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想這麼搞稀土:設計一種金融工具…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在下周前往美國,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據路透社10月13日報道,多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澳大利亞正在制定一項關鍵礦產計劃,有意與其他西方國家達成稀土等關鍵礦產資源銷售的協議。
四名知情人士稱,澳大利亞政府的關鍵礦產工作組上周與多家礦業公司及項目開發商舉行了電話會議。工作組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敲定對價值12億澳元的關鍵礦產儲備結構的政策建議,該儲備預計將以稀土為重點,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建立。
此前有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澳大利亞想把關鍵礦產儲備的部分份額出售給英國等盟友,讓他們獲得儲備中一定比例的關鍵礦產,美國和法國等國家也表現出興趣。
報道稱,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的構想,參與國政府將就未來每年的礦產供應量達成協議,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直接向這些國家出口礦產,供應量從雙邊協議規定的應交付總量中扣除。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它更像是一種金融工具,而不是實物儲備。」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政府購買了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的股份,為其出售的稀土產品設定了最低價格。澳大利亞政府也在考慮類似的計劃,尋求為澳大利亞的稀土等關鍵礦產設定最低價格,但知情人士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希望減少財政風險。
其中一名人士說:「一種理想的情況是,澳大利亞無需花費資金,而是更多扮演協調者的角色,由其他買家為最低價格買單。」
澳大利亞卡爾古利的稀土加工設施彭博社
報道稱,在重稀土等市場,全球多數價格與中國的指數掛鉤,因此有人希望讓澳大利亞支撐起一個「有效運作的西方價格指數」。但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由於這些市場的規模較小,流動性不足,這一想法很難實現。
阿爾巴尼斯即將在當地時間10月20日到訪美國,與川普在白宮會面。路透社認為,澳大利亞政府想要抓住這個機會,發揮其作為西方關鍵供應國的戰略地位優勢,並減少對中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12日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說:「我們擁有大量關鍵礦產資源,世界需要這些資源來脫碳、建設數據中心、發展人工智慧。我們需要廣泛的客戶,首先是為了獲得開採這些產品的資金,其次是為了確保我們有穩定的市場來銷售關鍵礦產。」
法瑞爾透露,澳大利亞「一直在與歐洲人、日本人和韓國人交流」,「當然也與美國人交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的稀土儲量最高,為4400萬噸,幾乎佔全球9000萬噸總儲量的一半。澳大利亞以570萬噸位居第四,僅次於巴西和印度。美國以190萬噸位居第七。
不過,澳大利亞要想擴大在稀土領域發揮的作用,加工和精鍊仍是一項挑戰。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報道稱,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伊盧卡資源公司近年來累積了大量稀土庫存,但精鍊廠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建成並投入運營。
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公布新規,將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以及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意味著凡是含有中國稀土成分或採用中國稀土開採、冶鍊、制磁技術生產的磁體,外國企業出口時都需獲得中國批准。
新規覆蓋含有0.1%及以上中國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國製造的稀土磁體和部分半導體材料,以及使用原產於中國的稀土開採、冶鍊分離、金屬冶鍊、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所列物項,這些物項將於12月1日起適用新規;對於所列的一些原產於中國的物項,即日起立即實施新規。
此外,對於大部分軍事用途的出口許可,中國「原則上不予許可」。涉及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請,中方也將「逐案審批」。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為此,中國政府依法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相關物項實施管制,體現了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積極參與防擴散國際努力的一貫立場。中方願通過多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與各方加強溝通合作,促進合規貿易,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