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難了:2026年國考公告太讓人心涼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更難了。
今天,2026年國考發布公告。
有兩個變化點:
1、人員縮招:比2025年少了大約1600人,以最終錄取數為準。
2、年齡放寬:普通崗位放寬到38歲,應屆碩博放寬到43歲以下。
這兩個都是2026年的新變化,背後的信息量不小。
先說年齡放寬:
可以說坊間呼籲了很久了,今年終於成為現實。
這幾年,經濟調整期,全社會降本增效,大家就業壓力都不小,不少人把考公作為唯一的上岸選項,但是35歲年齡線把不少人排除在外。
而現實中:
年輕人卷學歷越來越嚴重,導致就業時間延長,再加上延遲退休,報考年齡放寬也是很有必要。
特別是,全社會都不待見35歲的勞動者,已經形成一種年齡歧視,國考放寬年齡限制,也是一種表率和表態。
這個肯定是好事。
然後在來說國考縮招:
可以看出幾個趨勢:
1、國考擴招六連漲
從2020年開始,國考招錄就大幅增加,連續漲了6年。
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疫情期間,基層人員需求量比較大。
第二,體制內迎來退休潮,需要人員更新。
第三,就業嚴峻,擴招也是為了解決就業。
第三點值得說一說:
這幾年就業形勢不好,考公又成了香餑餑,所以國家開放了大量的偏遠地區基層崗位,既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幾年,考公的競爭已經從一二線基層轉向貧困縣基層再轉到偏遠地區基層,大批學生高考結束就開始備考考公,考研考博也不是為了學術,而是曲線上岸的敲門磚。
偏遠地區的三不限崗位,甚至幾萬人去搶,搶不到的話,還有省份考生全國巡考,嘆為觀止。
經濟調整影響就業,就業形勢影響擇業。
2、為什麼今年首次縮招?
首先,應該是崗位需求逐漸平衡。
一個是崗位平衡:
這幾年擴招最多的大家可能想不到,是稅務部門。
這是可以理解的,經濟要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化,財稅體制改革是重要抓手,今年一些稅收堵漏洞的操作,推進起來自然需要人手。
但是這些崗位經過幾年的擴充,應該已經趨向飽和。
一個是年齡平衡:
體制內退休潮集中在60后,退休時間在2020-2025年,其中又以2023-2024年最為集中,現在高峰已過。
大家看招錄人數,其實2025年基本就持平了。
其次,應該還跟財政有關係。
昨天,人日還發文:
6名基層幹部談「過緊日子」。
這些年,都在縮編瘦身,我們之前說過幾種:
裁撤編外、考核淘汰、機構縮減,區劃合併等。
各地也在縮編事業編,甚至一些靠轉移支付的地區,還鼓勵留崗創業,下班兼職。
財政壓力從根本上約束了繼續進一步擴招,只能更新換代,淘汰落後。
所以,國考乃至地方招錄,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應該都是縮招的趨勢。
年齡放寬+人員縮招,恐怕之後的國考競爭要更激烈了。
且考且珍惜吧。
希望經濟轉型再快一點,提供更多機會,讓大家不用扎堆在一個領域。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