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元三連炸!灣芯展最大黑馬,美企壟斷被打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10月的深圳灣芯展剛一開幕,現場氣氛就被新凱來點燃了。
作為本屆展會最受關注的科技新貴,新凱來這次不光帶來了兩款重磅新品,更被業內認為是中國晶元攻堅戰上最硬核的國家隊。
很多業內人士和觀眾都把目光聚焦在新凱來身上,原因很簡單,它不僅是國產晶元裝備突圍的急先鋒,更是中美晶元博弈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代表。
高性能示波器橫空出世,國產設備迎來質變這次新凱來旗下的萬里眼子公司發布了一款高性能示波器,被稱為「晶元製造領域的電信號顯微鏡」。
有了這台設備,工程師能精準捕捉晶元內部極其微弱的電信號波動,及時發現異常,第一時間調整工藝,最大限度避免晶元報廢。
對於提升晶元良品率,這種設備是不可或缺的。
國產示波器此前帶寬極限只有十幾GHz,這次新凱來一口氣把帶寬提升到90GHz!
這是什麼水平?目前全球帶寬最高的示波器由美國泰克公司生產,能做到110GHz,新凱來緊隨其後,直接躋身世界第二。
這意味著中國本土企業生產3納米晶元時,關鍵檢測設備有了「硬體底氣」。
國產EDA工具亮相,打破美企長期壟斷新凱來的驚喜不止於此。旗下啟雲方子公司發布了兩款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晶元設計軟體。
眾所周知,EDA工具是晶元設計的「大腦」,美國企業曾經佔據全球9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產EDA軟體連邊都摸不到。
但這次新凱來選擇正面突破,殺入EDA領域,目標只有一個:擺脫對美系工具的依賴,為中國晶元自主設計提供新平台。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產品發布,而是中國晶元產業鏈向高端環節發起衝擊的標誌。
未來只要新凱來能持續優化,國產EDA的生態壁壘就有可能被徹底打破。
隱藏大招曝光——國產DUV光刻機已在試產除了檯面上的兩顆「重磅炸彈」,新凱來還有一個尚未正式公布的「隱藏殺器」:外媒盛傳旗下宇亮生公司已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款DUV光刻機,並進入中芯國際試生產階段。
光刻機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晶元製造最難啃的「硬骨頭」,此前基本被荷蘭ASML、日企尼康壟斷。
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成為國產晶元製造全面突圍的關鍵節點。
至於新凱來為什麼沒在展會上公布,業內普遍猜測,一是還在等待試產結果,二是要等全部技術驗證后再高調官宣。
畢竟,光刻機的難度和敏感度遠超常規設備,穩妥為先也可以理解。
超級國家隊成型,新凱來是怎樣的存在?很多人疑惑,新凱來為什麼能橫跨示波器、EDA、光刻機、刻蝕機、薄膜設備等多個核心領域?其實背後有著強大的國家資源。
新凱來本身就是百分之百國有企業,由深圳國資委直接控股,可以說是「國家隊中的國家隊」。
新凱來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就是要以舉國之力突破晶元製造全流程的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可控。
放眼全球,能同時布局晶元全產業鏈裝備的企業屈指可數。新凱來如今的體量和研發能力,已經具備打造「中國版ASML+應用材料」的潛力。
它的出現,極大增強了中國在晶元裝備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東北半導體「老將」集結,國產晶元形成全國大合圍讓人意外的是,晶元產業並非北上深的專屬。灣芯展上,東北半導體企業集體亮相,展示了強大的研發底蘊。
像哈烏納旗下的哈科迪,中科院的瀋陽科儀,上海微電子的瀋陽芯源微電子、拓荊科技等,組成了實力不俗的「東北軍」。
這些企業雖然低調,但在刻蝕機、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等細分領域,技術積累深厚。
此外,坐落于吉林長春的光機所在極紫外光源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為國產EUV光刻機的發展築牢根基,助力我國半導體產業邁向新高度。
可以說,東北老工業基地這次不僅沒缺席,反而成為國產晶元突圍的重要力量。
中國晶元產業的攻堅,是「全國一盤棋」,各地上下游企業協同作戰,形成完整的自主供應鏈。
新凱來在晶元設備、設計和製造等多個關鍵環節的突破,標誌著中國晶元產業已進入「決戰時刻」。
無論是高性能示波器、EDA設計工具,還是尚未官宣的DUV光刻機,這些成果的背後,是政策、資本和技術的全面集結。
從北斗導航、天宮空間站,到嫦娥探月,中國科技突圍的歷史證明,只要全產業鏈形成合力,任何卡脖子技術最終都能被攻克。
中美晶元戰的格局已經悄然改變,中國晶元產業的全面大反攻,或許真的只差「臨門一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