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斯的"速度"與"無情" 對得起那些忠實的粉絲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雷軍,江湖人送外號「雷布斯」,其中的原因不用我細說了,懂的都懂。雷布斯,也是中國科技界最懂得「敘事」的人。
他最擅長用情懷來煽動聽眾,他把自己的產品包裝成一種信仰,宣稱只有最「極致」的才是最成功的。從「為發燒而生」到「造夢而行」,他在努力把小米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他自己也以「科技佈道者」的身份登上了神壇。
在中國的家電行業曾經有一個說法:當你不知道買什麼的時候,買小米就行了。這句話深得很多人的人心。然而,它並不適用於汽車。
雷布斯說過,電動智能汽車,就是一個大號的手機加四個輪子。因此,對我們的挑戰並不大。
這句的錯誤和無知是令人震驚的。
汽車,即使是電動車,也是和手機等家用電器完全不同的商品。因為它的產品邏輯中最重要的不是技術的「迭代更新」,而是「生死攸關」。手機出了問題可以重啟,但汽車出了問題,可能就意味著一條鮮活的生命沒有了。
但雷布斯公開宣布的造車理念中,包括最好看、最好開,最智能。恰恰沒有「最安全」。
於是,最近的社交媒體上有了這樣的說法:「雷布斯也知道自己的產品不安全,因為他差不多是今年以來殺死中國人最多的人了。」這句話顯然是誇張、諷刺、情緒化的表達,但它背後折射出的,是公眾對小米汽車安全問題的恐懼與失望。
至少四起重大事故、數次起火事件、一次又一次的門鎖失靈、救援失敗。人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雷布斯你到底是在造「未來的汽車」,還是「在拿我們的生命做實驗」?
2024年9月,小米 SU7 上市不久,南京南站附近就出現了第一起起火事故。根據警方與小米官方通報: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因路面濕滑衝出路面,電池底部受損后出現短時冒煙和明火。官方語氣謹慎,沒有說明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但這一事件讓人第一次意識到:「電池安全」或許只是宣傳的概念,現實中是兩回事。
小米的電池包被宣稱「倒置設計、多層隔熱」,但撞擊底部后仍能短路燃燒,這說明熱失控並非理論問題,而是結構隱患。從那一刻起,雷布斯的科技神話開始遭到質疑。
真正的災難,在半年後終於降臨:2025年3月:安徽高速三人死亡。2025年3月29日深夜,一輛小米 SU7 在安徽德上高速上高速行駛,駕駛員啟用了小米最新的「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系統數據顯示,車輛時速達116公里。司機曾嘗試將車速降到97公里,但系統未能及時響應,最終撞上中央隔離帶。車輛瞬間起火,火勢猛烈。車內三名女大學生當場遇難。媒體披露的現場照片慘不忍睹,車身幾乎被燒成一堆廢鐵。小米回應稱:「公司正積極配合警方調查,提供系統數據。」這是標準的危機公關語氣。
但公眾想要的不是「積極配合」,而是一個答案:輔助駕駛系統是否失靈?駕駛員是否被系統誤導?關於自動駕駛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是不是有人想讓消費者們過度相信「自動駕駛」,卻忽略了那只是「輔助功能」。
10月9日凌晨,福建一輛小米汽車疑似剎車失靈墜海,駕駛員當場身亡。
最新的悲劇發生在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南段,一輛小米 SU7 Ultra 疑似高速撞車,翻滾後起火。路人多次試圖拉開車門,卻發現根本打不開。
有視頻顯示,幾名男子瘋狂拍打、用力拉扯車門、腳踢玻璃,但都失敗。最終,車輛被烈焰吞沒,駕駛員被困車內死亡。官方初步通報稱:「駕駛員鄧某某(男,31歲)涉嫌酒後駕駛。」但公眾的關注點並不在「酒駕」,而在於為什麼車門打不開?
小米客服回應稱:「車輛碰撞後會自動解鎖。」然而,事實是:現場群眾根本打不開門,消防員趕到時已為時已晚。
電子門鎖、隱藏式把手、斷電失效,這些「科技感」的設計在極端情況下成了致人於死地的牢籠。而科技的發展,本來應該是讓人活得更安全的。
雷布斯有一句話:「不瘋狂,成不了傳奇。」這句話後來被寫進小米員工手冊,也被無數粉絲奉為信條。小米的造車節奏就堪稱瘋狂,業內人士都知道:三年成車、兩年量產、半年交付。這和傳統車企動輒六七年的研發周期相比,這簡直就是「閃電戰」。
對資本而言,這叫「效率」;但是對安全來說,這意味著「冒險」。因為每一個為了效率而被壓縮掉的、被刪減掉的測試環節,都意味著一個潛在風險被留了給用戶。這樣的追求效率,其實是在消滅保證安全而必需的冗餘。
小米SU7的宣傳中充滿了令人心動的辭彙:「全域800V平台」「0-100加速2.8秒」「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但首先你得保證能活著下車。
雷布斯喜歡談「速度」。他發布會語錄里最常說的兩句話,一句是「All in」,另一句是「快,就是一切」。這兩句話,讓他在手機和家電行業確實創造了奇迹。但汽車不是手機。手機死機,你重啟;汽車死機,人就死了。
2024年至今,小米汽車已上市不足一年,卻經歷了三起重大安全事故。小米股價也因此一度暴跌8%,市值蒸發超千億港元。市場的反應說明一切。
每次事故后,小米的聲明都如出一轍:「配合調查、積極溝通、等待鑒定結果。」但問題是,真相的主動權掌握在誰手裡?車主看不到數據,有關部門調查周期漫長,只有企業掌握全部技術參數。
更離譜的是,有網友發現,10月13日凌晨的成都天府大道車禍之後,小米公司不僅沒有聯繫去世司機家屬商量善後以及賠償,卻跑去投訴了成都小米汽車起火爆燃導致司機被活活燒死的原視頻,導致視頻下架。
這時候雷布斯的態度,一貫的溫和和理性沒有了,只剩下冷漠。他在產品發布會上的那些「速度與激情」,也只剩下了「無情」。
其實,很多稍微懂點車的人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疑惑,到底是誰在買小米汽車?既不好,又不便宜。但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不了解,小米有一批最忠誠的用戶。他們曾為雷軍的演講落淚,為每次的產品更新歡呼。而小米汽車的第一批用戶里,絕大部分也都是他們。
但一位小米汽車事故的遇難者家屬在微博上寫道:「我女兒信任他,她覺得小米是最安全的國產品牌。她沒有做錯任何事。」
拋開別的不說,就想問一句雷布斯,你對得起你那些忠實的粉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