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上海老太將房產存款全部留給「乾兒子」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上海九旬王老太名下有一處房產以及 20 余萬存款。她立下遺囑,要把全部遺產留給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 " 乾兒子 "。
2024 年 4 月,長寧法院受理一起遺囑繼承糾紛案。2025 年 7 月 31 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二審宣判。近日媒體報道了此案詳情,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9 旬老人突從養老院 " 失聯 "
王老太,出生於 1932 年,一位九旬的上海老人,在上海有房產,每月養老金可觀,自己一人住在養老院里,王老太因早年離異,與膝下三個子女的關係不睦。
,2016 年大林身體不好,將王老太送進養老院,其間仍不定期探望,直到 2019 年,大林健康急劇惡化無法前往,2020 年去世。
大林的兒子、王老太的孫子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後,去養老院想接手奶奶的養老事宜,卻被告知奶奶已於 2019 年底被 " 乾兒子 " 老劉以 " 去山東探親 " 為由接走,之後便杳無音信。
這個 " 乾兒子 " 老劉是誰?2016 年,王老太兒子大林因病重,減少了探望母親的次數,大林病重期間,王老太因看病認識了老劉。
王老太長期住在養老院,還患有骨髓炎。老劉自稱自幼學醫,常在養老院門口給老人們看病,因給王老太治療有效果,老人便認他做了乾兒子,之後兩人共同生活。
孫子被告上法庭
要求遺產由 " 乾兒子 " 一人繼承
王老太名下有一處房產,以及 20 余萬存款。她立下遺囑,要把全部遺產留給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 " 乾兒子 "。為了繼承遺產," 乾兒子 " 老劉將老人家人告上法庭,要求履行遺囑。
原告老劉稱,2023 年 11 月 2 日,91 歲的王老太在兩名律師見證下訂立遺囑,明確去世后名下所有的財產均由老劉繼承。一個多月後,王老太在家中摔傷,經醫治無效後去世,自己理應按遺囑繼承遺產。
但王老太的孫子小林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說法。他辯稱," 我找山東的親戚打聽,得知奶奶確實和老劉去過侄女家,但之後就聯繫不上了。我多次加老劉微信,他都不通過 "。
小林還指出,王老太 2014 年曾立過公證遺囑,明確將遵義路的房產留給自己,名下銀行存款也應由子女法定繼承。奶奶有親生子女和孫子,怎麼會把遺產全給一個外人?
法官實地調查
結果令人震驚
長寧法院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庭法官徐莉是本案主審法官,也發現諸多疑點。遺囑見證筆錄和視頻錄像顯示,
王老太將老劉稱為自己的大兒子,
還稱 " 小兒子大林於 2023 年剛去世,
其他子女都不管自己,
老大以前在國際(維和)部隊工作,多年走過 70 多個國家,沒有住房,所以(把遺產)都留給老大 ……" 遺囑見證律師也表示,是經過老劉聯繫見證,但並未告知他們並非母子關係。
庭審中,老劉卻說,自己沒參加過國際維和部隊,也沒去過 70 幾個國家,王老太是從其他病人處聽到的傳言;之所以沒有通過小林添加微信的請求,是因為使用微信不熟練;王老太到山東後手機就壞了,更換過號碼,所以親友聯繫不上。
為此,徐莉決定前往老人最後生活的地方展開實地調查。
在這裡,徐莉和助理走訪了周邊村民。有的說,老劉以前是軍醫;有的說,他們和周邊村民不怎麼接觸,具體情況不清楚。村民還提到,他們租的這套農村自建房,一年租金是 5000 元。
隨後,徐莉去醫院調取了王老太的搶救記錄。2023 年 12 月 22 日的病歷顯示:" 患者已昏迷、呼吸困難六小時,六小時前家屬發現呼之不應、口吐白沫、呼吸困難。" 但醫院上午 10 點 54 分才接到 120 急救電話,急救人員 11 點 05 分到達,11 點 40 分宣布死亡。" 這意味著,
老劉在發現王老太昏迷后,延遲了數小時才求救,嚴重耽誤了搶救。
" 徐莉分析。
銀行流水則暴露了更關鍵的 " 謀財 " 證據。王老太每月有上萬元養老金,去世前一年左右,她多年積攢的 20 余萬元定期存款被陸續轉成活期,辦理業務的都是老劉。這些錢最終通過 ATM 機取走,每次取款金額都剛好卡在 ATM 機取款上限,還常常連續數日分多筆操作。
面對證據,老劉改口稱這些錢是王老太 " 贈與 " 的,卻拿不出任何贈與證明;對於養老金的去向,他說 " 全給王老太買葯了 ",同樣無法提供購葯憑證。
" 如果王老太要贈與老劉錢款,完全可以直接到櫃檯辦理,不必到 ATM 機頻繁取現。" 徐莉指出,王老太有高額養老金,而老劉卻無穩定收入,共同生活期間,
老劉將王老太的存款支取殆盡,即使不算房產,老劉已從王老太身上獲得諸多經濟利益,難言純粹的善意扶助。
更令人震驚的是,
老劉在王老太去世后,既沒通知其家屬,也沒辦理後事,竟將骨灰撒在了山野,嚴重違背人倫情理。
法院判決遺囑無效
由孫子繼承遺產
經調查,無正當職業、無經濟收入的劉某在明知王老太曾有著隨解放軍南下到上海,跟解放軍學會識字的經歷,精準為自己編造了國際維和部隊人設。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劉某的全部訴訟請求;現登記在被繼承人王老太名下的房產按照她生前訂立的公證遺囑歸被告孫子小林繼承所有;被繼承人王老太賬戶內的剩餘存款以及遺留在原告劉某處的錢款歸被告小林繼承所有。
原告劉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25 年 7 月 31 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駁回上訴。
法官特別提醒老年人,切勿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涉及財產處分等重要決定時,應多與子女、親屬溝通,避免因一時輕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同時,子女及其他家屬也應常回家看看,多關心老人的身心狀況和日常生活,尤其對於入住養老院的老人,要經常聯繫、定期探望,及時了解老人的動態和交往人員,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有網友認為
劉某的行為涉嫌欺詐,應該追究
也有網友指出
家人之間不可疏於聯繫
切莫讓居心不良之人鑽了空子
有網友質疑失聯那麼久怎麼沒報警
來源:新聞晨報、法治在線、法治日報