坐在厚重棉被覆蓋的暖桌旁休息。他鑽進被爐的溫暖中,身後的窗台上有蚱蜢跳躍。
美容顧問
堀野友子(音)始終堅信,自己的人生不應囿於家庭。受到一位推銷員的啟發,她萌生了賣化妝品的念頭。但那時她是三個孩子的年輕母親,按照當時的社會觀念,女性外出工作被認為是不合適的。
39歲那年,她偶遇一位老朋友,對方的丈夫正在為她多年前就鍾愛的那個化妝品品牌招募銷售。孩子們已經長大,於是她接下了這份工作。堀野喜歡看到顧客試用她推薦的口紅色號或粉底液時容光煥發的臉龐。
「我第一次化妝時,覺得自己好漂亮,」她說,「我也希望能讓別人有同樣的感覺。」
堀野在福島縣鄰居家完成一筆銷售後離開(她買了防晒霜)。
堀野傍晚在家中。她說,讓自己忙碌起來能減輕孤獨感。
「我天生容易對某些事情著迷,」堀野說。「儘管大多數客戶都已離世,但達成月銷售目標已成為我執著追求的事之一。每當實現目標時,我便感到無比欣喜與自豪。」
她的丈夫在一家公司上班,對於妻子外出工作頗為不滿,但家計困窘使他只得妥協。他唯一的要求是她必須去不會被熟人認出的地方做上門推銷。她應允了,每天輾轉至少一小時的路程上門銷售。沒過多久,她的收入就超過了丈夫。
如今102歲的她寡居獨處,主要通過電話銷售,偶爾上門拜訪。讓自己忙碌起來有助於驅散孤獨。餘暇時,她或者打毛衣,或者給在這一帶出沒的貓喂金槍魚味的貓糧,或等待街坊來喝烏龍茶。儘管多數老主顧已先她離去,她從未考慮過放棄這份事業。
「我喜歡讓大家感到自己很美,」堀野說。當她看到顧客的自信提升時,「便是這份工作中最重要、最幸福的所在。」
說書人
小野知世端坐墊上準備開講時,全場一片寂靜。接著,她從那瘦小的身軀深處發出洪亮的聲音,開始講述一則關於公牛和小熊的民間故事,字字圓潤。
她邊說邊用手生動地比劃,觀眾屏息傾聽。故事結束時,滿堂喝彩。
能說50個故事的小野是位古稀之後為興趣而執業的民間說書人。「我這輩子沒做過什麼正經工作,真能勝任嗎?」她說當時暗自思忖,「我是在郊區長大的,那時候的女孩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有夢想。」
小野開始新的一天。
小野(中)70歲開始說書。她說:「我是在郊區長大的,那時候的女孩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有夢想。」
如今101歲的她,已是說書界最年長又最有活力的人物。2011年海嘯摧毀了她在福島的家后,她便立誓要將災民經歷融入口述藝術。
「我活著就是為了講述,」小野任由淚珠滾落面頰。她表示,想到民間故事或海嘯的記憶可能被遺忘,讓她感到害怕。
每天,她都會寫日記,還會用黏糊糊的納豆——一種發酵大豆製成的食物——夾著兩片鬆軟的白麵包吃。偶爾,她會在看報紙時打起瞌睡,兒媳則在一旁整理屋子。「倚老賣老嘛,」她笑道。
小野說,最近她「已經不再夢見活著的人」,夢中出現的都是過去的朋友和家人。她說,她決心一直講故事,直到有一天與他們重逢。
小野與朋友們散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